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1667274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光中:“怎样改进英式中文?论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原载明报月刊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

2、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道地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中文就会污染而淤塞,危机日渐迫近。目前中文的一大危机,是西化。我自己出身外文系,三十多岁时有志于中文创新的试验,自问并非语文的保守派。大凡有志于中文创作的人,都不会认为善用四字成语就是创作的能事。反之,写文章而处处仰赖成语,等于只会用古人的

3、脑来想,只会用古人的嘴来说,绝非豪杰之士。但是,再反过来说,写文章而不会使用成语,问题就更大了。写一篇完全不带成语的文章,不见得不可能,但是很不容易;这样的文章要写得好,就更难能可贵。目前的情形是,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成语历千百年而犹存,成为文化的一部分。例如千锤百炼,字义对称,平仄协调,如果一定要说成千炼百锤,当然也可以,不过听来不顺,不像千锤百炼那样含有美学。同样,朝秦暮楚、齐大非偶、乐不思蜀等语之中,都含有中国的历史。成语的衰退正

4、显示文言的淡忘,文化意识的萎缩。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这种危机,有心人都应该及时警觉而且努力抵制。在欧洲的语文里面,文法比较单纯的英文恐怕是最近于中文的了。尽管如此,英文与中文仍有许多基本的差异,无法十分融洽。这一点,凡有中英文互译经验的人,想必都能同意。其实,研究翻译就等于研究比较语言学。以下拟就中英文之间的差异,略略分析中文西化之病。2比起中文来,英文不但富于抽象名词,也喜欢用抽象名词。英文可以说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

5、生活方式,中文这么说,就太西化了。英文用抽象名词减少做主词,十分自然。中文的说法是以具体名词,尤其是人,做主词:他因为收入减少而改变生活方式,或者他收入减少,乃改变生活方式。中文常用一件事情 (一个短句) 做主词,英文则常用一个名词 (或名词词组)。横贯公路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是中文的说法。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就是英文语法的流露了。同理,选购书籍,只好委托你了是中文语法。书籍的选购,只好委托你了却是略带西化。推行国语,要靠大家努力是自然的说法。推行的国语,要靠大家的努力却嫌冗赘。这种情形也可见于受词。例如他们杯葛这种风俗的继续,便是一句可怕的话。无论如何,杯葛继续总嫌

6、生硬。如果改成他们反对保存这种风俗,就自然多了。英文好用抽象名词,其结果是软化了动词,也可以说是架空了动词。科学、社会科学与公文的用语,大举侵入了日常生活,逼得许多明确而有力动词渐渐变质,成为面无表情的词组。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apply pressure: pressgive authorization: permitsend a communication: writetake appropriate action: act在前例之中,简洁的单音节动词都变成了含有抽象名词的片词,表面上看来,显得比较堂皇而高级。例如 press 变成了 apply pressure,动作便一分为二,一半驯

7、化为静止的抽象名词 pressure,一半淡化为广泛而笼统的动词 apply。巴仁 (Jacques Barzun)与屈林 (Lionel Trilling) 等学者把这类广泛的动词叫做弱动词(weak verb)。他们说:科学报告不免单调而冷淡,影响之余,现代的文体喜欢把思路分解成一串静止的概念,用介词和通常是被动语气的弱动词连接起来。巴仁所谓的弱动词,相当于英国小说家奥韦尔所谓的文字的义肢(verbal false limb)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请看下面

8、的例子:(一)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二)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三)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四) 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一) 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二) 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三) 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四) 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巴仁等学者感概现代英文喜欢化简为繁、化动为静、化具体为抽象、化直接为迂回,到了名词成灾(noun-plagu

9、e) 的地步。学问分工日细,各种学科的行话术语,尤其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夹杠,经过本行使用,外行借用,加上新闻体(journalese) 的传播,一方面固然使现代英文显得多彩多姿,另一方面却也造成混乱,使日常用语斑驳不堪。英国诗人格雷夫斯 (Robert Graves, 1895-1986) 在短诗(耕田) (Tilth) 里批评这现象说:Gone are the sad monosyllabic daysWhen agricultural labour still was tilth;And 00% approbation, praise;And pornographic modernism,

10、 filth-And still I stand by tilth and filth and praise.名词成灾的流行病里,灾情最严重的该是所谓科学至上(scientism)。在现代的工业社会里,科学早成显贵,科技更是骄子,所以知识分子的口头与笔下,有意无意,总爱用一些学术化的抽象名词,好显得客观而精确。有人称之为伪术语(pseudo-jargon)。例如:明明是 first step,却要说成 initial phase:明明是letter,却要说成 communication,都属此类。中文也是如此。本来可以说名气,却凭空造出一个知名度来,不说很有名,却要迂回作态,貌若高雅,说成具有

11、很高的知名度,真是酸腐可笑。另一个伪术语是可读性,同样活跃于书评和出版广告。明明可以说这本传记很动人,这本传记引人入胜,或者干脆说这本传记很好看,却要说成这本传记的可读性颇高。我不明白这字眼怎么来的,因为这观念在英文里也只用形容词 readable而不用抽象名词 readability。英文会说:The biography is highly readable,却不说The biography has high readability。此风在台湾日渐嚣张。在电视上,记者早已在说昨晚的演奏颇具可听性。在书评里,也已见过这样的句子:传统写实作品只要写得好,岂不比一篇急躁的实验小说更具可看性?我实在

12、不懂那位书评家以不能说岂不比一篇更耐看 (更动人)?同理,更具前瞻性难道真比更有远见要高雅吗?长此以往,岂不要出现他讲的这件趣事可笑性很高一类的怪句?此外,某某主义之类抽象名词也使用过度,英美有心人士都主张少用为妙。中国大陆文章很爱说富于爱国主义的精神,其实颇有语病。爱国只是单纯的情感,何必学术化为主义?如果爱国也成主义,我们不是也可以说亲日主义、仇美主义、怀乡主义?其次,主义也就是一种精神,不必重复,所以只要说富于爱国精神就够了。名词而分单数与复数,是欧语文的惯例。英文文法的复数变化,比起其它欧洲语文来,单纯得多。请看玫瑰都很娇小这句话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里的各种说法:Th

13、e roses are small.Les roses sont petites.Die Rosen sind klein.Las rosas son chiquitas.Le rose sono piccole.每句话都是四个字,次序完全一样,都是冠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英文句里,只有动词跟着名词变化,其它二字则不分单、复数。德文句里,只有形容词不变。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的三句里,因为做主词的名词是复数,其它的字全跟着变化。幸而中文的名词没有复数的变化,也不区分性别,否则将不胜其繁琐。旧小说的对话里确有爷们、娘们、头们等复数词,但是在叙述的部分,仍用诸姐妹、众鬟。中文要表多数的时候,也

14、会说民众、徒众、观众、听众,所以众也有点们的作用。但是众也好,们也好,在中文里并非处处需要复数语尾。往往,我们说文武百官,不说官们,也不说文官们、武官们。同理全国的同胞、全校的师生、所有的顾客、一切乘客当然是复数,不必再画蛇添足,加以标明。不少国人惑于西化的意识,常爱这么添足,于是人们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大众、众人、世人。人们实在是丑陃的西化词,林语堂绝不使用,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电视上也有人说民众们、听众们、球员们,实在累赘。尤其众、们并用,已经不通。中文词不分数量,有时也会陷入困境。例如一位观众显然不通,但是观众之一却嫌累赘,也欠自然。一位观者毕竟不像一位读者那么现成,所以,一位观众来信

15、说之类的句子,也只好由它去了。可是之一的泛滥,却不容忽视。之一虽然是单数,但是背景的意识却是多数。和其它欧洲语文一样,英文也爱说 one of my favorite actresses, oneof those who believe, one of the most active promoters。中文原无之一的句法,现在我们说观众之一实在是不得已。至于这样的句子: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目前已经非常流行。前一句虽然西化,但不算冗赘。后一句却恶性西化的畸婴,不但作为二字纯然多余,之一的也文白来杂,读来破碎,把主词刘伶压在底下,更是扭捏作态。其实,后一句的意思跟前一句完全一样,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