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64582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30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音乐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 姓名:徐玲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指导教师:夏滟洲 2011-05-28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与发展研究 3 内容摘要 19351945年间在延安所生成的音乐文化是构成中国音乐文化中一个特殊的 文化领域。 它的特殊性不仅仅是由于在那个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所催生出来的一 种历史文化现象,它的特殊性更是对五四新音乐、左翼音乐等革命音乐文化内在 本质规律的深层次的自然延续和创新发展。 在以中国共产党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 的延安社会群体, 小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在经过自我

2、思想改造之后最终形成了一 种新的文艺观,从而为延安音乐文化的生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一时间 民族的、大众的、革命的、政治的文艺思想观充斥着延安各个领域的文化发展。 延安本土的民间音乐文化与专业的精英音乐文化在经历了一番磨合和打造之后 最终形成了一种适合延安社会发展的音乐文化形态, 并以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矗 立于民族之林。本文试图把延安音乐文化置于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中,从宏观 的角度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考察延安音乐文化(1935-1945 年)的构成 及其变革发展。 关 键 词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351945 年间;延安音乐文化;音乐社会史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4 Abstr

3、act During 1935-1945, the music culture generated in Yanan is a special cultural territory in the whole structure of Chinese music culture. It is special not only as a historical cultural phenomenon out of the birth of the bloody revolution ,also it is the music culture revolution such as the new mu

4、sic、 left-wing music of the law of inherent nature of the deep natural continu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Political ideology 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by social groups in Yanan,Petty bourgeoiss literature and art ideas finaly in formation of a new concept art after their ideas thr

5、ough self-transformation,which music culture so as to generate Yanan laid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a time, the nation, the public, the revolutionary, and the political view of literary theory are full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lmost each areas of Yanan. After a seri

6、es of running and building, Yanans local folk musical culture and professional elite music culture finally created a suitable form of music cultural for Yana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s a new spiritual outlook, it stands in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is artical attempts to put the Yanan music culture

7、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at specific time, and form a macropoint of view to examine Yanan Music Culture(1935-1945 years) composition and development by using the music sociology research methods. 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music;1935-1945 years ;Yanan music culture; A Social History of

8、Music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2 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并提供过帮助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本人均已在论文中做出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日 期: 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送交西安音乐学院的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予以保存。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 除

9、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西安音乐学院科研处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西安音乐学院硕士论文 6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音乐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正如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 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 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 顾名思义,在对文化理解的基础上,音乐文化应该是 与音乐相关的一切文化形态的总和。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那么延 安音乐文化结构就是组成延安地区与音乐相关的

10、一切文化形态的各部分的组合和安排。 在本 文中它可以泛指构成延安地区音乐文化的所有文化形态、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活动、音 乐物质载体、 音乐理论等内容。 然而延安音乐文化构成最主要的两大部分则是传统的民间音 乐文化和中国共产党来延安之后形成的革命音乐文化。 这两种音乐文化互相交织共同推动着 延安音乐文化的向前发展。 延安音乐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 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 它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内涵一直延续至今且依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延安地区的音乐文化并非单纯只是音乐本体内在规律的发展,它是在社会 和政治双重作用下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音乐文化产物,

11、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言:“存 在决定意识” ,当社会存在发生改变,那么与此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将发生改变。 正因为如此,延安音乐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社会发生了变化音乐必然也会随 之改变,既然音乐与社会有着如此天然的联系,那么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观照延安音 乐文化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本文把延安音乐文化生成的时间圈定于 1935 至 1945 年间,主要 是因为中央红军于 1935 年 10 月万里长征抵达陕北, 在中央红军的号召下大量的文艺青 年、爱国人士涌入延安,他们带来了新文化和新信息,并且在延安随之展开接二连三地 抗战革命等诸如此类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而打破了

12、延安原有的“在世状态” ,因此,延安 在 1935 年之前以民间音乐文化占主导的社会结构状况开始动摇, 从 1935 年中央红军抵 达延安直至 1945 年延安最高艺术学府“鲁艺”迁至东北这样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它的 音乐文化都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种学术、文艺思想层出不穷,尤其 1942 年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为艺术界注入了新的精神实质,这无论对当时的延 安还是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考察 1935 1945 年延安音乐文化的生成及其发展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罗艺峰在他的中国西部音乐论生成与前景第十章中有提及到西 部音乐在革命

13、的影响下产生了质变,他提出了“革命为西部音乐灌注新质”这一观点, 但却没有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展开。而曾遂今在他的中国大众音乐则很好的运用 了音乐社会学的观察角度和理论方法,以全新的视野来观照中国大众音乐的历史发展。 曾刚的山高水长延安音乐回忆录则是通过对当时部分著名延安音乐工作者所 详情参见: 。下载时间:2011 年 6 月 1 日 罗艺峰: 中国西部音乐论生成与前景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 8 月第 1 版,第 358 页。 曾遂今: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连接与传播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徐玲娜:19351945年间延安音乐文化结构的生成

14、与发展研究 7 进行的音乐活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论述,并且还对当时风风火 火开展的秧歌运动、各种剧团的音乐活动、 黄河大合唱 、 白毛女等著名音乐作品 的创作等方面做了回忆和详细的介绍, 这是一本关于研究延安音乐非常具有价值的珍贵 史料。 因此,在这三本著作的影响下,我选定了这个选题,从而去考察延安地区音乐 文化结构(19351945 年)的生成、建制及其发展。 二、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关于研究地方性质的音乐文化已不足为奇。 就延安地区而言, 它的时代性、 政治性、 革命性等特点便决定了研究这一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当代音乐文化 发展的现代性影响。 这在一定时期内大大地

15、推动了延安音乐各个方面的研究发展并随之 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在音乐通史、人物传记、回忆录、年鉴、地方志、音乐论 文集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文献资料相继问世,硕果累累。 通过对延安音乐这方面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不难发现, 专题性质的个案研究或者 以延安文艺为依托的宏大叙事依然占多数。 如对延安民间音乐的个案研究它可以细化到 其中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像民歌、秧歌剧、民间器乐等在延安地区最常见的民间音乐 体裁,这类著作有: 陕北民歌大全 、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 陕西卷、 抗日 战争时期延安秧歌剧研究 、 秧歌论文选集、 秧歌剧论文选集等,这些文献 分别就延安个别的民间音乐形式做了深入的考察

16、和专题性研究,非常具有参考价值。还 有专门针对延安某一方面的研究,这其中涵盖了当时延安地区各种体裁音乐作品的研 究、文艺思潮的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研究以及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像当时比较著名 的鲁艺、民众剧团等方面的专题性研究,这类文献有毛泽东文艺思想新论 、 延安 鲁艺回忆录 、 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 鲁艺史话、 延安鲁艺歌曲研究11等, 主要就延安时期鲁艺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音乐人物等方面做了生动的叙述。 此外,以“延安文艺”为依托的宏大叙事这类的文献资料也比较多,主要有: 延 安文艺丛书 “文艺史料卷”和“文艺理论卷” 12、艾克恩编延安文艺运动纪盛13、 刘增杰等编延安文艺回忆录 14、 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 (理论史料集)15、 延安文艺概论 16等,这些文献主要从总体上来考察延安文艺的实际情况,这其中包 曾刚: 山高水长延安音乐回忆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