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8581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 第一课《规则的演变》教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则的演变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规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理解生活中任何规则的产生都是现实的需要,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变化。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列举生活中的各项规则,结合案例探究规则演变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尝试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规则的重要性。感受不同的规则制度,增强社会责任感2学情分析 规则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新生事物,它的产生与出现有一定的抽象性,七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规则的不断完善”,“ 规则从无到有”,“ 规则从有到无”等内容学生很容易弄混淆,因此教师须多设置相吻合的“规则演变”的情境让

2、学生生动的去体验规则,感受规则。其次是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考虑多安排些感性的游戏,直观的案例来探讨。总之,老师的教永远只是从属的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规则的存在形式及演变,说明规则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探究规则演变的原因,辨证看待规则的演变;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规则的演变 一、活动导入【提问】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谁能带着全班同学玩一会儿?完了1-2轮后,教师要求暂停一下。【活动】击鼓传花。【提问】为什么我们玩的时候会发生“混乱”?怎样使这个游戏更有序、更有意思?要使这个游戏更有

3、序、更有意思就必须制订游戏规则。学生讨论有关游戏规则。如:击鼓人背对众人或用头巾闷住双眼;传花要遵循鼓声的松紧依次传递;鼓声一停,传花的动作立刻停止;花落到哪位同学,哪位同学就即兴表演个小节目。【承转】击鼓传花这个游戏最初是一种饮酒游戏,由于玩的目的不一样,因此游戏规则也不同。【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玩简便的“击鼓传花”游戏,,讨论制订该游戏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初步意识到在活动中制订规则的重要性。用游戏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畅所欲言,说规则【活动】畅言身边的规则【提问】击鼓传花是我们现场稍做改编的游戏规则,那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现实版的规则

4、呢?(学生根据已有认知进行回答。)生边思考边回答:考试规则、交通规则、班规、校规、中学生行为规范、公园游客须知、法律(成文规则)教师再列举“乘客上车需购买车票”、“端午节包粽子”、“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提问】它们是规则吗?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并根据自己的判断说明理由。【小组合作】出示“期末考试规则”、“交通规则”、“七(2)班班级公约”、“端午节包粽子”、“法律”、“上下楼梯靠右行”、“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八项规则,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这些规则分为两大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并完成分类:将期末考试规则、交通规则、班级公约等几项类分为一组,端午节包粽子、上下楼梯靠右行等几类

5、分为一组。并根据已有认知说明理由:考试规则、交通规则、班规等规则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而端午节包粽子等规则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并初步意识到在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因为在该一环节“列举身边的规则”中,学生往往会思维定势地列举一些成文的规则,而忽视这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规则,那就需要教师将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提前渗透,为下一环节讲解规则的表现形式做好铺垫本环节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规则进行分类,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规则的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对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三、探索规则

6、,(人们为什么要制订规则呢?)【讨论】什么是规则?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概念: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探讨】出示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请学生解释含义。学生根据已有认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含义。【提问】我们做事情都要讲求一定的规矩,遵循一定的规则。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假设没有考场规则、班级公约等规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教师追问:那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规则?学生回答:不能。学生通过想象没有规则的生活感受规则的重要性,理解规则来源于生活的需要。师小结: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没有规则的生活将会一团糟,因而规则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

7、!规则对生活的作用就表现在:规则,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景假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规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理解“规则的存在,源于生活的需要”。四、感受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1、规则是不断完善的(1)【材料解读】出示图片元春省亲(附内容文字介绍):红楼梦里的贾元春是贾家长女,入宫后被册封为妃,皇帝开恩,特许她元宵节回娘家省亲。当她驾临贾家时,她的祖母、父亲、母亲都在大门外迎候。父亲跪在女儿面前,说家里出了贵人实在幸运,希望女儿好好侍奉皇帝。女儿反过来嘱咐父亲,要

8、他勤勤恳恳地为国家办事。【提问】为什么在古代会出现父亲要向女儿下跪这么奇怪的事? 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规则?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学生认真解读材料,理解规则是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完善的。(2)引导学生列举其他随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完善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和教材知识回答。教师预设随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的相关规则:古罗马时代庞贝城的人行道和跳石随着生活的需要演变成如今城市中的人行横道;从“禁放”到“限放”烟花爆竹规定;2013交通规则新变化等。教师过渡:我们了解了古代社会父亲要向女儿下跪的奇怪事,这事在当时并不奇怪,因为这是由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决定的。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2、

9、 新制度“从无到有”(1)【材料解读】隋唐之前的封建王朝,官吏选拔主要以荐举任官制为主。汉代奉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乡举里选,垄断仕途。品评士人、选拔官吏时,强调士庶之分和门第高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但荐举任官具有很大的弊端,因而隋朝立国后果断进行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创建科举考试(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承隋制,使科举考试制度化并逐步完善。【提问】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文本材料,归纳: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荐举任官制到科举考试的转变。古代考试选官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引导学生

10、列举其他“从无到有”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知识以及凭借教材知识回答。教师预设:如太空交通规则、网络法规、网络警察、动物遗弃法案等3.旧制度“从有到无”(1)教师出示科举制度在清末弊端暴露无遗、最终被废除的文字材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思考:这时,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回答:因为到了清末,科举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不再适应清末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被废除了。(2)追问:为什么科举制度会最终被废除?(3)引导学生列举其他从有到无的规则。学生根据课外知识以及凭借教材知识回答。教师预设:如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除了农业税条例等4、教师总结规则的三种演变形式板书并小结:规则的演变

11、,见证着生活的历史。【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元春省亲父亲要向女儿下跪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的创立与科举制度的废弃三个方面为例来讲述规则之“变”,加深学生对规则三种演变形式的理解。五、课堂小结与练习1、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回答。(教师完成板书)2、学生当堂完成课堂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课堂练习,起到复习巩固、学以致用的目的,并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以提升。六、板书设计畅说规则感受规则探索规则: 不断完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