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49400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1(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 最基本概念之一,(使用 Office XP 或 Office 2003 演示),走进互联网(一),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网络的重要性,信息的传递要依靠网络,因此实现信息化离不开完善的网络。 网络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重要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地位,现在有三种最主要的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在这三种网络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最快,其技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因特网(Internet)改变了世界,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

2、最大的变革。 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的情况,1994 年4 月 20 日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 根据统计资料,在 2003 年 6 月: 我国上网计算机数: 2572 万台 上网用户数: 6800 万,1. 引言 2. 重要术语 计算机网络、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与 Internet 带宽与宽带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计算机网络、互连网、互联网,计算机网络:一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连网:一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网

3、络的网络)。 互联网:就是互连网的同义词。,互连网,互联网,互连与互联,1994 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 interconnection 互连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互连网络 internetworking 网际互连,1997 年 8 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推荐名(一)”中: internet internetwork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而在注释中给出:“又称互连网”。 因此“互联网”和“互连网”应当是同义词。,互连与互联(续), 互联网,常见的几种计算机连网方法,点对点连接 (这是最简单的网络),总线网,星

4、形网,环形网,不管哪一种计算机网络 都可以用一朵云来表示,使用路由器可以把不同的 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互连网(互联网)由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而成 互连网(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互连网,互连网也可以用一朵云来表示,结点与链路,可以把计算机网络抽象为结点(计算机或路由器)与链路(连接的线路)的集合。 Node有两个译名: 结点用于计算机网络中,表示计算机或路由器。 节点用于天线中,表示驻波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但目前这两个名词的使用比较混乱。,1. 引言 2. 重要术语 计算机网络、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与 Internet 带宽与宽带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

5、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internet 与 Internet,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 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 ARPANET,Internet 的推荐译名是“因特网”,使用“因特网”这个名词可体现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 既然英文名词 internet 和 Internet 具有不同的意思,那么中文译名就应当反映出这种区别。,“国际互联网”或“互联网”,有人愿意用“国际互联网”或“互联网”来表示 Internet。但这是不严格的。 例如

6、,中国某校园网和外国某校园网互连起来就构成了“互联网”,并且是“国际互联网”,但这并不是 Internet。 许多文献和资料同时使用具有不同意义的名词 internet 和 Internet 。如果把 Internet 译为“互联网” ,那么 internet 将没有合适的译名。,1. 引言 2. 重要术语 计算机网络、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与 Internet 带宽与宽带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

7、 10 M,实际上是 10 Mb/s。 这里的 M 是 106。,计算机网络的带宽,什么是宽带?,宽带线路:可通过较高数据率的线路。 宽带是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在目前,对于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用户线来说,每秒传送几个兆比特就可以算是宽带速率。,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有些人愿意用“汽车在公路上跑”来比喻“比特在网络上传输”,认为宽带传输的好处就是传输更快,好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可以跑得更快一样。 对于这种比喻一定要谨慎对待。,常见的错误是混淆了两种速率,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 这两种

8、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A,B,A,B,宽带线路,窄带线路,在宽带线路上比特传播得快,在窄带线路上比特传播得慢,错误的概念,A,B,A,B,宽带线路,窄带线路,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 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正确的概念,比喻:汽车运货,宽带和窄带线路:车速一样 宽带线路:车距缩短,另一种错误概念 “宽带”相当于“多车道”,多车道公路是并行传输,100101110100100111010001011010,通信线路上通常都是串行传输 (但 ADSL 是例外的),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

9、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 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传统电话网使用电路交换,但若要将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 则需要 10 对电线。,传统电话网使用电路交换,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 就必须使用电话交换机进行连接。,传统电话网使用电路交换,(,(,A,通话前先拨号建立连接。 可能只要经过一个交换机(如 A 到 B) 可能要经过多个交换机(如 C 到 D) 通话过程中,通信双方一直占用所建立的连接。 通话结束后,挂机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特点,(,(,(,(,(,(,B,C,D,早期的

10、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那时计算机很少,非常昂贵。远地终端(没有处理功能) 通过通信线路(可能要经过许多个交换机) 使用处于网络中心的计算机的资源。,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存储转发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出现,电话网是为电话通信设计的。电路交换的电话网很适合于电话通信。 但计算机数据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使用电路交换会导致网络资源严重浪费。 计算机逐渐增多,连网的需求日益迫切,计算机网络需要使用更加有效的连网技术。 这就导致分组交换的问世。,美国军方

11、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激烈。 美国军方要研制一种生存性很强的新型分布式网络。 即使少数结点或链路被摧毁,整个网络仍保持畅通。 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网络就是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首部,首部,首部,发 送,发 送,接收端,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11010011101 00101001110,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存储转

12、发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分组从 A 传送到 B 的过程,网络,网络,网络,网络,网络,网络,网络,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路由器,A,B,这就是基于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协议的概念 IP 协议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protocol)是通信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则。 协议也就是网络协议。 协议精确地规定在网络通信中使用的各种控制信息的格式、意义以及各种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 协议在计算

13、机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议必须保证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正确工作,因此网络协议非常复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许多约定,都远远达不到网络协议的要求,因此经常会使约定失败。 总之,网络协议必须考虑如何对付各种异常情况的出现。下面看一个例子。,网络协议非常复杂,蓝军联合进攻白军必胜 蓝军单独进攻白军必败,明日正午进攻?,同意,收到“同意”,收到:收到“同意”,协议无法保证必胜!,分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OSI 的七层网络体系结构已经过时 TCP/IP 的四层网络体系结构已成主流 使用五层原理体系结构来阐明网络的工作原理较为合适,5 4 3 2 1,数据链路层,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物理

14、层,Application layer,Transport layer,Internet layer,Data link layer,Physical layer,TCP/IP 的体系结构,网络 接口层,IP,各种应用层协议 HTTP, FTP, SMTP, DNS 等,TCP,网际层,运输层,UDP,应用层,TCP: 传输控制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P: 网际协议,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5,4,3,2,1,5,4,3,2,1,H3,物 理 传 输 媒 体,数 据 部 分,数 据 部 分,数

15、据 部 分,数 据 部 分,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 010111010,T2,计算机 1,H5,H4,H2,首部,尾部,AP2,AP1,应 用 程 序 数 据,计算机 2,比特,帧,IP数据报 IP分组,TCP报文段 UDP报文段,1. 引言 2. 重要术语 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4. IP 协议与 TCP 协议 协议的概念 IP 协议 TCP 协议 5. 客户服务器方式 6. 结束语,F,IP 协议,因特网的 IP 协议最重要,它为分组在互连网中的发送、传输和接收制定了详尽的规则。 IP 是 Internet Protocol 的缩写,中文标准译名是“网际协议”。 使用 IP 协议的互连网络常称为: IP 网络,或 IP 网。 在 IP 网络传送的分组常称为: IP 分组,或 IP 数据报 (IP datagram)。,构造路由表,在因特网中,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互相通告路由信息。 路由器根据所掌握的路由信息构造出自己的路由表。 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都要遵守有关的路由选择协议。 当网络状况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中的路由表能够自动进行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