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8834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程训练计划 周周测13 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句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写作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_,_,_”。(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暂歇之后突然变得激愤昂扬的两句是“_,_”。答案:(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解析:易错字:(1)狱,察;(2)乍,迸。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诗经氓中,写热恋中的女子多情善感,看不到氓时“_”,看到氓时则“载笑载言”。(2)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识人的人并不多。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

2、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答案:(1)泣涕涟涟(2)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易错字:(1)涕,涟;(3)尊,酹。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9分)造纸术的起源在历史上有着两种不同的记载。一种以后汉书为代表,认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发明年代为东汉元兴元年。而唐宋时期的部分学者则持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西汉初期已经有纸。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西汉的纸张,如陕西西安东郊出土的灞桥纸、扶风县出土的中颜纸和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悬泉纸等,似乎为第二种观点提供了支持,成为西汉有纸的有力证据。但也有学者对此有疑问。一些学者认为

3、出土的西汉纸多数质地粗糙、厚度不均,而纸张作为书写载体,需要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因此这些质地粗糙、很可能不是作为记载工具的“麻片”,并不能称为“纸”。但是支持者则认为,该纸只是制作粗糙,没有蔡伦纸精细。正是由于定义的差异,争论进入长期对峙状态。面对这一疑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李晓岑等学者运用传统工艺调研和科学手段分析方法,发现了西汉纸与少数民族纸之间的传承关系。李晓岑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造纸术。这种造纸术在原料处理、工序等方面有别于我国传统上“主流”的造纸工艺,即蔡伦留下的造纸工艺抄纸法。最明显的区别是这种造纸方法采用固定的纸帘,纸浆被一点点浇到纸帘上,然后直接在纸帘

4、上晾干,而不是像抄纸法那样将纸浆和纸药加入槽中,再用活动式纸帘一张张抄起来进行压榨、上墙烘干。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浇纸法”造的纸比较厚,帘纹不明显,纤维分布也不像抄纸法造的纸张那样有一定的方向性。近年来,随着扫描电子显微镜、纸张纤维分析仪等科学仪器的介入,学者们对出土的西汉纸进行了科学分析,发现西汉纸较厚,原料为麻纤维,有些纸张甚至经过了简单加工,竟然与现今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的质地粗糙、较厚的纸张有相似之处。于是李晓岑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术是非蔡伦系的浇纸法造纸术的“继承者”,西汉墓出土的放马滩纸等正是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因此是纸无疑。他还发现,有的西汉纸经过了加工,例如在利用偏光显微

5、镜分析悬泉纸时发现了淀粉颗粒,表明该纸经过淀粉加工,这也让我们对早期纸张加工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为造纸术在西汉已经出现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根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造纸术的传播研究也涌现出新成果:中国古代造纸术分两波向外传播,最早向外传播的是浇纸法,从中原地区传播到甘肃、新疆、云南,甚至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等地区,而抄纸法是中国造纸术外传的第二波。(摘编自蔡伦发明造纸术?科技揭示答案)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宋时期已有部分学者认为纸张不是蔡伦发明的,西汉初期已有,近年来有更多人倾向于这个观点。B西汉纸与蔡伦纸相比,制作工艺不同,所以纸张质地非常粗糙,厚

6、度也不均匀,帘纹很浅。C少数民族地区用“浇纸法”造的纸还在使用,西汉墓出土的“纸”和其制造方法相同,所以可称为“纸”。D根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和印巴次大陆的只有使用“浇纸法”的造纸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有更多人倾向于这个观点”错误,从原文来看,近年来有人倾向于这个观点,但看不出比较性。B项,西汉纸“帘纹很浅”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浇纸法”造的纸“帘纹不明显”。D项,“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和印巴次大陆的只有使用浇纸法的造纸术”错误,从原文来看,“浇纸法”造纸术是“最早”传播过去的,“抄纸法”造纸

7、术是第二波传过去的。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指出了关于造纸术的起源的两种说法,而并没有说明到底应以哪种为准。B文章中主要用李晓岑教授对于纸的研究的一些成果证明了西汉时期就有纸张的观点。C文章先介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工艺,又介绍了西汉纸的纸张成分,找到了二者间的关系。D文章呈现总分总结构,开头两段提出问题,中间两段分析问题,最后确定纸张出现时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阅读文章,梳理文章思路可知本文不是总分总结构,文章开头两段说关于造纸术的起源历史上有两种记载,究竟以哪种为准不能确定,这是提出问题;第三、四段说的是李晓岑教授

8、的研究为造纸术在西汉已经出现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五段说根据考古发现、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得出浇纸法最早向外传播的结论。所以,第三、四段和第五段是并列关系。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是有人质疑“纸”的定义,灞桥纸、中颜纸、悬泉纸的出土就可证明西汉有纸了。B如果没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出现,就无法证明少数民族造纸术传承自古法。C出土的西汉纸张被发现有淀粉颗粒,这说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加工纸张了。D从对造纸术起源的探寻过程来看,科技的发展可能会解开许多历史考古存在的谜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说

9、法绝对。科学仪器的介入,的确有助于推进对纸张的研究,但说“如果没有就无法证明”不合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

10、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灵魂、灵动和灵气。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之处,即哪

11、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

12、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有删改)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B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都会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可知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B项,根据原文“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可知是用眼神配合形体,而不是形体配合眼神;D项,“真实地展现”不当,根据原文“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可知,京剧高于生活,艺术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要画外功。B文章立论

14、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C文章在论证中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是为了突出剧场抓拍的难度。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文章倒数第二段没有采用类比论证。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画外功”。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

15、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无中生有,原文说“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并没有提及京剧摄影家需要学习京剧演员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论述思路】 文章首先由京剧引出京剧摄影的话题;然后论述摄影家要把京剧摄影提升到新境界需要抓拍人物的眼神变化或者感情状态;接着提出剧场抓拍须多做功课且能随机应变;最后通过类比,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三、写作集训92017江苏卷,20,7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