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53574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纵谈管网的运行管理 何维华 成都市自来水总公司 提要 本文就管网管理如何克服被动管理,力求主动、有序、有效的管理问题,从机构改革及具 体管理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隐蔽的工程,管理的难度较大。为此,如何改 善传统的管理理念及管理内容值得共同商讨。 1 管理理念 1 1 背景 问题的存在 近二十年来城市供水系统的扩建重点,主要放在净水厂及输水管线上,而供水管网只是为 了使新增加供水量输配至用户,对局部进行管线增改,基本上没有对管网整体改造单独立项实 施的。因此,管网中带债太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线爆破频率较高,管网漏水率居高不下,局部地段水压不足,

2、用户端放出的水感观不好, 浊度偏高,常有黄水干扰。 用户的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户对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有了更高的呼吁,具体涉及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水是不可替代的产品,停水将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强烈要求停水的补偿乃 至赔偿的要求; 4 ( 2 ) 人们对自来水的可饮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口感要好( 无氯味) 、观感要好 ( N T U1 0 ) 、对身体力求还要有保健的愿望。 ( 3 ) 用水户对屋顶水箱的水质提出疑问,呼吁城市管网适当提高水压,尽量减少屋顶水 箱装置。 ( 4 ) 用水户强烈要求直接向供水企业结算

3、水费避免用水户之间摊派水费的纠纷。 企业管理重点的转移 近二十年来,城市供水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绝大多数城市的供水企业,供不应求的 状况得到彻底的改观,供水企业正在沿着两提高、三降低的要求,强化企业管理,重视管 网的改造,狠抓职工素质,改善服务质量,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I 2 管理现状 1 4 6 针对大中城市供水企业目前对管网、营业管理的现状,基本是分离式的条状管理。也就是 供水企业的管网与营业管理分离。有一个或多个管网所对管闷进行运行管理,个别城市的管网 所还曾承担了新管道的设计业务及施工工程,有的管网所下分设了若干个管网养护站点;也有 一个或多个营业所,对用水户进行用

4、水服务及收费管理,有的营业所下设了若干个营业站点。 1 3 管理目标 1 3 1 信息掌握清晰 对整个管网现状一目了然,在应用计算机管理的条件下,则应做到图、属性、现状三 相符; 有独立的管道敷设、拆除、添改的逐年台帐。与上述管网的现状资料有机的结合,可 以追查管网历年的变迁情况,有利于管网的维修管理; 掌握管段的漏失率及内阻率;掌握管段运行负荷、节点自由水头及管网的高、低压区; 了解管网中水质变化情况; 了解用水户的相关资料; 掌握管道相近平行及立交的其它管线情况。 1 3 2 服务对象明确 紧紧配合好政府的统一部署,以最佳的方式为用水户服好务。 1 3 3 管理主动有序 对管道及附属设施进

5、行主动、有序、分包的巡查管理、阀门管理、检漏管理、抢爆及维修 管理、水表管理、抄表收费管理。 1 3 4 指标考核具体 水压及水质合格率、漏失率、停水率、估水率、水费回收率、用户满意率等考核准确, 与集体、个人效益挂钩。 1 4 管理模式 供水管网的管理大体分以下三种模式: 1 4 1 管网、营业分专业及业务范围进行分离式条状管理。 1 4 2 以管段进行管网、营业块状承包管理。 1 4 3 管网划区分块进行管网、营业统- - 4 , 条状管理。 1 5 管理模式的适用环境 1 5 1 管网、营业分专业及业务范围进行分离式条状管理,适用于城市发展期的供水管网, 我国各城市的供水管网均采用此类粗

6、放式管理。 l - 5 2 以管段进行管网、营业块状承包管理,适用于城镇己达规模的供水管网,它具备管 段流量检测的条件下进行经济核算的承包管理,目前在实际供水管网中还没有先例。 一1 4 7 1 5 3 管网划区分块进行管网、营业统一小条状管理,适用于城市发展成熟期的供水管网。 目前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大城市内大兴土木的建设期己过,供水管网己经形成,深化管网管 理、深化为用户的服务是重中之重,因此一个大型供水管网分成若干块,进行经济核算的承包 管理,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国内也有个别城市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 1 6 管理的最小单元 一个大城市的供水管网覆盖了数百平方公里的面积,管道长达数千公里,

7、在过去粗放型的 分专业及业务范围条状管理中,往往出现一些环节、一些管道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况。因此 研讨管网深化管理的问题时,如何划定管网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十分必要的。 在环状管网中或在树状管网中,两个或多个控制阀门之间的管道为一管段,这应是管网管 理的最小单元。 在一管段中包括控制阀门、消火栓、通气阀、放空排水阀门、测流、测压等附属设施,还 包括用水户支管及水表。 倘若这一管段的两端装有流量计,这一管段由一人承包,则通过流量计及水表计量的核算, 可明确管理的成效;对相关附属设施的强化管理,既容易办到,也容易收到实效。 1 7 分块管理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在每一个管段上都装上流量计是不现实的。

8、但是将一个管段扩展到 若干个管段,形成为管网的一个小区( 块) ,由一个群体进行管网维护、用水户管理的承包, 将是比较可行的。具体而言。也就是将现在的管网所与营业所合并后,分成若干个小区( 块) , 独立进行核算管理,范围缩小了,有利于管理细化。 这种分块实质上把输配水干管也分解了,没有必要对现有管网的流向进行大的调整,对管 网的优化运行是有利的。 1 8 分块管理的优点 1 8 1 管理的范围缩小了,管网的现状与历史、相邻其它管线的情况就容易熟悉与掌握; 1 8 2 分块管理原则上不调改管网结构,动用的资金较少; 1 8 ,3 有利于对用水户的最佳服务; 1 8 4 有利于对管网的强化管理:

9、 1 8 5 有利于对管理成效的经济考核; 1 8 6 有利于对管网技术改造的探索与落实; 1 8 7 有利于在分块管理部门间开展管理水平的竞争,削弱垄断性行业管理上的一些常见 弊端; 1 8 8 有利于保持整个供水系统的统一调度,水资源的优化分配,管网建设的合理性。 总之,管网分块管理后,既不削弱原来统一管理的优势,又改善了管网统一管理的常见弊 一1 4 8 端,在城市供水系统基本形成的大中城市,是值得探讨的一项措施。若是城市建设还处于方兴 未艾的发展期,管网不宜分块或不宜分块过小。 1 9 分块管理的推行策略 1 9 1 先在管网中的边缘划定一个区块,进行管网与营业的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管

10、理机 构及管理制度,积累经验。 1 9 2 逐步在管网中的边缘划出若干区块,进行上述的统一管理,进一步积累经验。 1 9 3 对整个管网进行分块的方案设计及可行性论证,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逐渐推广。 1 9 4 管网亦可先分大块,改变原有管理习惯的前提下,再分成小块。 2 管网深化管理的具体建议 在以下提出的具体建议中,尚未包括营业部门面向用水户,改进服务的内容。 2 1 计算机在管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2 1 1 计算机在管网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管道竣工图是管道建设的凭证,管网又历年在进行增改,竣工图的叠加很难反映管网 的现状。 管网的运行管理( 包括养护管理) 是对管网现状的管理,没有管网现状图的

11、及时性就 谈不上运行管理的周密性,在这里计算机是最好的帮手,它不仅能以最快的速率将管网昨日增 改的情况反映在计算机的荧屏上,准确保持管网现状图的真实性;它还可以图与属性的关联, 以多维方式衬托管道的图、相关属性、周边情况、运行管理中的动态记录及运行分析的决策意 见。 2 1 2 计算机中管网图的编号规则 图中的编号有两类,固定号与相对号。管道的竣工图归档号、地形图的图幅号、坐标数据、 高程数据等均属固定号及固定数据:管网现状图中的管段号、各类节点号、管段流量、节点水 压值等属相对号及相对数据。管网现状的增改,相对号及相对数据是可变的,而固定号及固定 数据是不变的。因此在计算机上输入管网现状的增

12、改信息时,相对号的及时调整是必要的,相 对数据的变动是合理的,这才能保持计算机中管网图的现状性,有利于管网运行管理的有效性。 计算机中管网图编号规则的设计是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管网运行管理的目标及深度,应作 周密的论证。 2 1 3 计算机的软件平台 管线信息和管线相关的地形、环境信息从根本上讲是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 G e o g r a p h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S y s t e m ) 简称G I S ,在城市街区、地下管线、城市建设及管理方面发挥着良好的 作用。在市场上有A R C I N F o 、M a p i n f of o rW i n d

13、 o w s 、跚、S I C A D 等成熟的软件可以选用,但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供水管网运行系统,上述软件功能往往是不够的,必须在现有软件平台上进 行二次开发。市场上出现的这些软件有各自的特点,有些在图档管理上有明显优势,有些在专 一1 4 9 业运行分析上有较强的支持,有些便利于辅助设计功能的结合,有些便于网络上共享,因 此只有按本身需要与条件选择,再通过二次开发来为你所用。 2 1 4 系统开发的功能目标 建立好1 5 0 0 、1 2 0 0 0 、1 1 0 0 0 0 、1 5 0 0 0 0 管网现状图; 具有管网现状图的修改功能: 具有与管道历年台账互访的功能; 具有管网运行业

14、务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 具有管网中用水户用水信息的传递、分析及汇总的功能,营业管理有独自的系统,但 信息可互相传递、共享: 具有提供管道更新设计的平台功能; 具有在企业内部联网共享、远程指导工程线作业的功能; 具有向上级主管部门传递信息及同城市测绘部门、友邻管线单位进行信息互访、互补 的功能; 具有任意时段管网服务水头、管段负荷、主要水质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功能; 具有管网复核计算、提供改造方案及运行调度方案的功能: 具有较完善的软硬件的自我保护功能。 2 1 5 系统开发的策略 当然在作系统开发的总体设计时应有以上这样的目标要求及总体构思,但在实施的过 程中应先易后难,先建立管网现状图系统,

15、尽可能利用好城市1 5 0 0 电子地形图,但是电子地 形图总是迟后的、不齐全的,等待城市1 5 0 0 电子地形图完善后开发管网运行系统是不现实的。 在电子地形图尚未齐备的城郊边缘地区先将管道带状竣工图为背景图,首先将管网系统现状图 建立起来,日后待城市1 5 0 0 电子地形图完善一幅,及时进行添补与修正。 竣工图的坐标、高程是建立管网现状图的重要数据,可疑的数据及缺少的数据,应及时组 织核测及补测。 计算机硬软件的变化速度很快,系统开发的初期不要一次定终身,首先在较少投入中把基 础资料建立起来,只要建立的系统是开放性的,日后硬软件的扩充、更换相对要好一些。 2 2 巡线管理 2 2 1

16、巡线周期 管网巡线应专人分片( 管段数) 包干,只有管段划分才能避免重复或死角。巡线周期原则 上应1 2 日为准,巡线周期过长实质上是流于形式,使管线处于无人监管的状况。对于周边其 它管线、建筑物或路面正处在施工期,巡线周期应缩短至0 5 1 日,必要时2 4 小时有人现场 监管。 2 2 2 巡线内容 在日常巡线作业中,应注意静态、动态两方面的内容。 静态系指路面、其它管线及建筑物变化后应在管道平面图上留下修改痕迹,添加相关尺寸, 有利于管网管理。城市电子地形图的修改往往要迟后若干年,一旦正式的电子地形图修改版得 一1 5 0 到后复制上去,清除掉不准确的现场添绘的内容,不会使资料混乱。 动态系指管道沿线地貌、阀井节点、水表节点等有无异常状况,如被压、被埋、损坏、沉 降、明漏、暗漏疑点等,及时进行跟踪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