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ppt.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67012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涉江采芙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涉江采芙蓉》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涉江采芙蓉》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涉江采芙蓉》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读一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心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hn dn 、净友等。 意境高洁、清幽,1、君子之花 2、佳人之花 3、爱情之花,1、君子之花 2、佳人之花 3、爱情之花,汉

2、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遗(wi):赠。 远道:犹言“远方”。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终老:终生。,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

3、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芳草萋萋的江边 。 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 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诗歌赏析,关怀和思念、美好祝愿,高洁优雅,问:(1)、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么理解? (2)、本文中“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为全诗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那是一个夏日,花香日暖,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这样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

4、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结构上暗转过渡 为下面作铺垫。,2、诗歌描写“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 雅洁、纯洁和美好。,4、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 距离、路途绵延无尽。 想象空间,含蓄不尽,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惟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对写法”的“悬想”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

5、。,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洁、清幽; 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诗歌鉴赏的方法,1.读顺畅,通大意;,2.找诗眼,抓主旨;,3.依景情,析手法;,4.找意象,品意境。,1.读顺畅,通大意,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 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2.找诗眼,抓主旨;,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

6、主旨。,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3.依景情,析手法;,“对写法”(妙设“悬想”的方式): 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白描,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同步p44),问题探究,谁涉江?,A.(男子)涉江采芙蓉 (男子)还顾望旧乡 B. (女子) 涉江采芙蓉 (男子)还顾望旧乡 ,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

7、问题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4.找意象,品意境。,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分析形成了什么样的意境?,兰泽、芳草、芙蓉、长路、旧乡。,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 它有什么特点?,芙蓉,特点: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一是在于芙蓉花属于非常美好的东西,在含义上,“芙蓉”双关为“夫容”,“莲”谐音“怜”,在古代为象征爱情的花,采了但无法送给远方的心上人,美好的东西无法与心上人共享,实则是一种痛苦; 二是在于以美好的愿望开始,以没有希望的叹息结尾,先扬后抑,营造了一种很茫然的意境。,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