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52648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辅导网 http:/ http:/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目的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D:掌握)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用具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前面我们学习了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来控制的。我们知道,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性状。那么,亲代的性状是怎样被传递

2、给子代的呢?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亲代的基因又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规律,即遗传的基本规律。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法发现的。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在遗传学上的成绩是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且揭示出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孟德尔是通过杂交实验法来研究生物体性状遗传的规律的。选取两种一个或几个性状方面具有稳定差别的植物做杂交亲本进行杂交,从中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这种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叫做杂交实验法。它是研究遗传规

3、律的最基本的方法。孟德尔主要是用豌豆作为杂交试验材料的。阅读课本 P19P22,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做了哪些植物的杂交试验?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哪种植物的杂交试验?2、孟德尔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优点有(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豌豆花还没有开放的时候,雌蕊的柱头上已经沾上了雄蕊的花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永远是保持纯种,避免了外来花粉粒的干扰,从而避免了天然杂交的可能。(课本 P20,豌豆花示意图)由于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所以,做豌豆杂交试验必须人工进行异花传粉。 (课本 P20,人

4、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及传粉过程)(2)豌豆各品种间具有许多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试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孟德尔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都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后代不会发生性状上的差异)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课本 P21,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中生物辅导网 http:/ http:/ 表示)我们把进行交配的的两个生物个体称为亲本,用大写英文字母 P 表示。其中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用符号表示;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用符号表示。杂交产生的子代称为杂种后代,依次为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杂种子n 代,分别用 F

5、1、F 2 Fn 表示。自交: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用符号 表示)植物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异花)受粉。正交:高茎作为母本,矮茎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反交:高茎作为父本,矮茎作为母本进行杂交(2)实验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课本 P21,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P 高茎 矮茎 F1 高茎 F2 高茎 矮茎787 2773 :1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P)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 F1(简称子一代)总是高茎的。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去了?孟德尔又用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 F2 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为

6、什么子二代中又出现了两种性状呢?孟德尔认为矮茎性状在子一代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杂种自交后代(子二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 1064 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 787 株是高茎,277 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3:1。 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请同学们写一下纯种圆粒豌豆和纯种皱粒豌豆杂交示意图。纯种圆粒豌豆和纯种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孟德尔统计出子二代圆粒豌豆 5474

7、粒,皱粒豌豆 1850 粒,其数量比也接近 3:1。P 圆粒 皱粒F1 圆粒高中生物辅导网 http:/ http:/ 圆粒 皱粒5474 18503 : 1请学生看课本 P22 表 62,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主要特点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可以看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主要特点是:F 1 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 2 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 3:1,具有规律性;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这节课重点了解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了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了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情况。板书第二节 遗

8、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选取两种一个或几个性状方面具有稳定差别的植物做杂交亲本进行杂交,从中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这种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叫做杂交实验法。它是研究遗传规律的最基本的方法1、孟德尔做了哪些植物的杂交试验?其中成绩最突出的是哪种植物的杂交试验?2、孟德尔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3、孟德尔在总结前人杂交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在对豌豆的相对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时,首先针对几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了研究?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孟德尔应用了什么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对相对性状的

9、遗传试验(1)豌豆杂交试验中的有关概念和常用符号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用符号 表示)我们把进行交配的的两个生物个体称为亲本,用大写英文字母 P 表示。其中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用符号表示;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用符号表示。杂交产生的子代称为杂种后代,依次为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杂种子n 代,分别用 F1、F 2 Fn 表示自交:基因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用符号 表示)植物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异花)受粉正交:高茎作为母本,矮茎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反交:高茎作为父本,矮茎作为母本进行杂交(2)实验 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P 高茎 矮茎 F

10、1 高茎 F2 高茎 矮茎787 2773 :1纯种圆粒豌豆和纯种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P 圆粒 皱粒高中生物辅导网 http:/ http:/ 圆粒F2 圆粒 皱粒5474 18503 : 1(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主要特点F 1 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 2 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 3:1,具有规律性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子一代中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 3:1。那么,如何来解释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

11、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现象(性状分离)的解释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是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控制显性性状(如高茎)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显性遗传因子(显性基因) ,用大写英文字母如表示;控制隐性性状(如矮茎)的遗传因子(基因)是隐性遗传因子(隐性基因) ,用小写英文字母如表示。(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3)每一生殖细胞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在每对遗传因子中,其中一个遗传因子(基因)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另一个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

12、5)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单的,总是含有成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例如,DD 或 dd 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或,减数分裂)(6)通过杂交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合子中的遗传因子(基因)又恢复成对。合子形成 F1,F 1 的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独立存在,互不混杂。由于遗传因子(基因)对的显性作用,F 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7)F 1( Dd)自交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D 和遗传因子(基因)d 又会分离,产生的雌配子和

13、雄配子各有两种:一种含有遗传因子(基因)D,一种含有遗传因子(基因)d,并且这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受精时,F 1 所形成的各种雌配子和雄配子可随机结合(即各种类型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 ,使 F2 出现了 3 种遗传因子(基因)组合:、,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由于对的显性作用,因此 F2 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性状分离的数量比接近于 3: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23,了解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合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

14、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小实验,来认识和理解孟德尔假设推论出的上述几种基因的分离和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课本 P23,实验十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高中生物辅导网 http:/ http:/ d 的小球各 10 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入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和 d 的小球各 10 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从乙桶中取出,给合为,请同学们记录。第二次抓取组合为,第三次组合为,第四次第 10 次为。随机抓取 10 次,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