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50590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年初中总复习语文专题检测(六)一、 (20 分)1.把下面的话写在方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2.下面两组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个分别是(2 分)(1) ( )A.丝绦() B.剔牙( ) C.瑕瑜() D.瞥见( )(2) ( )A.炽热() B.拮据( ) C.歼()灭 D.玷污( )3.下列四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两项是(2 分) ( )A.莫名其妙 再接再厉 走投无路 错落有致B.川流不息 姹紫嫣红 挺而走险 肆无忌惮C.不能自已 大事渲染 无精打采 贪赃枉法D.偃旗息鼓 相提并论 敝帚自珍 振耳欲聋4.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语病,

2、请选择其中两处加以修改。 (2 分)胡萝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蔬菜作物。据考古资料(在瑞士发现的化石) ,远在四千年以前人们就食用它,所以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对它很熟悉。到了十四世纪,也就是相当于我国元代的时候,胡萝卜从欧洲辗转传入我国。修改(1) (2) (3)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2 分) ( )A.变色龙契诃夫俄国奥楚蔑洛夫B.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范进C.海燕高尔基散文 象征手法D.故乡鲁迅小说呐喊6.按要求填空(10 分)(1)你在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读过一些描写春风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A. B. (2)“洞庭美景”为历代文人所歌咏。除岳阳楼记外,请你写出描写洞庭湖的一个名

3、句 “ , 。 ”(用杜甫登岳阳楼或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名句回答)(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在后世传用中得到了引申和阐发:只要充满信心,就能战胜困难险阻,达到新的境界。(4)汉语中“推敲”一词来自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 ” 。(5)戊戌维新运动的领导人谭嗣同在狱中题壁中用慷慨激越、豪气冲天的诗句“ ”表现了改革者的凛然正气。(6) 捕蛇者说的最后一段中,作者直接揭露统治者横征暴敛的句子是 。文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 ”来作为立论的依据。二、 (20 分)阅读课内文章选段,回答问题。(一)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

4、,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5、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7.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2 分)8.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

6、心理?(2 分)9.最后一段中“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 ”。 (2 分)10.朗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3 分)(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欲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

7、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1.解释“由是感激”的“是”字所指代内容的句子。 (2 分)12.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哪一项(2 分) ( )A.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B.五月渡泸,深入不毛C.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3.选出与“故五月渡泸”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有两狼之并驱如故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14.选出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 ( )先帝不以臣卑鄙临崩寄臣以大事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8、以伤先帝之明遂许先帝以驱驰是以众议举宠为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以彰其咎15.画线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3 分)三、 (20 分)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一)水很活泼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天天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 ”我说:“对,再造一句。 ”天天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 ”我说:“对。等等,不对!”天天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 “活泼”一词经常用在人或动物的身上,造来造去就不新鲜了。这句“水很活泼” ,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别人看懂,又要有自己

9、的语言。孩子的语言如同他们的画,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规范自然是规范了,却也枯萎了。当然这仅是我的说法,老师们未必会这么认为。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字词的规范的习以为常的用法,而不是写诗。老师的心里或许也不认为“水很活泼”就是病句,然而还有监督老师的人。想来想去,事情就复杂了。我对天天说:“你造的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 ”天天一脸的不解,问:“为什么?”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16.本文的题目水很活泼与结尾所问“为什么”联系起来看,揭示了什么问题?(3 分)17.你认为语文教学应当怎样改革,请提出两点建议。 (4 分)(二)夏之韵(一)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

10、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四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薄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二) 。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 着事物的终极

11、。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批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筒的高梁、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 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 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三)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

12、人倍忙”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四)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8.读第(一)段,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2 分) ( )A.第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夏天草木的丰茂。B.第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夏天恼人的蝉鸣。C.第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触觉视觉等角度,写出夏天炎热的气候和夏收的紧张气氛。D.第句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是充满希望的。19.第(二)段开头的横线上与下文衔

13、接最为恰当的语句是(2 分) (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20.第(二)段的方框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2 分) (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征 爆发 蒸发 冲击C.标志 爆发 蒸发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21.第(三)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 “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 分)答:连用“快”字的作用: ,叠用动词的作用: 。22.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 ,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的作者怎

14、样的思想感情。 (4 分)作用是: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四、作文(40 分)23.(1)以“广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广告”一词可作宽泛理解。写作时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自选一个角度,只要与“广告”这一话题有关即可。文章标题根据文章内容自拟。字数不限。(2)无论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充满了激烈的竞争。那么,究竟什么是竞争?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投入各种竞争?在竞争中有哪些成功的秘诀?有哪些损人利己的误区?请你或叙述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或不该发生的故事,或叙述自己的经历,或抒发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寻求或告诉别人问题的答案。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请在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