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157388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学业质量标准(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 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评价改革,邓志伟 博士/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副所长 上海市华大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内容框架,一、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 二、高中学业质量标准 三、高考评价改革建议,一、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一)对学生的挑战 (二)对学校的挑战 (三)对教师的挑战,(一)对学生的挑战,文科生必选历史 理科生必选物理,(一)对学生的挑战,(一)对学生的挑战,(一)对学生的挑战,1、年年月月考试的压力:英语2次考试 2、选课的挑战(物理还是化学?) 3、走班的挑战(适应性:固定性与惯性) 4、高考志愿填报的挑战(选课与专业匹配),影响学生选课的因素,上海交大附

2、中2018,兴趣与特长是选课的首要影响因素,大的方向偏文或偏理。,(二)对学校的挑战,1、走班管理的挑战(教室与考勤等) 2、教师质量与数量的不均衡(过剩与不足) 3、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 4、学校优势特色的研究挑战,1、走班管理,走班的班额增加,人数减少,规模化高中的考勤管理、教室安排、班级组合,2、师资队伍,(1)不同学科师资力量的储备(如地理教师的不足与物理教师的过剩); (2)加强教师培训与应对新高考的校本教研(会考与高考的区别、新题型的要求等); (3)加强走班后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选课指导与生涯指导方面)。,3、课程体系,选课指导:(1)兴趣特长原则;(2)避难就易原则;(3)服从

3、大学专业原则(例如,许多医学专业必选物理);(4)大学接轨原则(上海中学的六大选修体系)。,3、课程体系,走班制排课的科学与合理性(1)行政班为主体;(2)多选科目的分班(是否平行班?)(3)时间空间的合理性;(4)利于学生选课的信息平台建设。,3、课程体系,生涯指导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1)选课指导着眼于未来发展(大文大理的理念,功底扎实);(2)紧贴可能报考的大学专业;(3)特长课程与社团活动(体育、艺术、科创等),上海借鉴的成功案例,上海某普通高级中学,上海借鉴的成功案例,上海某普通高级中学,在校生,上海借鉴的成功案例,上海某普通高级中学,上海借鉴的成功案例,上海某普通高级中学,上海借

4、鉴的成功案例,上海某普通高级中学,学校优势特色的研究,加强深度预判分析研究,研究高考与评价方案,提供针对性指导,生涯规划与选课指导、高考科目与会考科目的差异化对待、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学校优势特色的研究,(三)对教师的挑战,1、走班的教学管理(人数减少等) 2、毕业考与高考的双重挑战 3、00后学生学习状况的挑战,班主任工作,(1)满足学生选课需要(含指导与服务管理平台); (2)加强走班后的学生管理(如考勤等); (3)加强考试管理与指导(高二可以考地理生物,英语两次考试等)。,教育家胡森在论教育质量一文中指出:“学校教育旨在达到的目标在所有国家的教育中,都是从性格形成和个性发展这个角度来表

5、述的。人们期望学校给予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认知领域。人们期望学校有助于学生形成某些行为和态度,使学生能恰当地欣赏民族文化,行为受道德的和审美的价值观指导,从而成为负责的、参与的和独立的公民。”,二、高中学业质量标准分析,教育的双重目标,美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托马斯利科纳(thomas lickona)博士在所著人格教育一书中指出:“有史以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双重的,一是帮助青年人开启智慧,二是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品性。”,二、高中学业质量标准分析,生活主体视角下的学业标准,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生活主体,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主观幸福感,语言与行为互动,思想与实践互动,语言与思维互动,学习生活主

6、体三大本质属性及其互动,全球化生存,生活主体的四层递进素养,第一层:生存力,第二层:学习力,第三层:竞争力,第四层:发展力,学习力是关键,二、高中学业标准,OECD的PISA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提出四大素养: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国际素养。 国际公认的21世纪核心素养: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文化素养、信息媒介素养,二、高中学业标准,衣:选择 食:烹饪 住:in order 行:驾驶、骑车 人际:关心照顾,学会学习/认知策略/深度思维,信息素养 媒介素养 关键技能,二、高中学业标准,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

7、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公民素养。(2)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文化素养。(3)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二、高中学业标准,我国高中课程标准的目标定位: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03年):“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二、高中学业标准,二、高中学业标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

8、 语言建构与运用:表达、交流、读写、倾听 思维发展与提升:想象力、多元思维 审美鉴赏与创造:明月几时有 文化传承与理解:衣冠禽兽,课程论专家布劳迪(H.S .Broudy)认为,普通教育课程的作用,不是因为我们记住了学习过的任何东西,也不是我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而是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感觉和想象。,思维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素养之本质: 深度思维,创新人才的素质 思维 常规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人格 自主意识 合作精神 技能:key skills 学科素养:艺术 共同素养:人文素养等,常规性思维 (知识继承与梳理),多元思维,批判性思维 (知识解构与重构),创新性思维 (知识创新与

9、重建),梳理分析 归纳概括 迁移总结 学以致用,发现问题 否定肯定 质疑精神,新四 大发明,文化传承与理解,爱,尘,国,衣冠禽兽 y gun qn shu,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正是这种对知识的联想性和解释性的使用,可以使知识变得不仅从长远来看而且从近期来看,不仅对力争成熟的青少年而且对有时间反省其生活经历的退休者,都最有价值。 布

10、劳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 Broudy H.s.: 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Eeucational Leadership 1982.或教育学文集.智育人教版1993:200),高中学业标准,它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得到社会英才的推崇,而是因为这种建构情境的知识赋予我们在工作中、在投票站、在家中做事、思考和感受的一切事物以形式。这就是有教养的心智形式。 (布劳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高中学业标准,三、高考评价改革,(一)评价的出发点:育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能够自食其力的生活主体。 为什么仍然要讲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

11、,三、高考评价改革,(二)评价基本原则: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果:懂了,理解了 有效率:人财物方面考虑 有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标准划一,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So standardized that we could not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中国教学的症结,解决问题呼唤课堂教学范式转型,个性化课程教学,学习方式各异、进度不同,灵活步调。我们需要及时诊断学生学习特征,调整个性化学习(课程教学)计划,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服务(personalised Services)。,课堂教学转型:重构学习路径,知识结构、关键技能与学科素养,德国课堂情况,培养

12、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三、高考评价改革,(三)评价的思路 分类评价:3+3 人性化评价:激励导向 人工智能型评价(技术支持) 基于学业水平课程标准的要求 发展性评价:人人成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质,威廉斯指出:“ 以差异性或多样性为基石的生物学,赋予了每个个人以一系列独特的属性,正是这些特性使个人拥有了他以其他方式不可能获得的一种独特的品格和尊严。,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质,就潜力而言,每一新生婴儿都是一未知量(an unknown quantity),因为在他的身上存在着无数我们并不知道的具有着相互关系的基因和基因组合,而正是这些基因和基因组合促成了他的构造及品行。作为先天及后天的综合结果,

13、每个新生儿都有可能成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不论这个婴儿是男是女,他或她都具有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的素质。”,充分发展的教育教学,蒋梦麟先生:“个人各秉特殊之天性,教育即当因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且进而至其极。我能思,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思力至其极。我身体能发育,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我能好美术,则极我之能而培养我之美感至其极。我能爱人,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爱情至其极。各个人秉赋之分量有不同,而欲因其分量之多少而至其极则同。”,学习能力的多样性,三、高考评价改革,(四)评价策略 针对对象的评价:学生或教师 学业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如实践性评价、成果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 创建健康公正积极向上的评价文化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