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1646167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最新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源起与发展摘要:演化经济学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和否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也使它关注主流经济学中忽视的制度分析,因此,演化政治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是相伴而生的。20世纪80年代演化经济学复兴以来,学者们虽未就经济演化分析方法达成一致意见,但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整合分析,演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始终贯穿在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中。随着这种整合分析方法的成熟,新演化政治经济学被独立地提出来,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演化政治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演化政治经济学的宗源关系,同时通过梳理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新演化政治经济学逐渐清晰地分析框架。关键词:演化经济学 演化政治经济学 新

2、演化政治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新古典经济学陷入持久的理论危机,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由此而产生的经济学各学派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硬核”的否定,并超越新古典范式重新架构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有效解释的经济理论。演化经济学因其完全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并逐步形成一系列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而引起经济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演化经济学在1980年代复兴后开始蓬勃发展。自凡勃伦提出演化经济学一词,制度就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即演化经济学不只是关于经济现象的理论,而且对经济、政治和社会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极为关注,这使它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也就是既强调政治对

3、经济的影响,又关注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因此,凡勃伦所提出的演化经济学就其确切含义来说应是演化政治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演化经济学通过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再次复兴,但同时也使它的理论仅限于对市场领域的分析,而一度忽视非市场领域的决策,随着经济演化理论的成熟,演化经济学也逐渐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开始向政治领域延伸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考虑政治因素,分析政治问题时则使用经济学的方法,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本文将通过梳理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展现新演化政治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的宗源关系,以及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演化经济学及演化政治经济学概述(一)演化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分

4、类与新古典经济学具有完整一致的分析体系不同,演化经济学自凡勃伦在1898年的经典论文经济学为什么不是演化科学?中提出后,学者们一直争论经济学中演化分析的具体含义。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的问世,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产生,随后将演化思想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Silva and Teixeira (2006) 在EconLit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中发现,在1986-2005年间,经济学期刊中以“演化”作为关键词的文章数量大致以指数形式增长。在2005年,这类文章占EconLit杂志文献的1%,但是Silva and Teixeira也发现对 “演化”一词的关

5、注与这一概念的一致性并不相关。1这意味着,学者们并未就经济学分析中 “演化” 的具体特点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演化经济学中并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的所谓范式性的“硬核”。由于演化经济学尚未形成完整的分析体系,为了对其及其为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提供的理论支撑进行详尽介绍,本文采用Ulrich Witt(2008)对演化经济学细节的分析,2他区分了演化经济学的四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区分标准是本体论立场(ontological stance)和启发式战略(heuristic strategy) Ulrich Witt所指的演化经济学中两种启发式战略实质上是指方法论上的不同。的不同, 其中本体论立场是对现实的基

6、本假设,具体到演化经济学是指对经济变迁与自然变迁的关系假设。启发式战略是指为架构问题所使用的基本概念,在演化经济学中是指“演化”的概念化。关于本体论假设,演化经济学中存在两种看法,即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是指经济变迁与自然界中的变迁在现实中是两个相联系的领域并且是相互依赖的过程;二元论则指经济和生物演化过程在现实中属于两个不同的、不相联系的领域。演化经济学启发式战略层面也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借用演化生物学特有的分析工具模型,如演化生物学中的三个原则在演化经济学分析中日益流行即变异、选择和保留,这类分析通常使用类比和隐喻的方法;另一中方式并不是通过类比,而是通过使用演化的一般概念。假设某类实体如物

7、种的基因库、人类说的语言,经济中的技术和制度,人类头脑所产生的一系列观点是演化的,那么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对外部力量产生反应并发生变化,但是它们演化的特点在于它们随时间发展可以内生地发生变化。内生性变迁的最终原因在于产生新奇的能力。这种变迁发生的方式在不同领域具有多样性。但是这些过程具有的一般特点是新奇的内生性突现。但这并不是全部,实际的变迁过程还依赖于新奇是否以及如何产生耗散,并通过此改变实体。因此,这类分析所使用的核心概念有新奇、突现和耗散。Ulrich Witt据此对演化经济学进行诠释,通过一个22的矩阵表格表示出来(见表1),并且列出每种方法的代表人物。本文采用Witt对演化经济学分析

8、方法分类的目的并不在于详细揭示不同方法在本体论和启发式战略的具体特点,而在于运用Witt提供的线索,介绍各类分析方法对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整合分析,以及它们为新演化政治经济学提供的理论基础。表1 演化经济学的诠释本体论立场一元论二元论启发式战略一般化的达尔文式的概念(多样性、选择、保留)普适达尔文主义(Universal Darwinism)新熊彼特主义(neo-Schumpeterians)(Nelson & Winter )演化的一般概念(新奇、突现和耗散)自然主义方法(naturalistic approaches)(Veblen, Hayek, North )熊彼特Schumpeter表格

9、来源:Ulrich Witt,What is specific about evolutionary economic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8, Vol(18):547575.(二)演化经济学中的演化政治经济学思想1.熊彼特熊彼特的理论坚持二元论并且采用一般化的演化概念,因此,虽然熊彼特为演化经济学做出很多基础性贡献,但是在他的著作中,未曾出现类似“演化”、“演化的”这类词语,是因为他反对把其理论看做是达尔文式的,反对生物学类比。3他对经济变迁过程的解释是“内生于经济体系内部”,将企业家式的创新视为变迁的源泉。我们在此强调的是,熊彼特不

10、仅在经济理论中论述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在政治领域中,也强调政治家应像企业家一样创造并改变选民偏好、观点,或者产生新的政治产品和组织形式。同时认为政治是无理性的,因为典型的公民一旦进入政治领域,他的精神状态就跌落到较低水平上。他会毫不犹豫地承认,他辩论和分析的方法是幼稚的,局限于他实际利益的范围,他又成为原始人了。4因此,公民并不是如公共选择理论所认为的是理性的无知,他们拥有政治信息,并且持有政治观点,并且大多数会投票。在此基础上,熊彼特将民主定义为对领导权的竞争,他认为每个集体行动几乎无不接受领导而行动实际上这是任何集体行动的主要方法,要比机械反应进步,同时批评了民主的古典理论的理想化

11、。2.新熊彼特主义与熊彼特对生物学类比的排斥不同,以纳尔逊和温特为代表的新熊彼特学派将生物学隐喻融入其分析中,即启发式战略发生了变化。他们使用生物学隐喻的方法,以有限理性和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演化理论。纳尔逊和温特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同样讨论了公共政策产生、修改和(有时)消亡的演化过程,他们认为,公共政策反映的可能不是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是价值观念或理解的改变。社会内部不同的利益或集团的相对力量随着时间而变化,可能会带动政策随着它们而变化。5同时,他们还强调了政策分析的作用,将分析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看作界定一种公共利益的过程的以部分,但是与现代政策分析家们不

12、同,他们把公共利益看作政治对话中创造的某种东西,而不是客观的某种东西即强调公共利益的创造而不是配置。但由于公共政策问题并不是纳尔逊和温特关注的焦点,因此他们没有对公共政策变迁进行深入分析,但是他们关于公共政策演化的观点为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3. 普适达尔文主义“普适达尔文主义”在启发式战略方面对达尔文式的进化原则多样性、选择和保留进行抽象类比,使其解释现实中的经济变迁过程。不过,Witt同时指出,普适达尔文主义研究方法面临很多批评,并且在这一领域还没有很多具体研究,因此对普适达尔文主义评价的时机尚未成熟。6但是“普适达尔文主义”提倡者的研究也同样涉及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整合。如1988年,

13、就成立了以“普适达尔文主义”代表人物霍奇逊任秘书长的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协会,旨在促进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演化、动态和现实的分析,并逐渐成为基于制度经济学分析的为各种分析方法提供空间的多元性论坛。一方面,从这一论坛的名称可以看出,他们关于演化经济学与演化政治经济学之间关系的认识即同宗同源。另一方面,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会每年都会举行年会,关注演化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同时其影响也随着演化经济学的日益成熟而扩大。表2显示了2003年以来,这一协会关注的主题以及承办学校所在地。表2 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年会一览表年份主题地点2003信息社会理解其制度交叉荷兰 马斯特里赫特2004经济学、历史和发展 希腊 克里特

14、岛2005因新经济而生的新交易?全球和地方发展以及新的制度安排德国 不来梅2006发展中的经济体;多种路径,多样性发展 土耳其 加拉塔萨雷2007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政策启示和演化分析框架的必要性 葡萄牙 波尔图2008全球知识经济中的劳动、制度和增长 意大利 罗马 2009经济复苏的制度解决方案 荷兰 阿姆斯特丹4.自然主义方法演化经济学的第四种分析方法,Witt称之为自然主义方法坚持一元本体论,并且其启发式战略集中关注新奇的突现和耗散。同时他还将凡勃伦、哈耶克和诺斯视为这类研究的代表人物,凡勃伦首倡演化经济学,这足以表明其本体论立场,他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演化的一般概念,不过他曾强调人类的创造

15、力和模仿能力是制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器,这与启发式战略的第二种方式是吻合的。凡勃伦的二分法为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为演化政治经济学开启研究的先河。根据霍华德J谢尔曼的分析,第一个二分法商业对工业(技术与制度)揭示了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都有经济制度阻碍经济发展的时候。所以,资本主义并非永恒的、最优的一套制度,实际上它在一定的时候破坏生产,可能被其他体系取代。第二个二分法既得利益者对普通民众揭示了在我们的社会(和许多此前的社会)存在于精英利益和普通民众利益之间的巨大鸿沟。第三个二分法提供了这样一个选择:野蛮,还是本质上好一些的民主社会。既得利益者维持现状的愿望导致野蛮。普通民众要

16、求更好生活的愿望导致无论从政治领域来看还是经济领域来看的较为民主的社会。7因此,凡勃伦的二分法为政治学中利益协调这一重要主题提供了分析框架。哈耶克的自然主义立场体现在其关于社会演化的分析,认为规则是通过学习和文化传递的,并由此提出“自发扩展的社会秩序”。哈耶克对于经济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关于竞争的经典观点,他论证了竞争是一种发现探索的过程,并将其应用于政治学中对于民主的解释,认为民主是政治观点形成的过程,并且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这点可由民主自身来证明。8民主的动态性意味着民主化的观点的形成是互动学习和发现的开放式过程的结果。这是其自发秩序在政治领域的表现,他提出人们的行为是通过内生于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就会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