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667211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2.33黄河开发与利用.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黄河的治理与开发,2,黄河流域政区图,3,4,黄河概况,黄河的源地及去向。 青海巴颜喀拉山、山东渤海 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成巨大的“几”字形 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上中游的分界线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桃花峪 主要支流:渭河、汾河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5,黄河的贡献“江南”风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塞外江南河套平原,灌溉作用,6,黄河水系图,巴颜喀拉山,7,水 利 枢 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利发电,8,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2、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然后回答上游草地的变化并分析主要原因。,9,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10,上游荒漠化,病 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2、合理放牧,11,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而且夏季多暴雨,又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毁林毁草造成地表光秃裸露。,12,中游水土流失,病 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2、修筑梯田、承包治理,从而保持水土。 3、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13,险,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14,

3、土质疏松,暴 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地上河,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15,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改道2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千米,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看 历 史 资 料,16,下游地上河,病 因: 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 治理措施: 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浚河道。,17

4、,18,凌 汛,发病部位: 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和下游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病 因: 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上游”开冻早。 治理措施: 及时破冰,疏通河道等。,19,凌汛,20,根治黄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黄河各河段的灾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在于 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21,黄河流量小、干旱少雨、上游工农业用水过多、水利工程蓄水、引水过多等是造成断流的原因。,为什么黄河下游会出现断流现象?,22,合理调配上游工农业用水、调整黄河的水价、重点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如何解决黄河的断流呢?,23,练习题1,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喜马拉雅山、渤海 B.昆仑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冈底斯山、黄海,24,练习题2,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什么河段?,反映的是黄河初春季节的凌汛现象,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25,练习题3,古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含有什么样的地理含义?,一是指黄河发源地海拔很高: 二是指黄河上游位于非季风区内,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地表干旱。,26,谢谢!,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