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上的云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57360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堂上的云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堂上的云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堂上的云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堂上的云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堂上的云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堂上的云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堂上的云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堂上的云朵 汶川大地震,那些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朱 玉,作者介绍,朱玉,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为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 代表作品有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早产儿氧中毒事件、安徽芜湖红顶商人调查等。 朱玉曾荣获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新华社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天堂上的云朵简介,新华社资深记者朱玉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地震损失最惨烈的重灾区北川县城,在为期半个月的采访中与当地灾民同生死共患难。返京后,她一个人关在小屋里,日以继夜地写作,每每悲情

2、难抑,禁不住失声痛哭。如此刻骨铭心的生死体验,如此含泪带血的情感宣泄,让作品刚一面世就感动了读者。,天堂上的云朵汶川大地震,那些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这部报告文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它不是走马观花的应景式采访,而是深入重灾区与灾民一同经历生死、感受灾难的真切体验;它不是对灾难的表象描述和对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简单颂扬,而是饱蘸激情与血泪,将笔触直抵读者心灵对人类在重大灾难面前的共同困境: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等方面的真切描述与深刻揭示,与此同时对重大灾难面前人生价值、生活意义的追问与反思。,对此,北京文学编辑部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评价:“真正无愧于生活也无愧于时代的作品,需要作者对生活虔诚、全身心地投

3、入和付出,报告文学写作更需要刻骨铭心的采访与体验,否则作品将苍白无力,更难以真正打动读者。”,课文结构分析,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一定有着精当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结构安排。作者把最精彩、最感人、自已感受最深并最能吸引、打动读者的关键材料,放到最显要的地位,以增强艺术效果。试结合文本分析本篇报告文学的这一特点。,天堂上的云朵汶川大地震,那些刻骨铭心的生命记忆这部报告文学将地震发生时最真实可靠的一刹那进行集中,起到了刻骨铭心的作用。 “这个年轻女人,是一个新娘,她,穿着丝绸的嫁衣。她死去的地方,地震前是一条公路,旁边有村庄。地震时,新娘子正坐着轿子出嫁。天降不测,山体坍塌,送嫁的人们,接亲的人们,她要嫁

4、去的地方,全都压在山体下面。老天怜惜她的美丽,让她一人躺在那里,让大自然最后看看她,看看自己都干了什么。” “温家宝总理曾两顾北川县城。第二次去北川,他准备离开,临上车时,回头冲着这座已完全没有人烟的城市,挥手告别。” “一个女孩子摆上了一个生日蛋糕,上面写着:爸爸生日快乐。姑娘用烟卷当蜡烛,为心中的爸爸点燃了,插在蛋糕上。”,这篇作品的视角也不是汶川地震的全景纪实,而是选择了震中北川的灾难直击、救援书写,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全景式。其中,作者写到了温家宝、蒋敏、邱光华等人物。手法简练、情感真挚,有一些非叙事性话语感人肺腑。 “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感大地震,我们从来没有为陌生人

5、留过那么多的眼泪,我们从来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那么多撕心裂肺的痛楚,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深刻地体会过平安是福,中国人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一致地,为人的生命如此招展过,为人性如此张扬过,民族之气,从来没有如此地浩荡过”。,感知本文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写法带来的魅力:,天堂上的云朵是文学的。它有凝练传神的文字,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有出色的细节,也有精心的布局,特别是那出人意料的比喻,都使这部纪实作品散发出非同寻常的文学魅力。,天堂上的云朵的写作时间仅一个月,但它的文字相当考究,华丽处灿若焰火,简约处淡如滴水。一些未入选课文的句子:“无数大如房屋,小至拳头的石块,随着地壳的挤压运动,脱离了原来的岩崖,从天

6、而降,像弹球一样,蹦跳着,带着哨音,砸向处于低洼处的北川”文字有泥石流般的力量;“一些浑身是土、看上去像陶俑一样的干部,在各个集中点不停地大喊”既有影视般的画面感,又比视觉语言更意味深长;而“整栋楼化成了一阵烟”这样的短句,语言的轻飘与现实的沉重之间的张力达到了极致。,天堂上的云朵所激起的感受远远超越了一部作品、一个事件的描述,每一个字都弥漫着尘烟,每一句话都掩藏着人的肢体,每一段都是无法言说的悲悯。天堂上的云朵所具有社会现实能量,不仅显示出视觉媒体所不能达到的精细、深刻与丰富,而且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文学的量。,地震诗歌欣赏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为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孩子 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

7、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快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妈妈 怕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摸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报告文学 中的议论,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最忌作者的议论,“

8、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而报告文学肩负着向读者“报告”的任务,它可以也应该向读者报告,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报告文学中常常出现作者的议论。这些议论如画龙点睛,写得形象而精彩,常常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如何写出这种议论?,(1)叙事写人进入激动人心的高潮时,常常因作者的感情难以抑制,情不自禁地站出来议论;而读者读到这里,也会感情激动,看到作者的议论会拍案叫绝,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因此,这样的议论往往是作者、读者共同发出的心声。如天堂上的云朵写到一个女学生因无法献血而痛苦时,作者情不自禁地议论道:一个普通的大学女生,以自己的几百毫升热血为国家待命

9、为荣!灾难打击了中国,灾难却不能毁灭中国,因为如此的骨肉相牵,如此的血脉相连! (2)在报告文学中发表议论,必须以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基础,否则议论就会“空洞”。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中的议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课堂活动,汶川地震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为死去者悲痛着,也无时无刻不被那些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的拯救生命的绿色守护者们感动着。为他们写下些文字吧,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感动。,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要亲临险地指挥救死扶伤;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要为普通伤员把路让;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会跌倒把

10、手臂擦伤;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还会和百姓相拥而泣如此贴心肠;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还神采飞扬;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从未看见象你这么大的官雨伞要自己撑派头还不如某县乡长; 温总理,你没有个总理样, 在百姓眼里你就像一位亲切的兄长。,课堂小结,天堂上的云朵反映社会现实的能量,不仅显示出视觉媒体所没有达到的精细、深刻与丰富,而且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文学的力量。 心怀天下、关注现实、融入社会,这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和肩负的责任。,课后作业,请你用最真实的感情,写下你对汶川死难者的悼念。,拓展阅读,天堂上的云朵

11、作者朱玉在汶川地震一年之后,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要求:请学生们融入感情的读一遍,谈一谈你怎样理解现在的北川灾后重建工作。,批评比什么都容易,建设比什么都难 朱玉 她是成为央视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中,唯一因工作原因无法到现场领奖的人。但和许多热言社会变革的男性记者或年轻记者不同,朱玉激动地说:“你不能指望社会一夜进步,就如同不能指望小孩一夜长成大人。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自己为社会进步能够做些什么,而批评比什么都容易,建设比什么都难!” 2008年的一个秋夜,朱玉来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大学生们讲述抗震救灾前线的故事。一名大学生问她,共产主义斗士、为民请命者、西方自由分子,成为中国优秀记者

12、的三大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朱玉想了一会,用标志性的亮嗓子说道:“我介于这三者之间对共产主义有信仰,西方技术指导报道,最重要的,我拥有社会良心。” 说话的时候,她面若朱丹,脸圆如玉。 而就在2008年的5月,四川省北川县。一个刚刚被震恸的城市。 朱玉站在废墟前,衣服上上沾满“三天都洗不掉”的尸臭。忘了悲伤,忘了恐惧,她从兜里掏出一个橘子,把一抹亮色留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然后,三鞠躬。 回到北京之后,透过电视里闪过的一幕幕救灾画面,她才开始知道自己的前线报道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连说到北川,我都哭得稀里哗啦。”一个月后,她八万字的天堂上的云朵刊载于北京文学杂志,成为目前为止关于汶川震灾最全面的报告文学。 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朱玉又在北京文学五月号上发表了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直指中国人的灾难意识,与悲情色彩的天堂上的云朵不同的是,它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是一篇具有震聋发馈效果的报告文学力作。 “不仅仅要记住灾难,而且要总结灾难的经验教训,我们同胞的血不能白流。”朱玉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