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1644841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透视优秀者与困难者比较个案研究2009-3-20 10:25:11 文章来源:学英语报社 点击数:134一、研究的缘起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英语课程标准更加重视阅读,与之配套的新教材中大幅度增加了阅读篇幅,所使用的英语具有实用性、实践性、交际性等特征,阅读材料的真实性受到重视,高考也不断体现出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发展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向。在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对阅读量、词汇量远大于旧教材的新教材似乎并不觉得困难,而

2、有些学生却好像不太适应,阅读能力停滞不前。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悬殊差异?英语阅读优秀者与英语阅读困难者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在英语阅读能力日益重要、英语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背景下,研究探讨英语阅读优秀者与英语阅读困难者的差异,剖析影响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将会给广大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带来有益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主要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阅读能力? 胡春洞认为,阅读能力指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能力(胡春洞,1998)。 国外学者West Michael认为,阅读能力并不限于一门语言,因为一门语言的阅读能力的提

3、高是可以迁移的,可以提高另一门语言的阅读水平(盛馥来编译,West Michael,1982)。两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阅读能力进行表述,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阅读能力的实质,即:阅读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阅读过程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并不限于一种语言,而是可以在各种语言之间迁移。 胡春洞(1998)在分析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时,将阅读能力的研究置于语言能力的研究之中,从而把阅读能力分为四个能力:阅读语能、阅读才能、阅读智能和阅读技能。这四个能力构成了一位阅读者完整的阅读能力。 喻爱菊(1989)等学者认为,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构成要素: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胡健(2001)认为阅读能力除

4、了体现在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两个方面外,还需包括阅读灵活性。笔者从实践研究的角度出发,主要参照胡健、喻爱菊等学者对于阅读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方法来测定研究对象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 什么是英语阅读优秀者与英语阅读困难者? 本论文主要是对处于同等学校学习条件下,而英语阅读能力迥异的普通学生的各个侧面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因此,笔者如此界定本论文中的英语阅读优秀者和英语阅读困难者: 英语阅读优秀者,指的是在阅读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选定的、适当难度的英语阅读材料时,与同年级学生相比,表现得更为得心应手;在阅读速度、理解程度、阅读灵活性等方面的阅读能力水平更高

5、;在阅读测试中,表现为可以取得更高的阅读成绩的学生。 英语阅读困难者,指的是英语阅读能力水平落后于其他同年级学生,但是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由于任何一种智力障碍、脑部疾病或放弃学习等原因所造成的学生。 2. 外语阅读理论的发展 外语教学十分强调语言的输入量。而大多数情况下外语学习一般都缺少自然习得的社会环境,听的输入渠道不够宽泛,语言输入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及学生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因此,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于外语阅读十分关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精辟的见解,形成了日趋完善的外语阅读理论。归纳起来,人类对于外语阅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译码论”、 “微观法”、 “宏观法”、“图式理论”、“阅

6、读互动论”等几个阶段。 本研究主要以“图式理论”、“阅读互动论”作为理论基础。三、研究的实施 1. 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个案研究。主要使用测验法和访谈法来选定个案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记录日记法来收集个案资料信息;用个案分析法来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得出结论。 2. 选定研究对象2005 年九月初,笔者开始着手准备选择和确定个案研究对象。为了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笔者选择了三套阅读理解测验题目,即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浙江卷、全国和全国的阅读理解部分。笔者认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设置规范,对于高三学生难度适宜,具有相当好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测试进行三次,根据测验目的

7、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并结合高一、高二数次英语测试的阅读部分成绩,确定了林杏、方一两位阅读优秀者和陈杭、陈远两位阅读困难者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3. 信息收集在确定了个案研究对象之后,笔者首先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被试的学习策略、性格类型、左右半脑类型、学习风格类型、阅读习惯、兴趣、动机、态度、努力程度等非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对教师与阅读教学的看法。测试工具主要参考文秋芳、Rubin and Thompson等学者的问卷材料,并根据本地学生实际自行编制。 笔者同时要求研究对象记录每天的英语学习情况,连续记录一星期,目的是了解他们课外的英语学习情况。内容包括: 1) 课外做的与学习英语有

8、关的事; 2) 每项活动所花的时间; 3) 进行每项活动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即是否精力充沛,是否思想集中); 4) 进行每项活动时所采取的策略。 接着,根据研究对象提供的英语学习日记,笔者设计了访谈提纲,对日记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询问,主要是了解研究对象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涉及母语影响等其他因素。同时,笔者观察研究对象课堂阅读行为,并于每节课后记录在课堂阅读行为记录表上,主要用于分析研究对象课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四、个案分析与讨论 十月底,笔者所需要的信息已收集完成,包括测验数据、问卷结果、学习日记、访谈笔记和课堂观察记录等。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整理,英语阅读优秀者与英语阅读困难者之间的差异

9、逐渐清晰。下面,笔者选择两个个案,来探寻英语阅读优秀者与英语阅读困难者之间的差异。 1. 个案一(阅读优秀者) 林杏,女,1989年出生,文科。父亲文化程度中学,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家境不错,但是家中学习环境一般。林杏其他学科成绩在全校处于中上水平,英语是她的优势学科。 林杏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点羞涩,在文科班的众多女生中并不起眼,但是,几节课下来,笔者发现她在阅读后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要点明确。尤其是对于涉及文章主旨、作者意图、文脉结构、推理判断之类需要充分理解文章之后才能获得答案的问题,她的回答明显比其他同学更能切中要害。果然,在几次阅读测试中,她都名列前茅。 在访谈中,林杏说自己很喜欢英语,

10、觉得英语读起来很好听,要不是有考试,其实会更喜欢英语。高考的目标是考上某个好一点的外语学院。 当被问及自己学习英语有什么有利因素时,她说:我觉得自己记忆力、理解力都还可以,觉得学英语还是蛮轻松的。虽然仔细想来,花的时间不算少,但是感觉不到累。其他都还好,就是单词难记,所以我只好每天早中晚反复记,这样记得牢一点。但是感觉自己词汇量还是不够,常常会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 在访谈中,林杏主动分出了两种阅读:自选读物和教材。下面就是她对阅读练习的描述: 假如读的是自己找的材料,我就不一字一句地抠了。只要能弄懂大概内容,我就不查生词了,但遇到有趣的词我还是要查。如果读的是老师布置的内容,我总是非常仔

11、细,因为老师会挑选比较好的阅读材料。平时我不喜欢背诵,但喜欢朗读课文。我通常提早一点到教室朗读课文。如果句子结构非常复杂,我要找出主句和从句。 当被问及阅读时用不用中文翻译时,林杏立即回答,她从不做翻译,除非老师要求。她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依赖中文翻译是有害的。 对于如何处理阅读材料中的新单词,她说: 如果单词不重要,我不查字典,特别是读自己选的东西。但读教材时,我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猜生词的意思,不用字典。第二遍读的时候,我才用字典查生词。除了看词义的解释外,我还看短语和例句。我不重复个别的单词,但重复短语。一个单词要是查几次字典,我就能记住了。课文中有些词很冷僻,我不花时间记它们,至多考试前看一

12、看。我不喜欢把单词抄在笔记本上,我的习惯是把词义直接写在课本上。我喜欢把记单词和读课文结合在一起,我感到这种方法比单独记单词效果要好得多。 根据林杏的描述,我们可以归纳出她学习单词的几个显著特点: 1) 她能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并对此采取不同的策略; 2) 她把猜词义这一策略与查字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 她不孤立地记单词,而是记短语,并且把这一任务和读课文连在一起。 简言之,她的单词学习涉及了一系列的自我决策和选择。结合问卷信息,我们可以认为,林杏在阅读和单词学习过程中相当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恰当的学习策略。根据访谈中林杏的回答,以及问卷调查收集到的信息,笔者发现林杏的阅读习惯如下: 1)

13、 她有自己的阅读计划,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每天坚持一定数量的阅读; 2) 她能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决定阅读速度,换句话说,她具有一定的阅读灵活性; 3) 她阅读时注意力集中,没有指字阅读、有声阅读、心读、摆头、眼停过频、回视、心译等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 但是林杏说,她不会刻意去记忆所阅读的材料,因此,不一定所有读过的东西都能记住,有些东西甚至读过就忘记了。 当林杏被问及中文阅读情况时,她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看中文书比较杂,什么都看,看的速度很快,有时候不求甚解。因为速度快,所以看得多。小时候看中文书籍,学习了英语之后,就开始看英语书籍。开始看不懂,很难受,可初中老师说,你看不懂也要看,慢慢

14、就看懂了。 从林杏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 首先林杏的中文阅读开始较早,阅读量大,涉及范围广,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林杏的背景知识,也影响了后来林杏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形成;其次,林杏早期英语老师对于阅读的重视也对林杏后来重视阅读的观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林杏对于现行的教材比较满意,认为现行教材选择的文章内容、题材、体裁都比较丰富,但也不是所有的篇目都喜欢。但是,她又说这没有关系,众口难调嘛。对于老师,她说自己挺幸运的,遇到的英语老师都不错,至少对她都不错。至于教学方法她觉得还好,虽然有时候有点闷,但是高三了,总不可能还象以前那么热闹。 从林杏的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林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善于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情绪。 林杏的这些话,也给了我们教师一些警示:我们给予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好学生,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鼓励,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那么对于其他的学生呢?综合起来,笔者把林杏所具有的特点归纳如下: 1) 有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明确的学习目标; 2) 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3) 有较高的策略水平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付出适当的努力,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5) 广泛的中文阅读; 6) 老师的正面影响; 7) 稍稍外向的性格; 8) 运用右半脑多于左半脑; 9) 综合型学习风格; 10) 学习生活于普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