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720646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0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件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3-,-4-,2,3,4,1,1.(2016课标全国)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 275台套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 B. C. D.,答案,解析,-5-,2,3,4,1,2.(2015浙江)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

2、情要( ) 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 B. C. D.,答案,解析,-6-,2,3,4,1,3.(2015四川)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要求,农业部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经费继续推进该项工作。与传统培训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转变( ) 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通过变革生产关

3、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 B. C. D.,答案,解析,-7-,2,3,4,1,4.(2015安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8-,2,3,4,1,答案: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

4、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解析: 本题属于演绎体现类型的主观题,设问指向明确且对知识要求具体,因此可结合材料回顾教材相关知识点。材料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9-,考点一,考点二,辩证否定观,-10-,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与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是相同的。(试判断 ) 点拨: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

5、中的肯定和否定是不同的,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11-,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5浙江)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启动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 (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 B. C. D.,答案,解析,-12-,考点一,考点二,唯物辩

6、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3-,考点一,考点二,-14-,考点一,考点二,2.创新的社会作用,-15-,考点一,考点二,疑点微拨 创新就是否定一切。(试判断 ) 点拨:创新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创新要求否定,但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中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创新的实质是“扬弃”。,-16-,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6江苏)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

7、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工艺品的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B. C. D.,答案,解析,-17-,考点一,考点二,广深视角 1.区分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8-,考点一,考点二,-19-,考点一,考点二,2.全面把握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20-,考点一,考点二,典例剖析 (2017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

8、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

9、括他的创新经验。,-21-,考点一,考点二,(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3)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22-,考点一,考点二,答题规范: 本题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为背景,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文化的重要作用等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为典型的演绎式材料分析题,首先需要阐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理内

10、容及其方法论,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所具有的优秀的、创新的品质。第(2)问为文化生活角度的设问,限定的知识为“文化的作用”,这里的文化的作用既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也包括文化对人的作用,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要分别从材料中说明文化的这些作用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第(3)问为开放探究题,只要抓住“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这个主题提出观点,言之成理即可。,-23-,考点一,考点二,答案: (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

11、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2)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3)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要求在批判旧事物、旧观念的同时,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24-,考点一,考点二,政策要点把握政策方向,补充答题要点 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12、,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节选自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25-,考点一,考点二,2.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节选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