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166706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对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对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对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对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对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对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对话 从“倾听”开始 阅读教学中应关注的细节 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余明山【摘要】“对话”作为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体现了民主、平等、宽容。它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间的有效对话,离不开倾听。倾听文本,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建构文本的意义。倾听他人,开启记忆与联想,唤醒与激活已有知识,达到对话之目标。【关键词】阅读 对话 倾听一、对话时代精神、新型文化搜索媒体,你会发现“对话”一词出现的频率之高:国际事务中的“南北对话”网络中BBS论坛中的对话、学术沙龙中的“对话”、电视台中的对话、访谈栏目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主流文化。它

2、和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联系起来。对话这股潮流也波及学校教育教学领域,在一些知名特级教师的课上,你会发现他们上课之共同点:放下名师架子,蹲下来和学生对话,真诚倾听学生的五花八门的声音,时而师生妙语连珠,令人开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现代教学论指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文化。二、课堂,离不开“倾听”“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与分享

3、,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雅斯贝尔斯在这段中强调的是“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观点的融合,精神互通。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师生间的心灵、情感间的沟通和交融,以达到教学相长,心智启迪。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中都注意倾听对方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地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有一则随堂听课的案例。(苏教版 三年级下 18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其中第411自然段,父子俩对待钓上大鲈鱼这事的教学 ,师让学生分角色读对话,然后问:你读了“父亲”说的话,体会到什么?(一小男生迅速举手,师让其答)生:我不明白汤姆的父亲,明明知道离

4、钓鲈鱼还有两小时,为什么开始时却允许“我”钓鱼呢?师:(听了,表情有些不悦,有点严肃。) 听清我问的问题吗,坐下!(小男孩红着脸坐下了,整节课没有见他高举的小手,也许怕再说错。)冷场了片刻,终于出现了两只勇敢的小手。生1:我体会到父亲让汤姆很难受。(师似乎不满意,又让另一学生答)生2:我觉得爸爸是个“怪人”钓到大鲈鱼放掉。师:(眉头一皱,没有作出评价)坐下。(生2搔搔了后脑勺, 慢慢地坐下了。)又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生:我觉得爸爸是个遵守规定的人。师:(追问)仅仅是遵守规定吗?(生语塞,再也没有人举手)师:(一古脑道出“谜底”)“汤姆”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钓到大鲈鱼,在汤姆极不舍得的情况下,父

5、亲却坚决要放掉,表现父亲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的高尚人格。案例中,教师认为学生的回答都不合“标准答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于是就和盘托出。而学生呢,自顾自说,师生间都缺乏“倾听”意识。学生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是不和谐音,但只要“教师应将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去认真、仔细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炼主题,从中敏锐地捕捉发言中的偏差,疑惑、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既要弄清学生讲话的词面意义,又要能对言语作出比较深层次的“潜台词”。学生质疑,说明他在倾听文本,处于愤悱状态下,学生的回答是“怪人”“让汤姆难受”是从小孩的生活阅历来理解的,教师何不利用好这所谓“错误” 引导学生进一步对文本的解读,倾听老师、同学的

6、不同理解,以达到对汤姆父亲品格的理解,生成对文本的精彩。 “一个真正的发言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能听懂我们的日常听觉范围以外的深层意义,能倾听世间各物对我们说的话。”作为对话中“平等的首席”的教师是言者,更是倾听者。倾听的“缺失”,对话将不可能存在,遗忘了倾听,也就无法被听,那时,教师将成课堂上的“独白者”“孤独者”。三、倾听课堂的精彩案例二(苏教版第七单元印度洋上生死夜教学片段)课文46节,感受皮埃尔生死抉择前表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和舍已为人的高贵品质。师:在面对不断流血的妻子和即将到来的巨大灾难,皮埃尔在生死关头,却作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也令人为之震撼的抉择,选择留下。师:出示“不,我不

7、能走!现在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晓这场海难即将发生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船只通报这一消息。”师: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谈谈这句话,是什么理由让皮埃尔决定不走的?生:责任。师:对谁的责任?皮埃尔有责任保护自己吗?皮埃尔有责任保护妻子吗?是啊,30岁的皮埃尔有为人父的责任、有为人夫的责任、有为人子的责任,但是与人民的责任哪个重要?读到这儿,我有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与皮埃尔来场心灵对话好吗?谁愿意来当回年轻的船长皮埃尔?师:年轻的皮埃尔船长,你可知道这一留,对于你还在流血的妻子意味着什么?生1:失去救治的可能,葬身于大海。师:年轻的皮埃尔船长,你可知道这一留,对于你自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生2:在海啸

8、中丧身。师:既然你都知道,你又为何留下?生3:我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确切知道这场海难的人,我有责任向来往的船只通报这一消息。师:难道你就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生4:一个人的生命怎能比得上客轮上许多人的生命,我是一名船长,我有责任。师:难道你就忍心白白地看着妻子痛苦地死去?生5:不忍心,但海难就要发生,为了更多的人,我只能这样做。 同学们,在这场同皮埃尔船长的心灵对话中,你感受了一种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这个案例是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学生对课文已经有大致的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倾听文本、相互倾听。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情感发生共鸣,直击叩问皮埃尔的心,真切感受了皮埃尔高尚的灵魂,引起心

9、灵的震撼,也给听课者以深刻的印象。可见,文本、师生间的倾听是那么重要。两则案例,给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以启示:(一)倾听文本、构建文本意义“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构建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要真正让学生倾听文本,就要让学生接触文本,给学生充足的读

10、书时间,让他们能认真读书、有思考时间。通过阅读活动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二)倾听他人、教学相长“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肖伯纳语)师生间相互倾听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倾听他人心目中“哈姆雷特”与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有何不同,激活与唤醒已有知识,开启记忆与联想,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达到对话的目标。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已所吸收,自已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11、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倾听作为交流行为,是对双方态度、情感的反应,是对方的尊重,是沟通的前题。教师“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感受被称为儿童世界的这种音乐。”“水尝无花,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火。”师生在相互倾听、平等对话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从而最终孕育“全新的果实”。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 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 1991版裴玲 廖文娟 对话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3加拿大 教育家 马克思.范梅南江苏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曹卫星 课堂实录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八百条建议 天津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