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8454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厦门模拟)2014年,M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2016年,M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 000100 000 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3 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据此回答13题。1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租金 B信息通达度C交通运输 D区域购买力2M公司在实

2、体店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主要是为了()A提高生鲜销量 B保证生鲜品质C减少配送成本 D优化空间配置3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A服务等级较低 B服务范围较广C服务种类较少 D门店数量较多解析:第1题,实体店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则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共同点是经济发达而购买力强;故主要因素是城市的购买力。第2题,设置特定区域供顾客就餐,可以激起顾客好奇心、购买欲,还能解决顾客加工、烹饪困难等问题,从而提高生鲜销量。第3题,该公司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且“3 km内可免费配送”、可“网上下单”;必然服务范围要较低端更广、等级更高,但门

3、店数量更少;“免费配送”“加工、烹饪”等体现了服务种类多。答案:1.D2.A3.B(2019广东实验中学阶段考试)人类工程建设一般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在青藏铁路路基建设中,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通风管路基主要由路基主体、道渣和通风管构成。其工作原理: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 的时期)约 56 个月。下图为通风管路基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

4、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A防止热量散失 B防止路基积水C防止路基冻融 D保护生物通道5通风管通风的工作的主要季节是()A春节 B夏季C秋季 D冬季6通风管挡板()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D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解析:第4题,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有多年冻土,所以通风管可以防止冻土融化,保障铁路安全;对防止热量散失、积水及动物通道无关。C正确。第5题,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 0 时打开,即夏季外界气温高,通风管会关闭;冬季外界气温低,通风管会打开,通风管打开才会进入工作状态;春秋两季在青藏高原时间短,影响小。选D正确

5、。第6题,青藏高原是高原气候,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 ,即使是正温期时,夜间温度可能在0 以下,通风管也会打开工作,夜间通风管打开冷空气进入,利于降低土层温度,保障铁路安全,A错、D正确;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通风管会打开工作,B错;夏季白天外界温度高于0 ,通风管多会关闭,C错。答案:4.C5.D6.D(2019“超级全能生”联考)兰新高铁(左图)的部分路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内的强风吹翻列车,其一侧有许多圆形小洞,“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是为了克服当地另外一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右图)。据此回答79题。7对甲、乙两地修建隧道的说

6、法正确的是()A甲地修地下隧道,乙地修“地上隧道”B甲地修“地上隧道”,乙地修地下隧道C甲、乙两地都修地下隧道D甲、乙两地都修“地上隧道”8“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的目的是克服()A强风 B低温C冻土 D渗水9若图是拍摄于甲地照片的示意图,拍摄方向可能是()A东南B西南 C西北D东北解析:第7题,由图中地形分析,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戈壁沙漠地区,受狭管效应影响,风沙大,需要“地上隧道”抵御风沙;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附近,经过高原山区,地势起伏大,需要地下隧道降低坡度。B项正确。第8题,“地上隧道”内壁采用双层结构可以减少隧道内热量的丧失,起到保温作用,避免过低的温度影响行车安全。B项正

7、确。第9题,甲地铁路走向接近东西走向,该地北风风力强,隧道有圆孔的一侧位于背风向阳的南侧,南侧位于拍摄者的右侧,所以拍摄者面对的方向是可能是东北方,D项正确。答案:7.B8.B9.D读广州交通大数据统计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分析每日凌晨3点左右仍有5 000多的乘客选择航班的主要原因是()A飞机晚点B凌晨交通拥堵轻,去机场方便C乘客转机D凌晨航班价格相对便宜11下列对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运站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飞机安全性差,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B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都高C汽车火车易拥堵,年龄大的人群不愿乘坐D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解析:第10题,飞机不可能

8、每日晚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每日凌晨3点左右,仍有5 000多的乘客选择航班,主要原因是凌晨航班价格相对便宜,凌晨交通拥堵虽然较轻,但是可以提前去机场,无须在凌晨3点去,所以D正确。第11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飞机安全性高,但年龄较低的人群不愿意乘坐,原因是机票价格贵;年龄较大人群收入较高,飞机快捷,旅途所花时间短,因此机场乘客整体年龄水平高于火车站及客运站,所以D正确。答案:10.D11.D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武汉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拉多加湖是欧洲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4 m,平均深51 m,面积1.8 万 km2,岛屿660座,湖岸曲折,湖

9、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湖面多大风。拉多加运河位于拉多加湖南岸,由彼得大帝于18世纪修建,该运河曾是圣彼得堡重要水上运输航线,1940年后其航运价值逐渐降低。图甲示意圣彼得堡地区略图,图乙示意圣彼得堡地区气候资料。(1)自圣彼得堡建城以来,涅瓦河就是重要的水运通道,试说明该河利于通航的水文条件及成因。(8分)(2)拉多加湖水深湖阔,还要环湖修建拉多加运河,试分析理由。(6分)(3)说明1940年后拉多加运河航运价值逐渐降低的原因。(8分)解析:(1)由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且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同时湖泊位于河流源头,对河流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从位置上看,位于东欧

10、平原,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植被覆盖率高。(2)该地位于60N,正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而多暴风雨;“湖面多大风”“湖水北深南浅”“南岸低平且多沙嘴浅滩”,所以南部不利于通航。(3)图中显示有与运河并行的铁路,则可能是铁路具有优势,使水运地位下降。答案:(1)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成因是流域内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拉多加湖对河流水量调节作用明显。流速缓:成因是地处平原,落差小,水流速度缓慢。含沙量小:成因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上游湖泊阻滞大量泥沙。(2)拉多加湖地处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多暴风雨;水深湖阔,与湖岸热力差异明显,湖面风大浪高;南岸水浅,多沙嘴浅滩和暗礁,通航条件差。(3)公路和铁路

11、的快速发展,水运的地位下降;运河结冰期长,铁路运输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性强;运河河道淤塞加重;通航能力下降。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阿尔卑斯山地貌复杂,地势险峻,将广袤山区与苏黎世、米兰、都灵等文化、经济中心相隔离。最初圣哥达地区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每年大约有120万辆重型卡车从圣哥达山区乡村呼啸而过,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瑞士决定兴建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隧道施工人员前后累计有数千人,耗资超过100亿美元,整个工程共挖掘出巨量的土石。2016年6月1日隧道正式通车。(1)简述“最初”公路运输成为圣哥达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6分)(2)说出大量重型卡车呼

12、啸而过对圣哥达山区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6分)(3)分析促使瑞士决定耗费巨资修建圣哥达隧道的原因。(6分)(4)提出合理的措施处理隧道工程挖出的大量土石。(6分)解析:(1)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的地方,首先是“最初”这个信息,需要考生结合所在时期特征去考虑;其次考虑“公路”这个关键信息,找出公路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点即可。(2)交通运输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考虑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注意本题所给关键词“大量”“重型”“呼啸而过”等,进而可以得出该地公路运输具有运输总量大和卡车吨位大、速度快等特征。由此可以分析其造成的环境破坏。(3)本题考查交通建设的原因,一般是社会经济因素

13、为主导,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方式、运能等有了新的需要,或者原有的交通运输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4)对于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其处理方式一般考虑“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对于土石来说,主要考虑再使用方向,可以考虑作为建筑材料等使用。答案:(1)圣哥达地区位于山区,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修建交通线路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公路建设成本低,技术要求低,适应性强;“最初”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2)破坏道路;造成噪声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当地珍稀动植物;容易造成交通拥堵。(3)阿尔卑斯山将瑞士北部与南部地区隔开,交通需求量大;原有交通方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为隧道建设提供了保障。(4)作为混凝土、水泥生产的原料,用于隧道建设;用于铺填铁道、填湖造岛等。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