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729408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农武装割据(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1919,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1919年-1924年1927年 国共的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

2、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教训:,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陈独秀等右倾投降主义者在国民革命后期以牺牲工农的根本利益来维持国共合作,把党对革命的领导权让给国民党右派,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最惨痛教训。,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陈独秀反对建立人民军队,压制工农武装,导致在蒋介石、汪精卫屠杀革命志士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使革命最终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条件,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

3、大”,确定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果之一,黄埔军校建立,政治基础,军事基础,课堂小结,北伐战争,1926 1927,出师目的,主要对象,分兵三路,胜利进军,打倒列强(反帝) 铲除军阀(反封建),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三派军阀,主战场:湖南、湖北 先锋:叶挺独立团,从珠江流域推进 到长江流域,结果,蒋介石 “四一二” 政变,汪精卫 “七一五” 政变,国民 革命 失败,1927,建立 南京 国民 政府,宁汉 合流,掌握 武汉 国民 政府,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

4、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疯狂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人民大革命惨遭失败。,大革命失败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血,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军队, 开展武装斗争。,第2课时,2.5.2 工农武装割据,南昌起义,知识梳理,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影响:,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七会议,知识梳理,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

5、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目的:,2.时间、地点:,3.内容:,4.意义:,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汉口。,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秋收起义,背景:八七会议上决定进行秋收起义 时间:1927年9月 地点:湘赣边 领导人:毛泽东 目标:长沙 结果:失败,转向农村 意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

6、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自秋收起义,思考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中国执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思考3: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俄国人的道路),思考2:这条道路在中国是否行得通?为什么?,不适合中国国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井冈出会师,1.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背景:,建立:,秋收起义中,因敌人力量过强,起义军损失较大,毛泽东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7年底,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春,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湘南农民武装到

7、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壮大。,作用:,2.井冈山会师:,背景:,会师:,南昌起义后,南下广东的革命军在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损失惨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2.实践:,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各地共产党人纷纷领导武装起义,并先后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

8、命根据地。,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意义: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下进行的革命理论的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党的领导,星火燎原,第一个,最大,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之间,距离大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较弱,革命的影响也比较容易传播;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附近农产品也很丰富; 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区域分布的共同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大多位于山区,

9、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它们大多位于地势险要处,易守难攻;这些地区一般物产都较为丰富,便于筹粮筹款;共产党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并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如土地革命),因而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使得革命政权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并稳固下来。,探究: (1)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2)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3)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土地革命,1.背景:,2.内容:,3

10、.结果:,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生活异常困苦。,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在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土地革命开展后,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有了盼头,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概况:,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

11、据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后,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悟出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走武装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一贯以俄国为师,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试图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失败则证明武装进攻城市的方针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农村进军,是以退为进的策略,使人民武装得以保存和发展。,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最终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重要性:,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根本原因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是由列强间接统治 的、军阀割据的国家。 直接原因中心城市国民党力量占有绝对优势。 意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课堂小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城市革命,农村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