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93879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5 垂直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5 垂直【学习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学习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学习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学习过程】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垂直)1、观察P164图片,说说哪些路与人民路垂直?2、说说P167哪些线与桥面是互相垂直的?3、在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探索新知1、四人一组完成课本P167的做一做,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那么这两直线相互垂直 , 叫做垂足,2、读读画画(1)阅读P168完成:已知直线a及线外一点P,过P作直线a的垂线,能画几条?(2)如P在直

2、线上,情况又如何?试试看综上可知 。3、量量比比: 如图直线PO垂直于AB,测量线段PA、PO、PB、PC,哪条线段最短?可得垂线段性质: , 叫做点到线的距离。4、体会新知P168(1)测量跳远距离 (2)横穿马路如何最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6.5 垂 直随堂练习评价_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2过一条线段外一点画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A这条线段上 B这条线段的端点上 C这条线段的延长线上 D以上都有可能3如图,已知ONa,OMa,

3、所以OM与ON重合的理由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4体育课上,老师测量某个同学的跳远评价的依据是( )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5点P是直线l外一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PB=5,PC=2,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A2 B小于2 C不大于2 D46当图中的1和2满足 时,能使OAOB。(只需填上一个条件即可)7作图题:作AOB=90,在OA上取一点C,使OC=3cm,在OB上取一点D,使OD=4cm,用三角尺过C点作OA的垂线,经过点D作OB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点E。(1)量出CED的大小;(2)量出点E到OA的距离,点E到OB的距离。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