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569632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1小时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行为障碍的发生机制,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苏林雁,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 内化 性障碍 externalizing (internalizing) 控制不足 过度控制 under-controlled over-controlled 反社会性行为 (A行为) 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 (Antisocial behavior) (neurotic behavior)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 内化 性障碍 externalizing (internalizing) 控制不足 过度控制 under-controlled over-controlled 反社会性行为 (A

2、行为) 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 (Antisocial behavior) (neurotic behavior)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 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Attention-Deficit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DBD) ,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 内化 性障碍 externalizing (internalizing) 控制不足 过度控制 under-controlled over-controlled 反社会性行

3、为 (A行为) 神经症性行为(N行为) (Antisocial behavior) (neurotic behavior)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外化性障碍主要涉及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包括活动过度、违抗、激惹、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 在DSM-IV中归类为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Attention-Deficit an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DB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 冲动 认知的冲动导致学习失误 行为冲动导致违纪、攻击和情绪失控,对立违抗障碍(ODD),以持续性地对抗、逆反、拒绝服从和敌视行为为基本特征

4、 对抗权威和规则的行为 消极、敌意、愤怒的情绪,品行障碍(CD),反复、持续出现违反与年龄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影响儿童本身的学习和社交功能,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 攻击性行为 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冲动犯罪,对ADHD的长期追踪研究 40%60%出现ODD 21%45%出现CD 25%35%在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生违法或反社会行为 DSM-IV提出ODD是CD的前驱症,CD又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PD)的前驱症,寻求新奇,多动 注意力不集中 冲动ADHD,情绪激惹 对抗权威对立违抗障碍 违纪 攻击品行障碍 吸

5、烟、吸毒、网络成瘾 青少年犯罪,职业失败 人际关系不良成人ADHD 物质滥用 反社会性人格 违法犯罪,婴幼儿期 学龄期 青少年 成人,从困难气质到反社会性人格是在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下逐渐发展的冲动谱系,冲动,冲动(impulsivity)指缺乏考虑,草率地进行一些不恰当或冒险的行为,多与周围环境不相称,经常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冲动在动物和人类行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病态冲动,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物质滥用,边缘/ 反社会性人格,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自我控制(self-control),冲动和自我控制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 自我控制定义:指为了较大的、预期的

6、利益或为了遵从伦理道德规范而克制自己不去做某些可立即获得愉悦的事,自我控制(self-control),儿童自我控制最早发生于1218个月,典型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顺从和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自我控制(self-control),随着社会化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控制逐步增加,经过多年发展,内化了各种准则和价值观,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自我控制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冲动的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动物和人类有一种寻求新奇(seek novelty)的天然倾向,主要表现为喜欢探究活动,追求新奇刺激和奖赏,DRD4基因与寻求新奇行为关联,

7、冲动的神经生化基础,DA启动和激活行为:冲动时多巴胺能脱抑制释放,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 对冲动行为的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是中枢5-HT功能减低,5-HT抑制行为的启动和激活:当5-HT能抑制时,引起DA释放 DA与5-HT系统相互平衡,相互制约,D4基因48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相关 缺乏5HTTLPR 多态性S/S变异可能增加ADHD的患病风险 MAO基因30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ADHD和CD的冲动行为有关 ADHD冲动-多动型与高活性COMT Val等位基因关联,冲动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冲动的脑研究,Barkley:ADHD的核心是行为抑制(inhibition)缺陷 抑制:抑制优势

8、的、但通常是不适宜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更好地抵制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干扰,指向未来前额叶执行功能,冲动的脑解剖,前额叶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最晚,是调控人的行为和认识活动的高级部位 动物实验和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已发现冲动与前额叶的重要联系,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皮质,PFC,fMRI:在执行反应抑制任务时, 右前额叶等部位激活减低,ADHD,Controls,冲动的脑解剖,推测冲动个体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低下,当他们遇到刺激后,需要DA的立即释放而获得满足,NAc,犒赏(reward)系统主要涉及中脑边缘系统的弓状核、杏仁核、腹侧被盖区(VTA)、伏膈核(NAc)等脑区 正常情况下,通过DA释放作用于NAc

9、,个体能够获得满足,儿童的心理、性格是由生物学因素(先天)决定的,还是社会学因素(后天)决定的,持先天学说者认为遗传决定一切 持后天学说者认为行为是受环境的控制而决定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现代科学认为这两大因素是相互作用的,气质 +社会化行为修饰=性格,环境因素,家庭环境 亲子关系 使用体罚的母亲,其孩子表现依从水平最低 亲子关系不良、受虐待是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退让、放纵的教养方式:儿童可以从冲动行为中获益:正性强化(犒赏机制)使儿童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矛盾冲突多、情感交流差、单亲家庭、破裂家庭以及父母教育程度低、社会经济阶层低等因素,是ADH

10、D、ODD、CD的危险因素 父母本身的精神病理,通过遗传、养育方式等与儿童行为的发展起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环境因素,学校因素: 伙伴关系:冲动、攻击的儿童经常和伙伴发生冲突,因而常常被伙伴拒绝 师生关系:由于常不遵纪律、经常惹祸,给教师带来很多麻烦,加之不服从管教、与老师顶撞,以致师生关系不良,环境因素,批评、训诫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独立意识的增强互为因果,面对困难和挫折,儿童采用了对抗、消极的应付方式 自我意识的降低是关键环节,环境因素,社会环境: 亚文化团伙:共同的特质使这些儿童形成亚文化团伙,遵循团伙内特殊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这种伙伴关系助长原有的反抗行为,甚至和社会公认的主流文化对抗 电子

11、游戏、网络的传播,拜金主义和性自由、性解放等思潮,暴力、色情和毒品等有害的东西的影响,社会上不良团伙的引诱,是导致品行障碍发生的社会基础,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行为遗传学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遗传因素决定的不是行为障碍的本身,而是其遗传易感性 有遗传易感性个体能否发病,取决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冲动的早期干预,儿童期是大脑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尤其是在早期,其行为还没有导致更多的失败 针对冲动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多方位的干预(儿童、父母、学校,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逆转不良行为的发展) 对于预防成人期各种适应不良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治疗,生活技能训练 问题解决策略 辅导父母 家庭治疗 学校心理卫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