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47418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一零一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附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共70分。1. 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A. 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B.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辨识事物,永不犯错C. 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的理性思维D. 哲学能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A.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 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D. 哲学是关

2、于世界观的学说3.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科学 正确的学说A. B. C. D. 4.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 B. C. D. 5. 马克思

3、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文艺复兴B. 法国启蒙运动C. 德国古典哲学D. 空想社会主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包括细胞学说 相对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A. B. C. D. 7.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这句话主要批判那些把哲学A. 神秘化的倾向B. 简单化的倾向C. 庸俗化的倾向D. 体系化的倾向8.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 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

4、识的问题 D. 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9. 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B.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D. 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10.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A. 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 哲学就是辩证法C. 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 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 唯心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

5、主义观点 C. 科学的物质观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2. 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A. 承认了物质和精神是相互决定的 B. 肯定了存在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C. 肯定了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产物D. 承认了物质依赖于意识13.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14.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理”是万物的主宰 吾心即是宇宙 万物起源

6、于水A. B. C. D. 15.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的,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列宁把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特的思想A. 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 把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物主义方法论结合在一起C. 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D. 把辩证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唯物辩证法根本观点结合在一起16. 下列与“理生万物”观点相一致的是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气者,理之依也 存在就是被感知 A. B. C. D. 17. 唯

7、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A. 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8.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曾预言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这体现了存在进步决定思维发展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 B. C. D. 19.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看家本领”,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应对复杂问题、掌握科学办法等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

8、能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提供具体方法B.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C. 是我国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现实基础D.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20. 17、18世纪爆发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向封建专制制度发动猛烈进攻,引发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道: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下列关于哲学作用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哲学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C. 社会变革取决于哲学思想的进步 D. 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

9、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22.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A.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B.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23.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 实践的观点B. 革命的观点C. 阶级的观点D. 历史的观点24

10、. 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 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 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C. 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 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25.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展这一活动的背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认为只有能够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哲学则是一种大而无用的学问。这种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看到了哲学本身存在着的局限性 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源泉 忽视

11、了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A. B. C. D. 26.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 “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和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 27.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 28.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

12、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是有生有灭的A. B. C. D. 29. 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A. 可知性 B. 客观实在性 C. 永恒性 D. 矛盾同一性30.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 、_和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C.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 D.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31.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A. 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可以离开物质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