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51017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校园中健康成长1教材分析 本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属于“造型表现”这一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广,份量最重,这是因为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对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课是学习人物画的基础课,主要通过观察校园伙伴的形态特征、习惯姿势和各种动作,初步掌握人体比例、结构、重心、动态变化的表现方法,并进行人物速写练习。本课也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参与、欣赏、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合作精神,学会发现美。体会速写中“线”的丰富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学会用速写的

2、方法来感受、记录、表现学习生活中伙伴的美,提高学生自信力和动手绘画能力。2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一方面学生在12-13岁的年龄段有极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也处于人物绘画学习的转型期。对美术学习有一定兴趣,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对人体结构、比例等基础知识所知甚少,而速写知识也未曾触及,多数学生美术基础和动手绘画能力相对较弱,在学习人物速写中有一定难度。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体基本比例及其处于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2.人物重心、动态线的掌握;3.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速写的一般方法步骤。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导入、问题探秘、对比欣赏、互动实践、教师

3、演示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人物比例、动态、速写的过程、步骤和要点;2.能掌握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实践中丰富学生的绘画知识与经验,感受学习乐趣,增强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整体思考的意识;2.培养学生探究和动手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习惯;3.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深刻体会线条所传达的内在美;4.磨练专注精神,提升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5.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用速写记录和感悟多彩的学习生活中伙伴的美。4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基本比例和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和重心、动态线位置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初步的人物速写临摹或写生3.能用速写

4、的方法来记录生活中人物的美,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绘画能力、探究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习惯,在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的同时磨练专注精神,提升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抒发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积极性。5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揭示主题,激趣学习。2.问题探秘、对比欣赏、互动实践:学新知,促能力,讲合作,简重点,解难点。3.教师演示:示范引领,科学掌握,稳步提高。4.实践练习:强化学习,审美体验,意志磨练,达成目标。5.展示评价:竞争合作,提高能力,审美愉悦。主要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PPT、纸质美术作品、投影仪、教材、画具等活动1【导入】 教学环节:一

5、、情境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课前ppt循环播放校园伙伴校园生活的照片画面。导语:进入中学校园,我们就感受到了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操场上,教室里到处都留下了同学们拼搏、团结、积极、乐观、向上的身影。而今天我们要尝试用手中的画笔留住伙伴们学习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板书)多彩的学校生活在校园中健康成长学生活动:以“伙伴在线”感受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伙伴拼搏、团结、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发现伙伴的美。设计意图: 借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校园生活照片导入,以“伙伴在线”感受多彩的校园生活和伙伴拼搏、团结、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发现伙伴的美,揭示课题。活动2【讲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教师活动: 提

6、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幼儿园,小学时我们表现小伙伴用什么形式?结论:儿童画。师生一起重新回味儿童画的的特征?结论:头大、脖子细。简洁、概括、富有童真童趣。现在看起来有一些幼稚。说明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学识还有我们的审美能力都有提高,儿童画已不再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了,进入初中应该是同学们学习人物画的转型期。展示图片,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形式学习人体结构、比例方面知识。提出问题:人体结构有哪几大部分组成?结论: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部分组成。课前同学们测量家人的身高比例、坐姿等测量的结果与大家分享?结论: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立七坐五盘三半,但也有不同。启发学生自主观察、对比、感知伙伴美,提高欣

7、赏审美体验,加深人体比例、结构等基本知识。学生活动:以儿童人物画欣赏“话童年忆写真”进行生活中”伙伴“对比、观察、测量、总结,识记口诀和人体比例、结构的重新认识。设计意图:师生互动进行儿童人物画欣赏“话童年忆写真”,与生活中伙伴形成对比、观察、测量、总结,并利用识记口诀,加深学生对人体比例、结构的重新认识,强调学生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活动3【讲授】 三、互动完善,化解难点教师活动: 思考:人体重心、重心线位置?重心线是否会产生变化?结论:1.重心:人体的重力中心(大约人体脐孔上下)。重心线:通过人体的重力中心向地面引一条垂直线。人物在拔河时,为了用力身体向后运动,中心线向后移动,下端落在双脚

8、的后面。在踢球时,人物因向前面奔跑踢球,重心线明显向前倾,下端落在双脚前面。思考:人体动态线线位置?结论:表现人体运动总趋向的主线,它随人的脊柱的弯曲程度和四肢屈伸而变化。实践:利用不同姿态人物速写画稿进行人体重心线、动态线练习。学生活动:学生感知人物的动态线形成规律;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人体重心线、动态线练习;准确画出不同姿态人物的重心线、动态线位置;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的动态线形成规律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利用不同姿态人物速写画稿进行人体重心线、动态线练习。能掌握准确画出不同姿态人物的重心线、动态线位置,理解知识点在人物画速

9、写中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活动4【练习】 四、示范引领,实践练习教师活动:引导作品欣赏:感受优秀人物画速写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利用投影仪分步骤进行人物画速写演示。步骤方法:1、画出动态线大形体。2、人物造型和穿着衣褶的深入。3、整理完成。学生课堂实践:选三位志愿者,分三组(以坐姿)做速写练习。作业要求:人物重心、动态线位置,人物速写方法的初步应用,线条表现人物结构,比例要准确,线条要尽可能大胆,流畅。(师生互动)学生实践体验,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学生活动:速写作品欣赏,感受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分步直观体验人物画速写过程,学会方法;分组体验,学以致用,综合能力的提高。设计意图:优

10、秀人物画速写作品欣赏,感受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分步直观人物画速写演示,加深理解,体验过程,学会方法,使学生科学掌握人物速写要点,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结合实际学生分组体验亲画乐趣,学以致用,磨练意志,提高综合能力,达成预期目标活动5【作业】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活动:(师生互动)分组评议,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加强知识点理解和突出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审美体验。评价标准:1、人体比例、结构准确。2、重心稳,形体动态和谐。3、用线表现大胆,流畅,有虚实变化。4、能表现出校园伙伴的姿态美感。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小结,在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一方面强调课堂学习实践中展现出班集体学生中的奉献

11、、团结、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肯定同学们在学习中专注度和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作品中找到学生闪光点,准确把我作品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课后拓展:教师出示名家优秀动态人物画作品,进一步调动学生内心对人物传统绘画作品的热爱。学生活动:分组评议,展示作品;培养学生间的情感、合作精神;从欣赏、交流、评述中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人物画速写的发扬和传承做出努力。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分组评议,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加强知识点理解,突出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合作精神,学生又从欣赏、交流、评述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促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拓展欣赏,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欣赏优秀人物速写作品,多用眼睛观察,用心、用画笔记录下校园生活中伙伴更多精彩的瞬间,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为人物画速写的发扬和传承做出努力。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