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71621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函授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教育专科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考试试卷助学点(中职校)学生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有六道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题分 20 10 10 20 20 10 10 100得分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1. 随着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事物的具体特征对儿童的干扰会【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C很快消失 D没有变化2. 对学前儿童来说,进行有兴趣的活动时,时间就显得很短,相反,若要他们等

2、待,时间就觉得很长。表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得分密封线学校姓名密封线 学校姓名2A含糊性 B易受生活经验影响C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D主观性3. 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A 智力 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C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D思维能力4. 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小班幼儿往往能说出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但却不容易说家里一共有几个人,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5. 顺口溜数数是为 【 】教学打基础 A数序 B序数 C基数 D计数6. 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 】

3、A对应关系 B守恒关系C大小关系 D多少关系7. “学习 10 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3关系”,这一目标适合【 】A. 小小班 B. 小班 C. 中班 D. 大班8. 下面不适合作为小班数学教学内容的是【 】A. 认识三角形 B. 认识数字C. 按用途分类 D. 感知 5 以内数量9. 儿童能按物体的两个以上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分类一般从【 】开始A. 小班 B. 中班C. 大班 D. 小学10. 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数学教学活动目标,可选用以下词语【 】A.“使幼儿”、 “启发幼儿 ” B.“培养

4、”、 “引导”C.“能 ”、 “会” D.“激发幼儿”、 “引起”11.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A. 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B.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 说出总数4C.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D. 口头数数按物计数 按物取数 说出总数12. 34 岁幼儿最初对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判断是借助物体之间的【 】A. 对应摆放 B. 大小比较C. 错开排列 D. 横排摆放13儿童辨别空间方位关系的难易顺序是 【 】A前后 -上下-左右 B上下-前后-左右C上下-左右- 前后 D前后-左右-上下14. 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

5、,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 】A. 数数 B. 认数C. 逐一点数 D. 对集合的笼统感知15. 当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则每份数越少,这是【 】关系 A. 函数 B. 互补 C. 可逆 D. 多少 516. 下列属于量的本质特征的是【 】A. 连续性 B. 可测量性 C. 不连续性 D. 形象性17. 幼儿将毛巾、茶杯、牙刷归成一类,这种分类属于【 】A. 按物体的用途分类 B. 按物体间联系分类C.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D. 按物体的材料性质分类18. 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A粗细 B高矮 C轻重 D大小19. 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

6、时幼儿对应用题的理解与思考是凭借【 】A表象 B动作C实物 D概念20. 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 】 ,即一个部分数减 1 时,另一个部分数加 1,而总数不变。A. 互补关系 B. 互换关系C. 包含关系 D. 守恒关系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1989 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 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是 “实行( )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 “整体可以分成若干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这是指幼儿教育内容中蕴含的( )关系。3. 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有数学课、 ( ) 、各种教育活动

7、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及数学角等。4. ( )是幼儿从集合的笼统感知到形成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和必要的感性基础。5. 皮亚杰认为儿童能否具有( )的能力是衡量是否具有数概念的标志。得分76. 幼儿以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材料为工具进行加减运算,这是指( )水平加减。7. 应用题是用语言、文字表示数量关系的题目,它的结构包括( )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8. 量是指客观世界中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可以定性区别或测定的属性,它可分为( )两种。9.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映了时间具有( )的特点。10.数学课计划一般包括:( )四项。三、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 1 分,共 10 分)

8、1、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 )2、量的排序是把物体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 ( ) 3、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只需要考虑儿童的发展就可以了。( ) 得分84、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理解类包含的观念。 ( )5、幼儿空间方位认识的教学内容分布是:小班认识上下、中班认识前后、大班认识左右。 ( )6、在拓扑几何中,三角形和圆形是几乎等价的。 ( ) 7、认识与区别 “1 和许多”是中班的数学学习内容之一。 ( ) 8、量守恒的教学不能添加干扰因素,只能通过变换图式的方法进行。 ( )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是指对学

9、前儿童数学发展状况的评价。( )10、认读和书写 10 以内的数字是中班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函数关系得分92. 操作法3. 计数活动4. 抽象水平的加减5. 学期计划10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主要项目。2简述分类教学的意义。得分113. 简述中班幼儿认识平面图形体的教育要求。4. 简述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10 分)试述 10 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得分12七、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请设计一个以“认识三角形”为内容的小班数学教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建议。得分得分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