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720452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4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湘教版选修6(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向高考 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高考总复习,选修六,环境保护,第四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选修六,高频考点梳理,1,课堂同步演练,3,图表技能培养,2,1.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形成与危害,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植物和鱼类大量死亡。藻类聚集在水体表层,遮蔽阳光,使水体中的植物因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藻类本身有毒,残体分解后消耗大量溶解氧,下层水体缺氧,会使鱼类中毒或缺氧窒息死亡。 (2)水生生态系统遭破坏。藻类死亡残体被分解,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会重新回到水中,形成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长此下去,湖泊可演变成沼泽。,归纳总结,2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的内涵,(2)主要的大气污染类型及危害,(3)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其防治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其污染危害,(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常见的资源化模式,(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

3、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 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随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解析:第(1)题,小河水污染变化特点读图即可得出。成因从河流径流量大小、污染物汇入多少等方面分析污染物浓度。第(2)题,河水污染防治主要从减少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宣传等方面进行。,例: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溶胶粒子指固体粒子、液

4、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 见图甲。,材料三 见图乙。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月。,(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的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分析其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解题思路:第(1)题,从图甲中可直接看出:各个监测站的浑浊天气日数最少出现在7月,最多出现在12月。第

5、(2)题,从图乙看出:主城区的污染物以NOX为主,工业区的污染物以SO2和PM10为主,说明NOX主要来自交通工具的排放、SO2和PM10污染主要是工业区排放废气造成的,当然这些废气的大量存在还与当地的逆温天气有关。第(3)题,从图乙看出:SO2的排放比例在工业区较大、主城区较小,可得出其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工业区)。,第(4)题,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要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政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来分析。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措施主要有减少污染源、处理污染物等;减少污染物数量的措施主要有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找替代品(清洁能源);政府和公众参与主要有制定和完善法规、加强管理、提高环

6、保意识等。,答案:(1)12 7 (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污染源少)。 (4)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1)我国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 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原因: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的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而北方与此相反。南方降水多,空气湿润,有利于酸雨的形成。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风力较强,易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2)欧洲、北美的主要能源为石油,酸雨类型为硝酸型;而我国以燃煤为主,多为硫酸型酸雨。,知识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