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49461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学原理复习》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人体健康的安全条件,至少包括安全经济条件,安全社会条件、安全文化条件和安全自然条件四个方面: 3.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 4.安全四因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与安全系统; 5.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人身伤亡,财物严重受,环境严重污染的事故

2、。 重大危险源: 生产、加工、搬运与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 安全评价: 通过对系统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然后得出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两类。 固有危险度: 系统的设备和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它用两个衡量参数以确定之: 设备及物料单位数量具有的致害能力; 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2、安全的基本特征 (1)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2) 安全的随机性 (3) 安全的相对性 (4)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5) 安全的经济性 (6) 安全的复杂性 (7)安全的社会性 (8)安全的潜隐性,(

3、一)安全的相对性 1绝对安全状态不存在 2安全标准是相对的 3对安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二)危险的绝对性 危险存在于一切系统的任何时间和空间中。 (三) 安全与危险的矛盾统一性 1对立性:安全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小; 安全度越小危险性就越大。 2统一性:互相依存,共处统一体中 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一、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和矛盾性,事物“安全流变与突变”的全过程为: 当某一新事物诞生后的初期(OA阶段),其损伤量随时间呈减速递增,新秩序在此期间逐渐形成和完善。 当新秩序发展到成熟阶段时(AB阶段),完善的新秩序使损伤量匀速缓慢增加。 经过一个稳定增加的时期后,原秩序将再次向无序方向发展,进而使损

4、伤量值开始加速增大(BC段)。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固有的损伤量承受能力界限,超出此限后,事物将发生安全突变。 当原秩序破坏后,事物又开始回归到一个新的安全状态(O点)。,二、安全的规律,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 安全规律的表现形式: 1、生存规律 2、构成规律 3、发展变化规律 综上,人与物的存在和运动是安全的条件,人与物的规律运动是安全的本质。,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5、,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功能分析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二、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V=F/C 其中: V安全价值 F安全功能 C安全投入 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 (1)F 提高,C不变; (2)F 提高,C下降; (3)F 大幅提高,C略有提高; (4)F 不变,C降低; (5)F 略有下降,C大幅下降;,安全价值的数学表达式,(1)事故隐患 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2)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

6、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WASH1400定义为在规定的时期内某种后果发生的概率; R=f(P,C) P:事故概率 C:事故损失程度,事故的基本特征 (1)事故的因果性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非生产事故之分。 1.生产事故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意外事件。 根据生产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不同,有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工伤事故)、险肇事故等三种。,2.工伤事故 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

7、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或长期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工伤事故构成要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2)事故类别(20类) 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击伤等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包括挤、压、撞、倾覆等); 机器工具伤害(包括绞、碾、碰、割、戮等); 起重伤害(指起重设备或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伤害); 触电(包括雷电伤害); 淹溺; 灼烫; 火灾; 刺割(指工具伤害以外的刺害,如钉子扎脚、尖刃物划破等); 高处坠落(包括

8、从架子上、屋顶上坠落以及平地上坠入地坑等);,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土方石倒塌等); 冒顶片帮:冒顶是煤矿常见事故之一,压力高于顶板(支柱)所能承担的极限压力时,顶板(支柱)断裂下沉,发生冒顶事故 ; 透水; 放炮; 火药爆炸(指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 瓦斯爆炸(包括煤芬爆炸); 锅炉和受压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包括化学爆炸、炉膛、钢水爆炸等); 中毒(煤气、汽油、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和窒息; 其他伤害(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2)多米诺骨牌理论,伤害,事故是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的原因。 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 1-1所示的多

9、米诺骨牌系列。,瑟利模型如图所示。NNo,YYes.由图可以看出,两个阶段具有类似的信息处理过程,每个过程均可分解为六个方面的问题。下面以危险出现阶段为例,分别介绍这六个方面问题的含义。,以地震为例解释,轨迹交叉理论的示意图如图。图中的起因物与致害物可能是不同的物体,也可能是同一物体;同样,肇事者和受害者可能是不同的人,也可能是同一个人。,4)轨迹交叉论,事故发展的三个阶段: 孕育阶段:最初阶段,处于无形状态,能感觉事故存在,但不知具体形式。 生长阶段:隐患阶段,由于基础原因的存在,出现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得以发生,但仍然处于萌芽状态,能感觉事故的具体形式。 损失阶段:伤亡和损失阶

10、段,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本质安全: 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本质安全化: 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一系列活动。,本质安全岗是指岗位无隐患,操作无失误,管理无缺陷。 本质安全人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能安全就是创造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地保证安全。 “两型”是指本质安全型、安全高效型; 安全“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全面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四全”安全管理,即全员、全面、全过程、全部工作安全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管理。 1、

11、全面安全管理 定义:对全面安全内容进行管理,使安全管理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经努力应可以达到或可能达到。,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地总和。 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信念、知识、行为 矢志不渝的信念,烂熟于心的知识,习以为常的行为,2.安全文化的发展 措 施 效 果 文 化 靠人监督 不敢违章 压制文化 制度约束 不便违章 强制文化 技术保障 不能违章 限制文化 理念导引 不想违章 自主文

12、化,3.安全文化的构成 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安全生产的方针、宗旨、目标、体制、行为和准则) 行为文化:决策的方式、生产方式 形象文化:条文(上墙)、标语、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的状态,安全法规的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劳动者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行的一般行为规则。 结构包含三要素:条件、行为模式、后果 条件就是指适用该规范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这种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该规范; 行为模式就是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是规范的中心部分; 后果就是对违反规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和解释 效力包括: 时间效力:何时生效,何时失效;

13、 空间效力:适用的地域范围; 对人的效力:对什么人有效。,2)安全法规的分类 生产技术法规 生产技术法规是指人们长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在认识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的必然性之后,依据预防事故规律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生产技术应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例如: 各种生产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生产工艺规程、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法规 安全技术法规是指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吸取事故教训,在认识到生产实践的异常运动具有导致事故的必然性之后,依据控制事故规律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技术应用管理方向的规章制度。 例如: 安全技术标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煤矿安全规程、各种工程施

14、工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工作法规 安全工作法规是指人们长期在安全工作实践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教训,在认识安全规律、事故规律的同时,也认识了安全管理规律,为了促使生产实践规律运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例如: 各种安全工作标准,安全监督检查条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惩条例,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测制度。,安全监察的主要内容: 确定国家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 我国实行“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体制。 明确安全监察性质:具有国家监督,外部监督,法律监督,专业监督四种基本属性。,安全投资定义: 投资

15、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也称安全资源。,1、伤害事故损失统计范围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标准(GB6441-1986)规定的损失统计范围计算,6)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三、安全设备、设施的折旧方法 1、直线法,C0原值 Vr残值 n服务年限,特点:各年折旧费相等,残值不计入折旧费,2、年数总和法,特点:各年的折旧费不等,每年的折旧额是一个等比级数;残值不计入折旧费,3、余额递减法 Ct-1设备或设施第t-1年的账面价值 r 固定数值的折旧比率 特点:各年折旧费不等,资产的帐面价值逐年递减,各年折旧额是一个等比级数;计算折旧的基数为各年帐面值,而没有减去残值;资产价值少于残时不再进行折旧。,四、安全投资决策方法 1、“利益成本”分析决策方法 1) 方法的基本原理 计算安全方案的效果 R=UP 式中:R安全方案的效果;U事故损失; P期望事故概率 计算安全方案的利益 B=R0R1 式中:B安全方案的利益; R0安全方案实施前的效果; R1安全方案实施后的效果 计算安全的效益 E=B/C 式中:E安全效益; C安全方案的投资,四、安全投资决策方法 2、安全投资的风险决策 步骤: 计算出各方案的各种利益Bij 计算出各利益实现的概率Pi 计算各方案的利益期望E(Bi) 进行方案选优,即max(E(B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