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172548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诚信是金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的含义;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讲故事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2、学生谈感受。、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3、书写建议

2、和想法,排练小品。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三、辩论理解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

3、现;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3、学生发言。二、听故事,学榜样。1、听故事宋濂抄书。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三、讲故事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四、看小品,解难题、

4、1、看小品。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五、交流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教师出示假设情况)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3、总结办法。活动主题三:诚信就在身边教学目标: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

5、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 礼物?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二、读日记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三、寻找快乐1、到家庭里找快乐。2、到社会中找快乐。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四、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五、小结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活动主题一 同在蓝天下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2、激发学生

6、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活动准备: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二、模拟活动(1) 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2) 宣布活动要求“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三、交流感受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四、扩展体验请同学们从

7、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走路等。五、反思、讨论你曾经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六、活动延伸1、 体验日记。2、 向学生推荐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可贵。活动主题二 生活因爱更美丽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活动准备:联系福利院,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动员

8、: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福利院了解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认真看一看: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看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可以自由拍摄照片。仔细听一听: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尝试做一做: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二、组织活动:可以将集体活动与学习组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感受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及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三、汇报交流: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四、活动延伸:1、办一次宣传专栏:以照片、绘

9、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2、探究: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爱心行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活动准备: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各爱心小分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分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定本小分队爱心行动计划。教师制定总的爱心行动方案。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行动的意义。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3、授予各小分队爱心行动小分队队旗。4、宣誓。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主

10、题活动一:流过家乡的小河教学目标 1. 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2. 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 , 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 , 搜集、整理信息 , 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活动过程:一、体会水的重要性1. 出示多媒体课件 : 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 , 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丽的生命。水对于我们来说 , 是多么重要啊 !2. 出示课件 :( 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等 )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 3. 学生讨论交流 :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水呢 ?二、关

11、注家乡水1. 出示课件 :( 教科书插图及学生日记 ) 从热爱、向往到触目惊心 , 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 在你的印象中 , 家乡水是怎样的呢 ?2. 交流 : 你关注家乡的水吗 ? 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 对于这些问题 , 你和你的小伙伴打算怎样去解决 ?三、制定考察计划1. 自由分组 : 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 可按照寻找污染源 , 取水样考察水质 , 观测水面漂浮物、水中生物 , 参观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 , 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 , 查阅关于水环 境的资料等项目自由结组。 ( 老师在旁协调、指导 )2. 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3. 小组讨论、研究并制定考察活动计划。a. 你们小组打算怎

12、样考察 ? 读读书上的计划范例 , 看看考察计划包括哪些方面。b. 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 , 拟订活动计划 , 布置分工合作事宜。4. 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四、总结1. 指导学生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2. 进行考察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沿着河边走一走主题活动二:我们时刻在呼吸教学目标:1. 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 , 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 ; 3. 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 , 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 , 但是 , 人不呼吸却坚持不了 5 分钟。我们时刻在呼

13、吸。可是你们知道吗 , 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 ?二、布置任务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 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新 ? 这节课 , 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1. 做好调查准备 : 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2. 实地测查 : 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 ( 建议 : 选择街头、教室、家里、公园等地方 )30 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四、讨论测查结果1. 观察测查结果。看看测查工具 , 你有什么发现 ?2. 讨论 : 同样的胶布 , 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 , 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 ? 说明了什么 ?3. 灰尘少的区域与

14、多的区域相比 ,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 注意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 )五、活动总结六、交流1. 通过测查 7 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 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 ?七、拓展活动课后实验 : 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 ?活动主题三 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目标1. 关注家乡的动植物 , 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 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 ,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 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活动过程三一、连环画导入 ( 出示动画课件 )如今光秃秃的山坡 , 过去树木丛生 , 是我可爱的家。现在 , 我的家在哪里 ?! 我想有个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