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7108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考点考情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近五年课标卷对本专题的考查难度较小,命题热点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类型。备考时,要构建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数量模型及生物种间关系模型,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利用比较法记准记牢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群落的两种结构和两种演替类型。H(1)养鸡场散养的蛋鸡是一个种群。()(2)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3)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根据年龄组成的不同可以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三种。()(4)性

2、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5)在自然界中存在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6)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增长呈“J”型。()(7)在“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保持稳定不变。()(8)在自然界中生活的种群,食物、空间等资源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9)在环境条件

3、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10)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而增大,当曲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11)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12)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种群特征。()(14)森林群落有垂直结构,草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15)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16)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是决定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因素。()(1

4、7)群落演替是指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8)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19)人类活动对自然群落的影响总是破坏性的。()(20)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考向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Z1(2018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解析A对: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S型增长。B对

5、: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C对: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产量有可能相同。D错: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2(2017全国卷)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D)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解析根据题图,种群数量约为最大种群数量的1/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有最大持续产量。与

6、甲、乙、丙点相比,在丁点时捕获,捕获后使种群处于最大增长率附近,能达到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的目的。3(2016全国卷)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C)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

7、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将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H1理清种群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填空)(1)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_数量_特征,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一般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_迁入率和迁出率_:影响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_出生率和死亡率_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4)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2辨析种群增长的两类曲线(填表)项目“J”型曲线“S”型

8、曲线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增长模型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K值无K值K/2时,种群增长速率_最大_;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0_,种群个体数量最大T题型1考查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12016年9月4日召开的杭州G20峰会,相关报道中提到“人口老龄化”,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体现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体现了年龄组成,直接决定人口数量的变化C国家施行的“二孩”政策,可缓解此种现象D此种现象的出现,是性别比例失调的结果解析“人口老龄化”体现了年龄组成,但

9、不直接决定人口数量的变化,与性别比例失调无关,A、B、D项错误。施行“二孩”政策,会使幼年人口增多,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C项正确。技巧方法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技巧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1)城市人口剧增是由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3)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中,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直接降低出生率。题型2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2(2015广东理综卷)下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D)A种内斗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C

10、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000个解析初始阶段酵母菌需要适应新环境,种内斗争几乎不存在,A错误;由题干密闭条件可知,在一定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变化为“S”增长,不适用“J”型增长的模型,B错误;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用抽样检测法调查,C错误;由图1可知,该种群数量从45h后基本维持在120000个稳定不变,因此可判断该种群的K值为120000,D正确。3(2018江西省南昌一模)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D)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B最初一个月内,

11、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t,其中为1015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解析A调查某地区的田鼠的种群数量,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t,由于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所以为1015,B正确;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属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C正确;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D错误。故选:D。归纳总结种群数量变化规

12、律在生产中应用的策略(1)对于濒危动植物,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其K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2)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的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不影响资源的再生。但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应使种群数量位于K/2以下,数量少,而且增长速率小,越早防治越好。题型3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4(2018辽宁省盘锦高中二模)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C)A单子

13、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C对于蚂蚁等趋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D密闭培养瓶中活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解析A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如蚜虫、跳蝻等)的动物的种群密度,A错误;B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标记总数。若经过一次捕捉的动物更难被重捕到,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少,进而导致种群密度偏大,B错误;C对于蚂蚁等趋

14、糖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糖水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D密闭培养瓶中活酵母菌的数量会呈“S”型增长,最终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弃物积累等原因而减小,不会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D错误。故选:C。5(2017河南全国诊断卷A)水稻田中的福寿螺不仅会对水稻产生直接的危害,还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对水体环境造成直接和潜在的危害。下图表示某地区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和鱼类出现的频次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稻田中的总能量为全部水稻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C当鱼类出现频次在1520次时,福寿螺分布最密集D适当引入鱼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福寿螺种群的增长解析稻田中的

15、总能量包括土壤有机物和全部生物体内所含有的能量,A项错误。福寿螺活动范围较小,一般用样方法调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B项错误。当鱼类出现频次在1520次时,福寿螺种群密度较低,说明适当引入鱼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福寿螺种群的增长,C项错误,D项正确。易错警示有关种群调查数据统计的2个错混点(1)标记重捕法误差归纳标志物易脱落或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导致最终统计结果偏大。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捕捉,使统计结果偏小。(2)样方法误差归纳:未“随机”取样;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考向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Z1(2018江苏卷)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阶段阶段阶段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