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72500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一节水溶液第1课时课件鲁科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水溶液 第1课时,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H2O H +OH,【思考】请依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写出 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在一定温度下, K电离 H2O是常数, 则H+OH-也为常数: KW= H+OH-,2、水的离子积,KW= H+OH-,25时,Kw=110-14mol2L-2,【探讨】 在水的电离平衡中,哪些因素能影响Kw?,【实验探究】 利用数字实验系统,通过pH传感器,测定不同 温度下水的pH,向左移,不变,向左移,不变,【结论】,(1)加热促进水的电离-温度 (2)加入酸或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浓度,减少,减少,加NaOH,加热,水的电离平衡 移动方向,水的电离

2、程度,加盐酸,向右移,增大,增大,【讨论】除了温度之外,哪些因素还能够影响水的电离平衡?,3. Kw的影响因素,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分类依据:,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为什么相同浓度的上述物质导电性不同呢 ?,导电性强弱比较实验。,演 示 实 验,浓度均为1molL-,(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强电解质 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弱电解质: 弱酸: 弱碱:,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H2SO4、HNO3、HCl等,BaSO4、AgCl 、CaCO3 NaCl、K2SO4等,NaOH、KOH、Ba(OH)2等,电离程度不同,完全,部分,H2CO3

3、、CH3COOH、HClO等,NH3H2O等,:,强弱电解质比较,水溶液全部电离,水溶液部分电离,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阴、阳离子,阴阳离子、未电离的分子,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活泼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水,可逆过程,不可逆,CH3COOH H+ +CH3COO-,NaOH Na+OH-,NaCl HCl NaOH,醋酸 氨水 水,化合物,弱电解质,概括整合,实例 有下列物质:硫酸 食盐水 氯气 碳酸钙 酒精 Al(OH)3 醋酸 铜 Na2O 氨气 CO2 NaHCO3 CH3COONH4 H2O2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2

4、电解质的电离,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的电离方程式中,用“_”连接。 如Na2SO4:_, HClO:_。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如:H2CO3:_, _; Fe(OH)3:_。,=,(3)酸式盐的电离:多元强酸酸式盐与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阴离子电离情况不同。 如NaHSO4水溶液中:_; NaHCO3水溶液中:_、 _。,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如Cu、NaCl溶液。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本身电离而导

5、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如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属于非电解质。 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溶解性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如碳酸钙,其溶解性小,溶液导电性差,但其属于强电解质。 溶于水或加热熔融破坏的化学键不一样,溶于水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而加热熔融只破坏离子键。,【易错警示】,为了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存在于细胞液和体液中的Na+、K+、Cl-等对这种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剧烈运动或天气炎热会引起大量出汗,出现电解质浓度失衡、紊乱,使神经和肌肉的应激受到影响,就会产生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等症状,因此,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们

6、,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以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电解质与生命”,关注生活,同步练习,答案 A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项错误;氢氧两种元素除组成H2O以外,还能组成H2O2,C项错误;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小,D项错误。,1.1.(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 图像,模型见右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实质上是

7、电解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Cl2、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答案 B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A错误;电解质强弱与化合物类型无关,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强电解质,如HCl等,故C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B,3.下列实验与对应的图像相符的是 ( ) A.向一定量的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 B.向等物质的量的HCl和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C.C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将t1时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的 质量

8、分数B=A D.D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 的pH大于NaB溶液,C,答案 C A项,醋酸是弱酸,通入氨气生成醋酸铵,溶液导电能力增大,故A错误;B项,向等物质的量的HCl和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之后铝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接着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1, 与图像不符,故B错误;C项,t1 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升温溶解度都增大,故升温至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项,HB的酸性比HA弱,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

9、aB溶液,故D错误。,4.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表示在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小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B.图中a、b曲线一定表示反应H2(g)+I2(g) 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 的过程 C.图说明酸性:HB比HA弱 D.图中的y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C,答案 C 达平衡后,减小NH3浓度的瞬间,v逆减小,v正不变,A不正确;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图中曲线可表示不同压强时建立平衡的过程,B不正确;pH相同 的两种酸,同等倍数稀释后,pH改变大的酸性更强,C正确;

10、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 先增大后减小,D不正确。,思路分析 冰醋酸不导电,加水后CH3COOH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能力增强;再加 水稀释,溶液体积变大,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5.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 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C,答案 C 中的a点处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Ba2+和S 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溶液的导电能力达到最低;在溶液中继续滴加H2SO4溶液到c点,此时H2SO4过量,溶液呈酸性。中b点处Ba(OH)2和NaHSO4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此时除了生成BaSO4沉淀外,还生成NaOH;bd是继续加入的NaHSO4与NaOH反应的过程,因此中c点溶液呈碱性。故C项错误。,思路分析 对于曲线对应的反应过程要分析清楚。从开始到b点所发生的反应是Ba(OH)2+ NaHSO4 BaSO4+NaOH+H2O;从b点到d点所发生的反应是NaOH+NaHSO4 Na2SO4+H2O。理清了反应过程,此题就不难作答。,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