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149000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鉴别与其污染控制20151126上海(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 琪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5.11.26 上海,危险废物鉴别及其污染控制,危险废物及其污染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危险废物鉴别及其污染控制,危险废物及其污染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危险废物鉴别及其污染控制,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固体废物的“废弃”特征,废:物品丧失原有利用价值 丧失使用功能 丧失使用目的 弃:物品所有者放弃所有权 由于功能的丧失

2、由于价值的降低,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固体废物来源 废弃的产品(商品)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污染控制过程产生的残渣,如飞灰、污泥,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固体废物性状 固态废物 半固态废物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废物 液态废物(但是不包括排入水体的废水),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固体废物分类 生 活 垃 圾 工业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非工业源产生的其他废物 ?,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定义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传染性(感染性) 腐蚀性 反应性 易燃性 毒性(包括急性毒

3、性、三致毒性;浸出毒性;生态毒性),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特点 工业危险废物为主 形态复杂(一半是液态) 种类繁多,产生广泛 危害严重,危险废物及其污染,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 环境统计:3157万吨(2013) 全国污染源普查:4573万吨(工业源,2007);45.02万吨(医疗废物,2007) 根据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估算:6000万1亿吨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77亿吨(环境统计,2013);38.5亿吨(污染源普查,2007),危险废物及其污染,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去向 环境统计(2013) 综合利用:53.85% 贮存:25.69% 处置:22.21% 倾倒丢弃:0,危险废物及其污染

4、,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去向 污染源普查(2007) 综合利用:35.96% 贮存:17.76% 处置:47.94% 倾倒丢弃:0.08%,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产生特点(2013),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产生的行业特点(2013),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产生的地区特点(2013),危险废物及其污染,不恰当的处理处置(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直接暴露) 排入江河湖海 地面堆置、倾倒 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二次污染) 填埋:渗滤液渗漏或者渗滤液不达标排放 焚烧:尾气排放污染大气 中间处理:粉尘、烟气等污染大气;废水污染水体;产生新的固体废物,主要污染方式,危险废物及其污

5、染,视觉污染:心理影响 土壤污染:渗滤液;污染物沉降;破坏土壤结构 水体污染:渗滤液;废水;直接污染 大气污染:粉尘;气味;燃烧烟气 产生新的固体废物,主要污染形式,危险废物及其污染,危险废物及其污染 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危险废物鉴别及其污染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草案),毒 性,腐蚀性,通则,易燃性,反应性,急性毒性初筛,毒性物质含量,浸 出 毒 性,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草案),危险化学品目录,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草案),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危险废

6、物排除清单(草案),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固体废物鉴别,危险废物名录鉴别,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标准鉴别,专家认定,排除,危险废物,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 产生源鉴别 过程鉴别 排除与豁免,危险废物鉴别,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物质: 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不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规范),或者因为质量原因,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如不合格品、残次品、废品等。但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标准中等外品级的物质以及在生产企业内进行返工(返修)的物质除外; b)因为超过质量保证期,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

7、的物质; c)因为沾染、掺入、混杂无用或有害物质使其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不能在市场出售、流通或者不能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物质: d)在消费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因为使用寿命到期而不能继续按照原用途使用的物质; e)执法机关查处没收的需报废、销毁等无害化处理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产品、毒品等禁用品; f)以处置废物为目的生产的,不存在市场需求或不能在市场上出售、流通的物质;,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a)产品加工

8、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残余物质等; b)在物质提取、提纯、电解、电积、净化、改性、表面处理以及其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1)在黑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轧钢氧化皮、铁合金渣、锰渣; 2)在有色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铜渣、铅渣、锡渣、锌渣、铝渣等火法冶炼渣,以及赤泥、电解阳极泥、电积槽渣、酸(碱)浸出渣、净化渣等湿法冶炼渣; 3)在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电镀槽渣、打磨粉尘。,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c)在物质合成、裂解、分馏、蒸馏、溶解、沉淀以及其他过程中产生

9、的残余物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 1)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白土渣、油页岩渣; 2)在有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渣、废母液、蒸馏釜底残渣、电石渣; 3)在无机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氨碱白泥、铬渣、硫铁矿渣、盐泥。,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d)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矿、煤矸石等; e)石油、天然气、地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泥浆、废压裂液、油泥或油泥砂、油脚和油田溅溢物等; f)火力发电厂锅炉、其他工业和民用锅炉、工业窑炉等热能或燃烧设施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燃煤炉渣等残余物

10、质; g)在设施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从炉窑、反应釜、反应槽、管道、容器以及其他设施设备中清理出的残余物质和损毁物质;,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h)在物质破碎、粉碎、筛分、碾磨、切割、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能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材料或作为现场返料的回收粉尘、粉末; i)在建筑、工程等施工和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报废料、残余物质等建筑废物; j)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病害动物尸体等; k)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植物枝叶等农业废物。 l)其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

11、别标准 通则(草案),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a)烟气、废气净化、除尘处理过程中收集的烟尘、粉尘,包括粉煤灰; b)烟气脱硫产生的废脱硫石膏和烟气脱硝产生的废脱硝催化剂; c)煤气净化产生的煤焦油; d)冶炼烟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硫酸或盐酸; e)废水处理污泥; f)废水或废液(包括固体废物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浓缩液;,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g)水净化处理产生的污泥、废弃物质; h)化粪池污泥、厕所粪便; i)固体废物焚烧炉产生的飞灰、底渣等灰渣; j)堆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

12、; k)绿化和园林管理中清理产生的植物枝叶; l)河道、沟渠、湖泊、航道、浴场等水体环境中清理出的漂浮物和疏浚污泥;,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m)烟气、臭气和废水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活性炭、过滤器滤膜等过滤介质; n)在污染场地修复、处理过程中,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式处置或利用的污染土壤: 1)填埋; 2)焚烧; 3)水泥窑协同处置; 4)生产砖、瓦等其他建筑材料; 5)作为筑路材料或者生产筑路材料。 o)在其他环境治理过程中和污染修复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物质。,固体废物产生源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

13、),固体废物按照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合法或非法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仍然作为固体废物管理: a)直接施用于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场地改造、场地修复和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产筑路材料和施用于土地的物质; b)为了获取热能的燃烧,或用于生产燃料,或包含于燃料中; c)填埋处置; d)倾倒、堆置; e)焚烧处置,包括获取热能的焚烧和垃圾衍生燃料的焚烧; f)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处置方式。,固体废物过程鉴别,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利用固体废物作为替代原料生产的产物同时满足下述条件的,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按照相应的产品管理: a)符合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

14、 b)符合国家污染控制标准; 当没有国家污染控制标准时,该产物中所含有害成分含量不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的产品中的有害成分含量,并且在该产物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不高于利用所替代原料生产产品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c)该产物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应设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对该产物是否符合上述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还应对该产物的实际市场需求、固定用户、特定用途和市场价值等进行评价和确认。,固体废物过程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危险废物鉴别,以下物质不属于固体废物 a)放射性废物; b)任何不需要修复和加工即可用于其原始

15、用途的物质,或者在产生点经过修复和加工后满足国家、地方制定或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且用于其原始用途的物质; c)满足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环境水体或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废水、污水;或者经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后,可满足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要求,可直接排入环境水体或市政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废水、污水。废酸和废碱除外;,固体废物排除,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以下物质不属于固体废物 d)废酸、废碱中和处理后产生的满足6.1c)条要求的废水; e)不经过贮存或堆积过程,而在现场直接返回到原生产过程或返回其产生过程的物质;

16、f)实验室化验分析用或科学研究用固体废物样品。,固体废物排除,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处置后的物质,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 a)矿物采选过程中直接留在或返回到采空区的符合GB 18599中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要求的采矿废石和尾矿。但是带入除采矿废石和尾矿以外的其他污染物质的除外; b)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可按照法规要求或国家标准要求就地处置的物质。,固体废物豁免,危险废物鉴别,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草案),危险废物鉴别程序,固体废物鉴别,危险废物名录鉴别,危险废物特性鉴别标准鉴别,专家认定,排除,危险废物,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危险废物鉴别,名录鉴别(现行2008版)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00类废物) 废弃危险化学品目录(500种化学品)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5种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