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7869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5章 天体运动 第23讲 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学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讲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考点一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与比较1理想模型:认为卫星绕中心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种应用。2卫星的运行参数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由Gmamm2rmrm42n2r可得:当r增大时越高越慢3地球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4三类地球卫星和赤道上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的运动特点(1)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平面、高度、线速度、角速度、绕行方向均是固定不变的,常用于无线电通信,故又称通信卫星。(2)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覆盖。(3)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

2、道半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7.9 km/s。(4)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或者说由万有引力的分力充当向心力),它的运动规律不同于卫星,但它的周期、角速度和绕行方向与同步卫星相同。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A地球的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解析由T2 ,得T地v火,B错误;由a得a地a火,C错误;由 得地火,D正确。答案D方法感悟a、v、T均与卫

3、星(或行星)的质量无关,只由轨道半径和中心天体质量共同决定,所有参量的比较,最终都归结到半径的比较。1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在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C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Dd的运行周期可能是23 h答案C解析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A错误;同步卫星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B错误;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svt由线速度v决定,卫星b的线速度最大,因此相同时间内

4、b转过的弧长最长,C正确;d的轨道比同步卫星c的轨道高,其运行周期比c的大,故其运行周期一定大于24 h,D错误。2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B向心加速度变大C线速度变大 D角速度变大答案A解析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2r,得r ,由于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若地球自转变慢,自转周期变大,则同步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会变大,离地面的高度变大,A项正确;由Gma得,a,半径变大,向心加速度变小,B项错误;由Gm得,v

5、,半径变大,线速度变小,C项错误;由分析得,同步卫星的周期变大,角速度变小,D项错误。3. (2016四川高考)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Aa2a1a3 Ba3a2a1Ca3a1a2

6、Da1a2a3答案D解析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于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时有Gm1a1,即a1,对于东方红二号,有Gm2a2,即a2,由于h2h1,故a1a2,东方红二号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于东方红二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赤道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根据a2r,故a2a3,所以a1a2a3,D正确,A、B、C错误。考点二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1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的比较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v 7.9_km/s,通常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它是地球周围的所有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是在地面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三种宇宙速度(多选)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

7、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 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解析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由,解得v ,M为星球的质量,要使探测器脱离星球的吸引,则发射速度为v脱v,该速度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由此式可知,探测器分别在地球和火星表面发射时的脱离速度不同,A、C错误;探测器受到的引力F,

8、在两星球表面的引力之比,B正确;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势能逐渐增大,D正确。答案BD方法感悟(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有两种方法:由Gm得v1 ;由mgm得v1。(2)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不仅适用于地球,也适用于其他星球,只是M、R、g必须与相应星球对应,不能套用地球的参数。1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倍,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A.倍 B. 倍C. 倍 D.倍答案C解析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同理,行星卫星绕该行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又M星pM地,R星qR地。由以上各式解得v星 v地,C正确。2我

9、国“玉兔号”月球车被顺利送抵月球表面,并发回大量图片和信息。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1,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A“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质量之比为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C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答案D解析“玉兔号”无论在月球表面还是在地球表面质量都不会变化,A错误;地球表面月球车重力G1mg1,月球表面月球车重力G2mg2,可得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C错误;在天

10、体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1,G2,可得,B错误;分析可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D正确。考点三卫星的变轨问题1卫星变轨原理(1)当卫星的速度减小时,卫星运行所需要的向心力小于所提供的万有引力,即Gm,卫星开始做近心运动,最终卫星在半径更小、速度更大的圆轨道上运动。(2)当卫星的速度增大时,卫星运行所需要的向心力大于所提供的万有引力,即Gv1,在B点加速,则v3vB,又因v1v3,故有vAv1v3vB。(2)加速度:因为在A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还是轨道上经过A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周

11、期分别为T1、T2、T3,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半长轴)、r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T1T2T3。(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1、E2、E3,则E1E2v2B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D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低轨道,v1v2答案D解析为成功实施近月制动,使“嫦娥四号”进入更靠近月球的预定圆轨道,故发动机应向前喷气减速,使“嫦娥四号”做近心运动,进入低轨道;在更靠近月球的预定圆轨道上运动时,轨道半径变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解得:v,其中r为轨道半径,所以运行速度增大,即v1v2,故D正确,A、B、C错误。2(2018银川一中模拟)我国于2017年11月发射“嫦娥五号”探月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