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1115421 上传时间:2017-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安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务局 2016 年工作总结和 2017 年工作安排2015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商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商务经济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商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主要商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利用外资再上台阶。 今年 19 月份,全市实际利用外资 33764 万美元,同比增长49,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21723 万美元,同比增 长 12,其他投资 10939 万美元,同比增长440。预计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 资 3.7 亿美元,力争 4 亿 美元。-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1-9 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 315,839 万美元,同比增长29.12%,其中:出口

2、 42,722 万美元,同比增长 121.29%,进 口 273,117 万美元,同比增长21.22 %。外贸总额居全省第二,其中进口额居全省第一、出口增幅全省第一。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41 亿美元,同比增 长 20.58%。-消费市场平稳上升。 1-9 月份,全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3.3 亿元,同比增长 18.2%,增幅居全省第三。其中,城 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78.7 亿元,增长 18.0%;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4.61 亿元,增长 20.0%。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8.2 亿元,同比增长 18.10%。-外经主体继续扩大。 1-9 月份,新批境外投资企业 2

3、 家,与去年持平。全市实现境外投资 21 万美元,完成境外承包工程 营业额 4120 万美元,分别居全省第 9 位、第 4 位。境外劳务人员 120 人。-服务业缓慢增长。 1-9 月,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49.8 亿元,增长 27.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 50%;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98.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9.9%,增幅位居全省第 11 位。预计全年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33 亿 元,同比增 长 9%。-口岸运量下降明显。 受日本大地震、运输成本增加及我市口岸软硬件设施限制,今年口岸运量大幅下滑。1-9 月, *口岸进出口外贸运量 120 万吨,同比下降 17.3

4、%,进出口货值 2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4%。靠泊外籍轮 32 艘,下降 69.2%;口岸集装箱运量 7799 标箱,同比下降 39.1%。二、主要工作(一)创新方式,优化服务,外向型经济稳步前行1、跟踪落实项目,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办好招商活动。一是组织落实 2015 年“ 安徽经贸宝岛行”*经贸分团参会工作。精心安排与省团对接及市团活动内容,落 实多项合作意向, 签约 外资项目 4 个,投资总额 6 亿美元。拜访了一批重要客商,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与台湾的经贸 合作和文化交流。二是组织参加第十五届厦门投洽会和第六届中博会,积极推荐我市招商 项目 100 余个, 签约项目 12 个,其中外

5、资项目 2 个,投资总额 3 亿美元;内资项目 10 个,投资总额 70 亿元。三是精心筹备第七届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活动,认真做好重点招商项目推荐、邀请客商、签约项目申报以及会务安排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全国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交流会”项目对接及签约相关工作。促进项目履约。加强在建、在谈、在手项目摸底跟踪,做好外资企业审批服务工作,对重点招商项目提前介入、主动 服务, 对已批准的外资企业做好全程跟踪服 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合同履约和资金到位。协同相关部门,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开展联合年检,实行集中办公、送检上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和谐的

6、投资环境。110 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5 家,其中新引 进的韩国三星集团公司是今年全省引 进的第一家世界 500强企业,投资总额 14409 万美元,同比增长 26.1%,合同外资额 7780 万美元,同比增 长34%。同 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工作,完成全局年度外 资任 务 2800 万美元,内 资任务 3.5 亿元。2、优化外贸结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不断扩大外贸主体。制定了对 口帮扶孵化工作方案、措施及实施计划,筛选确定 30 家重点进出口孵化企业,进行分 类指导, 对口帮扶,重点突破。分解下达 2015 年进出口孵化目标任务,制定了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截止 9 月底,我

7、市今年新孵化企业有 62 家,超额完成省商务厅下达的任务,新 发生进出口实绩的企业 有 21 家。落实外经贸促进政策。组织企 业参加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主 办的各类形式的外经贸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商 务、海关、外管、税务以及省 对口帮扶公司业务主管宣讲国家、省、市外贸政策法规以及进出口 业务知识和实战技巧,共 550 余人参加了培训。认真落实外经贸促进政策,争取 2010 年度市 财政促进资金 234 万元,并做好兑付工作。帮助重点企业申请国家和省级进口贴息资金, 积极争取省级中小企业担保 贷款,切 实解决出口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为企业争取中小企 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173.4 万元,

8、并先后为浩荣电子、华源麻业、天地皮件、普乐化工、锦联畜产等 5 家企业申请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 2400 万元。各类展会成效显著。组织指导 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积极争取摊位,帮助企业寻找商机,开拓市场。华交会争取摊位 11 个,成交 1550 万美元。广交会共争取展位 27 个,洽谈并达成意向性成交协议 5600 多万美元。 组织企业参加法国巴黎境外展、第五届印度(孟买)电机与机械产品暨家电与消费电子展览会、 2015 中国出口商品展(波 兰)、土耳其秋季国 际家庭用品、礼品和家用电器展等境外展会,为进出口企业开 阔视野、拓展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3、外经合作进一步发展深入企业调研,宣传“ 走

9、出去”相关政策, 积极为企业申报国家和省、市外经合作专项扶持资金,目前已落实省级 2010 年走出去促进资金 435 万元。组织企业参加全省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培训班以及“安徽企业与中国有色集团公司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对接会”,促进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对劳务合作企 业、境外承包工程企 业、境外投资企业实施联合年检。推荐安徽金拓矿业和中都矿山等 2 家企业为“安徽省推动走出去 重点企业”,获得境外投资资质,并于当年实现对外投资。4、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有序开展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档案,重点关注我市成长型企业运输、旅游、信息服务、 软件设计、文化创意、 动漫等企业情况。推荐了 20 家服务贸易

10、企业、2 家文化产业企业为省重点服务贸易企业,培育我市服 务贸易新的增长 点。 组织全市 22 家服务贸易企业参加省厅及市服务贸易业务培训,学 习掌握服务贸易综合知 识、服 务贸易统计及相关政策,编印发放了*市服务贸易读本。 对有增长潜力和比较优势 的服务贸易企业进行孵化,提升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推荐 *蓝盾光电子等五家企 业申报省服务贸易促进资金 160 万元。5、口岸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加大协调服务力度,不断 扩大口岸运量。 积极应对日本核 辐射对*口岸影响,紧紧围绕“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力促口岸运量增长”,及 时与口岸 联检部门联系沟通, 积极协调对台直航港口工作,跟踪*金宏研磨有

11、限公司、*金桥工业 园企业在*港口向台湾拟出口黑砂、农副产品事宜,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加大揽货力度,主动与周边地市进出口企业联系,争取新的货源从*进出。二是协调港口企业完善口岸监 管场所,及时召集了各联检单位、港口负责人会议,针对监管场 所出入管理、卡口、视频监控、货物堆场、 计算机联网、码头前沿、货物仓储等问题进行梳理,加强整改措施。三是会同河海大学专业人员对*口岸现状、需求预测、远景布局等开展专题调 研, 编制*口岸岸线及 综合利用发展规划,优化口岸整体布局,整合岸线资源。四是进一步加强*口岸廉政文明共建工作。组织召开了*口岸系统廉政文明共建联席会,建立口岸系 统“ 党风廉政和行风监督员

12、”体系,打造*“廉洁高效口岸”。成立了口岸协会,为口岸建设 搭建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平台。6、贸促会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及各类经贸培训,不断加 强与省贸 促会与国际商会联系, 积极向企业宣传推介规模大、效果好、尤其是经省贸促会申请免展位费的优势国外展会,帮助企业结识国外客户,开拓国际市 场。二是 严格审核,做好出证认证工作。截止 10 月底,共审核签发有效原产地证 462 份,认证对 外贸易单证 39 份,代 办领 事认证 9 份,新增原产地证注册企业 6 家,累计共有原产地证 注册企业 94 家。三是加 强与企 业联系摸底,积极准备,做好贸促会和国际商会换届前期相关工作。(二)扩

13、大消费,加强监管,促进内贸全面发展1、商务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积极主动与县区及相关部门协调,稳步实施我局承担的“ 菜市场改造工程”、“早餐示范工程”、“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程”等三大商务民生工程。截止目前,三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义安苑、幸福村、新湖家园菜市场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家电下乡累计销售家电10 万台,销售总额 2.5 亿元,发放补贴金额 3080 万元;家电 以旧换新累计销售家电达 8.8 万台,销售总额 3.045 亿元,旧机回收达到 9.5 台,回收总额达 109.74 万元,拆解企业回收旧家电 50.6 万台,拆解 47.2 万台。审核发放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2573.17 万元

14、,商务审核率和财政补贴率均达 100%,位居全省第一。示范早餐工程推 进有力,及时制定下发了*市早餐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主动协调实施中的 问题,保 证该工程的顺 利实施,*市碧玉山寨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小庄园分公司早餐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及其家连锁早餐店和清泉楼二面馆等 5家特色早餐店经过为期半年多的建设和改造,已 验收合格,提前完成年度目标。2、城乡市场建设有序进行一是积极争取扶持资金 100 万元,将我市 绿源农产品大市 场和玉成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成为皖中南规模较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提升了市场硬件水平和服务功能。二是试点“ 农超对 接”,引 导安徽万花物流公司和 绿源农产品

15、大市场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合家福超市和老洲光 辉蔬菜、 *绿源农产 品大市场和缸窑湖生态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实现了“ 农超对接”、 “农场对接”、“场地挂钩”,形成了直采直销直供模式,为稳定* 市蔬菜、水 产品的价格起到一定的作用。三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我市已 经建设 172 家农家连锁店,其中日用品店 104 家, 农资店 68 家,分布在 12 个乡(镇)和 100 多个行政村。初步形成了城 乡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通有序、诚信和谐的农村市 场体系。3、肉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一是加强宣传,普及肉品安全知 识。通 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

16、传展版和条幅、现场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广泛开展屠宰法律法规和肉品安全知 识宣传活动。二是 严把生猪肉品进(出)厂检疫检验关。督促隆 门屠宰厂落实生猪检疫检验 制度, 对进厂生猪和出厂肉品实行严格检疫检验,坚持“ 瘦肉精”抽检制度。三是加 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活牛注水等违法经营行为,加大检查 力度,采取 “缴纳肉品质量保 证金”方式, 坚持驻厂监管、日常巡察、夜间突查相结合,有效保障了出厂肉品安全。目前,主城区生猪进点屠宰率达 100, 县(乡镇)达 95以上。4、特种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一是酒类备案登记制度进一步健全。启 动了县区酒类备案登 记管理工作, *县、铜官山区均已将“酒 类备案登记” 纳 入行政中心窗口办理业务范围。今年 19 月份共办理酒类备案登记企业 3 家,累计达 45 家,备案企业已全部录入商务 部“ 酒类备案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查询和溯源管理。二是典当、拍卖、成品油等特种行业监管有力。建立了年审、网上月报、季度等特种行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