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部分--年龄、性别与运动

命****币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4MB
约44页
文档ID:111557115
第六部分--年龄、性别与运动_第1页
1/44

第六部分 年龄、性别与运动,,,,儿童少年与运动,一,,,女子与运动,二,,,老年人与健身运动,三,本讲学习内容,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注意事项,一、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一) 运动 系统,1、骨骼与关节 软骨成分较多,骨化尚未完成,骺软骨不断增长并骨化,使骨不断增长,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弯曲畸形上肢发育早,其次是下肢,最后是脊柱 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灵敏性和柔韧性高,但牢固性较差2、肌肉特点 与成人相比,重量轻、质软,肌纤维细弱,肌肉含水分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肌肉收缩能力弱,耐力差,易疲劳,但是恢复较快 肌力发展存在加速期,在生长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是肌力和耐力仍较差,到加速期后期,肌肉横向发展加速,肌力显著增加,女孩在15-17岁,男孩在18-19岁肌力增加明显,体育教学与训练:,,1、在发展大群力量的同时,加强小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练习; 2、生长加速期,宜多作肢体伸展练习,不宜做大负荷的力量练习; 3、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辅以适当的静力性练习; 4、不宜做单一的专项力量训练,力量练习应以全面发展为主。

二) 氧运 输系统,1、血液儿童少年血液总量比成年人少,新生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15%,15岁左右接近成年人,达到体重的7-8% 新生儿血液为每立方毫米(550-750)×104个,血红蛋白为每升150-230g,白细胞数量是成人的2倍,15岁接近成人水平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补充更多的营养原料,如蛋白质、铁、无机盐及维生素等在教学或训练中应该做到: 1、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2、注意身体全面训练;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量; 4、选择河里的运动项目; 5、发展柔韧素质,对抗性练习时应该注意;保护,防止关节损伤2、心血系统儿童少年心脏发育不完善,收缩力弱,虽然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都小于成年人,但是没千克体重心输出量的值较大 在青春期,有些少年儿童会出现“青春期高血压”,一般见于身体发育良好,身体增长迅速的青少年,但是收缩压其值一般不超过20KPa,舒张压在正常范围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2.不宜过多和过长的“憋气” 3.正确对待“青春期高血压”问题 4.采取积极的手段,促进血液循 环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机 能水平1.神经系统发展不均衡 6-13岁左右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是动作不协调、不准确。

神经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是易恢复,8岁以后神经元的抑制过程逐渐完善,并接近成人2.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 儿童时,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表现为对形象具体的信号易建立条件反射,9-16岁时,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16-18岁时,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分析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3.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导致神经系统稳定性暂时下降,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势,抑制过程明显降低,动作出现不协调的现象3、呼吸系统 呼吸肌弱,呼吸时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较大,故呼吸深度不如成人,肺活量少,但其代谢旺盛,需氧多,呼吸频率较快最大通气量和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比成人低,但相对值甚至略高于成人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注意问题,,1.体育课内容要生动活泼,可穿插游戏和竞赛要注意安排短暂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 2.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如示范动作、图表、模型等多采用简单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或口决等形式的讲解 3.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养成教育二、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1)增长阶段 (2)稳定阶段,3、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别快的年龄阶段或年龄点。

1、力量素质:力量素质的发展特点与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发展最早的素质,尤其是反应速度更为明显 3、耐力素质:儿童少年耐力素质较其他素质发展晚,尤其是有氧耐力 4、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柔韧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灵敏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二)各项素质的年龄特点,三、运动注意事项,1.运动兴趣的培养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3.坚持全面身体锻炼,,,第二节 女子与运动,1女子的生理特点,,2.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3.女性特殊时期健身运动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一、女子的生理特点 (一)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 幼年期:10~12岁之前,卵巢未发育; 青春期:10岁~18岁;生殖器官和卵巢明显发育,月经初潮来临; 性成熟期(生育期):18岁开始,持续约30年;生殖器官和卵巢发育已成熟,卵巢周期性排卵,并分泌性激素,出现稳定的月经周期,生殖机能旺盛; 更年期:卵巢机能逐渐衰退到趋于消失的过渡时期;月经由不规律到完全停止 老年(绝经)期:60岁以后,卵巢机能已完全退化,生理功能低落;,(二)女子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1.有氧能力 14岁开始,男生的VO2max绝对值开始高于女生,14~17岁阶段,女生值比男生低11%~36%。

17岁时比男生低24%引起最大摄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女子的氧运输系统功能 女子的肺通气量及肺活量等小于男子,无论是红细胞总数还是血红蛋白总量都比男子低女子心脏的重量、体积等指标均较男子低 2女子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女子在有氧氧化供能能力上较男子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如女子体内一些糖有氧代谢酶的活性较男子高,女运动员的糖有氧代谢能力比男子强女子肌肉内的甘油三酯比男子的多,在低于80%VO2max的运动时,女子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比在男子好但由于男女在生理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别,女子的有氧能力总体上还是不及男子2.无氧能力 女子的磷酸原和乳酸能容量低于男子;无氧代谢酶活性较男子的低;碱储备含量比男子低;因而女子无氧工作能力低于男子 3.肌肉力量 12~14岁后,男女之间的力量出现了明显差异女子的肌肉力量平均约为男子的2/3,且各种力量存在性别差异4.柔韧性与协调性 女子的柔韧性优于男子;女子在精细动作协调和动作程序化的速度等方面优于男子,而男子在目标动作技巧方面优于女子,二、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一)月经周期与运动 生殖周期,即月经周期女性从青春期起至生殖机能停止时止,其卵巢和附属生殖器在结构和机能上表现出的规律的周期性变化,。

通常,一个月经周期平均持续28天左右但是,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 月经:在每个月经周期中,均发生一次子宫内膜出血的生理现象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月经期,一般持续2~7天,每次月经的出血量约为20~100 ml在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特别旺盛,因而经血不凝固1、月经周期的划分:,1、月经后期(卵泡期、增生期):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和腺体增长; 2、月经前期(分泌期、黄体期):子宫进一步增生加厚,腺体分泌,螺旋血管进一步增生; 3、月经期:若未受孕,则黄体退化雌性激素与孕激素分泌下降,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剥落流血, 出现月经,重复下一周期2.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 在月经周期的前几天(即经期)、排卵日,以及月经来潮前的几天内,女子的运动能力较差;但在排卵后的一周内,即在黄体期时运动能力较好 3.运动性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月经周期超过28±7天或经血量过多或过少并伴有不排卵的现象 运动性月经不调:由运动导致的月经不调 运动强度大或运动时间过长的运动,易导致运动性月经不调但停止运动训练后,会得到纠正而恢复正常月经周期,4.月经期与运动 从理论上讲,适量的运动可使子宫受到按摩而利于经血的排出,可缓解痛经;但情绪紧张的运动可能会导致痛经。

月经期的健身锻炼,应避免快速奔跑、跳跃、较大负重力量的练习以及以腹压增大的练习;同时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锻炼时间不宜过长,要掌握好运动量;在此期间,子宫有损伤,因而不宜游泳和冷水中下运动 (二)妊娠期与运动 研究认为,孕妇进行时间不长,强度为60%-70%最大吸氧量的体育活动是安全的,略低于此强度的运动是对孕妇有益的三、女性特殊时期健身运动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一)月经期健身运动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1.注意控制运动量 2.对于必须从事游泳训练的女运动员,则要注意水温和池水的清洁度 3.运动后应注意保暖 4.对于经期有明显腰酸背痛、痛经、月经紊乱等现象的,应暂时停止健身运动 5.对于没有经期运动习惯的女生来说,要注意循序渐进二)妊娠期健身运动的特点和注意事项,1、在妊娠之前3个月,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2、避免等长练习和屏气练习; 3、维持足够的营养和补充水分,运动前后喝水; 4、避免在酷热和潮湿环境中运动; 5、在妊娠的第四个月后避免卧位运动; 6、避免有身体接触和摔倒的活动;,,,,2.老男人生理特点.,,3.健身注意事项.,1.衰老.,一、衰老 人体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的综合表现,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进行性下降。

我国规定60岁为老年的界限 运动对于衰老的作用: 1.运动的损伤作用; 2.运动延缓衰老的作用,二、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运动系统 在衰老的过程中,骨骼肌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出现质和量的变化随着老化过程的推进,肌肉蛋白合成能力降低,肌纤维变细;肌细胞内水分减少,肌肉失去弹性;肌肉组织间有脂肪和纤维组织生长,使肌肉成为假性肥大由于Ⅱ型肌纤维数目减少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使肌力下降;由于细胞内线粒体数量体积减小,氧化酶活性的下降,使肌肉负荷能力变差,易疲劳,加上肌腱韧带萎缩,常易引起肌肉拉伤二)神经感觉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神经细胞内部结构也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脑细胞中“衰老色素”—脂褐素的堆积;脑血流量也减少三)平衡能力 人的平衡能力随年龄逐步完善,20-50岁保持稳定,但是随年龄进一步增加,肌紧张反射减退,视力和前庭迷路的退行性变化使姿态调节减退,影响老年人的平衡能力60岁以后,前庭系统的退行性变化更为明显。

四)体成分,(五)氧运输系统,1.循环系统 心肌萎缩,纤维化,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冠状动脉老化亦使心肌本身血流量减少,携氧量下降,甚至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 2.呼吸系统 肺泡体积增大,弹性减弱,呼吸肌虚弱,最终导致肺通气和扩散能力下降,肺弹性下降和呼吸无力,运动时症状加重3.血液 随年龄进行,老年人的血液出现高黏滞血症(浓、黏、聚、凝),影响微循环的血管状态和血液流变异常,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 随衰老的进行,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液流变性降低,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六)免疫系统 随着人体的衰老,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下降, B淋巴细胞制造抗体的活性也减弱同时,胸腺生成的调节淋巴细胞免疫活动的胸腺素量也明显下降这些变化的综合效应造成免疫能力衰退,使老年人容易受感染,而且在患病后恢复较慢此外,对癌变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下降,因而老年人癌症发生率升高三、健身注意事项,(一)医学检查 (二)循序渐进 (三)自我监督 (四)持之以恒,谢谢观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