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46828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链接:w w w .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 t e c h / 57 418 . h t m 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为了研究中国农业废弃物制取沼气的研究及利用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描述中国农业 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及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机理,产甲烷菌的基本研究以及3种常见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气的 研究结果,概括了利用厌氧发酵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必要性及技术上的可行性。但

2、同时发现,很多研究成果没有在中国 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上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的成果在今后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及处理上有很大的参考作 用。 0 引言 中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仅农作物秸秆的量就约为7 亿t ,大中城市郊区的集约化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因超过 农田环境自身消纳的能力,也对城市郊区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本研究通过倡导利用厌氧发酵生沼气技术处理农业 废弃物,能有效保护农村及城市郊区的环境,同时能改善当前中国能源利用领域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 率低等不合理现象,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技术有很多,主要包括: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材料化技

3、术,而能源化是当前研究的重 点,如将玉米秸秆通过等离子体热裂解液化制取生物油,厌氧微生物利用麦麸产氢以及利用甜高粱茎秆汁液发酵制取 生物酒精等。与其他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的技术相比,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可以实现产业化。如北方 “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和南方的“猪、沼、果”生态模式等。 与此同时,大量的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产沼气的基础研究也在进行,如碱预处理对稻草发酵产沼气的效果,同时刘 荣厚等还发现蔬菜废弃物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制取沼气是可行的。沼液及沼渣作为沼气发酵的一种副产物,也有很大 的作用,50 %浓度的沼液能提高草莓的果实品质,添加煤油和洗衣粉的沼液混合物是一种防治菜青虫的良好

4、杀虫剂。 本研究针对农业废弃物制取沼气技术在处理废弃物的实际应用上的不足,与其比较成熟的研究现状脱节的问题,通 过全面地概括论证利用厌氧发酵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必要性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倡导积极发展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 并在实际中大量应用该技术处理中国的农业废弃物,相信在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广发推广上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 用。 1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机理 目前为止,对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机理的研究比较成熟。沼气发酵的过程,实际上是微生物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 换过程,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微生物获得能量和物质,以满足自身生长繁殖,同时大部分物质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其基本过程通常可分为液化、产酸、产甲烷

5、3个阶段,前2 个阶段合称为不产甲烷阶段,不过目前比较权威的是把沼 气发酵理论分为2 阶段厌氧发酵理论和3阶段厌氧发酵理论。 2 阶段理论主要针对一些可溶性的复杂有机物,第1阶段是在产酸菌的作用下,有机物被分解为低分子的中间产物如 有机酸如乙酸、丁酸等及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第2 阶段是产甲烷菌将第1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继续分解为甲烷和二 氧化碳。3阶段理论主要针对不溶性的复杂有机物,相对2 阶段理论,主要是多了1个水解和发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菌)作用下进行水解和发酵:多糖先水解为单糖,再通过酵解途径进一步发酵成乙醇和 脂肪酸等;蛋白质则先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脱氨基作用

6、产生脂肪酸和氨;脂类转化为脂肪酸和甘油,再转化为脂肪酸 和醇类。 也有研究将产甲烷的3阶段理论中的第1阶段拆分为2 步,认为沼气发酵应具体分为4个步骤,分别是:聚合物的水解 、水解产生的单体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酸和乙醇等、中间产物转换为乙酸和氢气、甲烷的形成。 2 产甲烷菌的研究 2 . 1产甲烷菌的种类与基本性质 产甲烷菌是一类能够将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厌氧消化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古细菌,它们生长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中 ,不能利用复杂的有机物作为能量来源,只能利用氢气、二氧化碳、甲酸、甲醇、甲基胺、乙酸等简单物质合成甲烷 进行能量代谢,是厌氧发酵过程的最后一个成员。 页面 1 / 4 农业废弃物厌

7、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链接:w w w .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 t e c h / 57 418 . h t m 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由于产甲烷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古生菌,导致很难对其进行分离纯化,这对产甲烷菌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1950 年 ,H u n g a t e 创造了无氧分离技术才使产甲烷菌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从系统发育来看,产甲烷菌分 成5个目,分别为甲烷杆菌目(m e t h a n o b a c t e r i a l e s

8、 )、甲烷球菌目(m e t h a n o c o c c a l e s )、甲烷八叠球菌目(m e t h a n o s a r c i n a l e s )、甲烷微菌目(m e t h a n o m i c r o b i a l e s )和甲烷超高温菌目(m e t h a n o p y r a l e s ),分离鉴定的产甲烷菌已有2 0 0 多种 。 所有的产甲烷菌都是专性严格厌氧菌,对氧非常敏感,遇氧后会立即受到抑制,不能生长繁殖,有的还会死亡。在 形态学方面,不同的产甲烷菌属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大部分产甲烷菌都是革兰氏阴性菌,但甲烷短杆菌的革兰氏染 色呈阳性。以下是

9、两种典型产甲烷菌的形态特征。 甲烷类球菌属,细菌呈不规则球状,直径1 1. 5m ,单生,不运动,革兰氏阴性,虽然不运动,但其细菌细胞带有 2 个附件,在培养45天后,形成直径小于1m m ,白色,圆形,边缘不整齐的菌落;甲烷八叠球菌属,细菌为高度不规 则球状,直径2 3m ,单生无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碱或十二烷基磺酸钠处理下水解,培养6 0 天后形成直径1 m m ,黄色,圆形,边缘有凸起的菌落;甲烷短杆菌属,革兰氏染色阳性,短杆状,多单生,不运动,能够利用H 2 + CO 2 或甲酸盐作为唯一碳源生长。 2 . 2 产甲烷菌的代谢机理 产甲烷菌生活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甲烷的生物合成形成

10、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能量。在产甲烷细菌中存在原核细胞和 真核细胞所共有的糖酵解途径(EM P)、三羧酸循环(T CA )、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但一些基本所需的酶在产甲烷 菌中未被确定。 产甲烷菌是自养型生物,能利用环境中的化学能,因而产甲烷菌中发现了许多无机物进入细胞所需的通道蛋白,如 Na + 、K + 、Ca 2 + 等离子,以及磷酸、硝酸等无机酸。因此,产甲烷菌生长的世代时间与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有关, 营 养平衡也很重要,细胞的生长和维持需要一定数量的养分,营养不足使甲烷菌生长世代时间变长,甚至停止;基质代 谢速率也受营养条件的限制,但有些养分过量会抑制产甲烷菌生长。产甲烷菌在代谢上与其他

11、微生物的差异,对产甲 烷菌的鉴定方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发现的甲烷生物合成过程有3种途径:以乙酸为原料的甲烷生物合成;以氢、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甲烷生物合成 ;以甲基化合物为原料的甲烷生物合成。 其中,以乙酸为底物的甲烷生物合成占自然界甲烷合成的6 0 %以上;以氢和二氧化碳为底物的甲烷生物合成30 %; 也有学者认为乙酸的裂解占甲烷合成的7 0 %以上,以甲基化合物为原料的甲烷生物合成不足10 %。甲烷生物合成过程 中,甲烷的形成伴随着细胞膜内外化学梯度的形成,这种化学梯度驱动A T P酶产生细胞内能量通货A T P(三磷酸腺 苷)。 一般一种产甲烷菌只具有一种甲烷合成途径, 而多细胞结构

12、的甲烷八叠球菌同时含有3种甲烷合成途径, 且至少可以利 用9种甲烷合成的底物。在甲烷的合成过程中,有多种酶参与反应,如:甲酰甲基呋喃(M FR)、甲酰四氢甲基喋呤 (T H M P)、辅酶M ( H SCo M ) 、辅酶F42 0 (Co F42 0 )、辅酶F430 (Co F430 )和辅因子B(H S-H T P)等。 3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原料适应性 厌氧发酵制取沼气对农业废弃物原料的要求虽然不是很高,但要使发酵制取沼气达到良好的效果,发酵原料应满足 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碳氮比、发酵料液浓度、废弃物的物理性质(如秸秆长度)和化学性质等。 在碳氮比上,含碳量高的原料发酵慢,含氮量

13、高的原料发酵快,应合理搭配。在农村,一般把鲜粪和作物秸秆以重 量比2 : 1混合,碳氮比保持在2 5: 1为宜;发酵料液浓度是指原料的总固体重量占发酵料液重量的百分比,适宜的料液浓 度对于提高产气量,维持产气高峰十分重要,能进行沼气发酵的料液浓度很宽,1% 30 %甚至更高的浓度都可以产生 沼气,在中国农村,根据原料来源和数量,沼气发酵通常采用7 % 10 %的发酵料液浓度是较适宜的;在原料物理性质 上,虽然现在有固体干法发酵,但大部分沼气发酵还是液体发酵,而且液体发酵液更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关于秸秆 及蔬菜废弃物,对其长度或粒径有一定要求,例如将秸秆粉碎或简单切分(用剪刀剪至1 10 c m

14、 )再进行发酵,可以 加快原料的分解利用;对于化学性质,一般要求发酵原料易被微生物降解,对于主要由不易降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和木质素组成的秸秆,对其进行预处理,在其部分被降解成易被利用的有机物后再进行发酵产沼气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页面 2 / 4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的研究进展 链接:w w w .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 t e c h / 57 418 . h t m l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下面笔者主要介绍3种主要的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蔬菜废弃物和农作物

15、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现状。 3. 1粪便发酵产沼气的研究现状 粪便作为一种碳氮比较低的发酵原料,只要其他发酵条件适宜,其发酵产气能正常进行。例如人粪、鸡粪是富氮原 料,其碳氮比分别为7 . 8 : 1,2 . 5: 1,当以它们作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时,只要温度、浓度和起动时接种物的质量、数量 合适,正常发酵完全没有问题,在单种原料沼气发酵的条件下, 鲜猪粪可作沼气发酵物料碳氮比调节剂,不经碳氮比 调节可迅速启动发酵产气,有对猪粪的研究表明,一头猪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能生产150 2 50 L沼气,其中甲烷含量为 6 0 %,其燃烧值达到2 310 0 J/ m 3。由于粪便在一般情况下就能作

16、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当前对粪便发酵产气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粪便与其他发酵原料进行混合厌氧发酵的研究上。 粪便与其他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有2 个作用:一是调节其他含氮较低的原料的碳氮比,使其能正常发酵产沼气;二 是增强发酵原料的整体适应性,使发酵原料的产沼气能力明显提升。采用青草、干稻草或菜叶等含氮比较低的农业有 机废弃物作沼气发酵原料时,用鲜猪粪或尿素等高含氮物质调节碳氮比作沼气发酵原材料是可行的,同时M a r i t z a 等研 究表明,牛粪与城市固体垃圾单独发酵的产沼气的能力分别为6 2 、37 m 3/ ( t VS) ,而它们混合发酵的产气能力却达到 17 2 m 3/ ( t VS) ,混合发酵能取得更高的产气量。 当然粪便的沼气发酵与粪便种类也有很大关系,不同种类的粪便按相同比例与其他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取得的发酵 效果不同;同时,粪便的质量跟沼气发酵也有直接关联,El -M a s h a d 和Zh a n g 的研究显示,筛选后的优质粪便、劣质粪 便和未经筛选的粪便的沼气产量分别是30 2 、2 2 8 、2 41L/ ( k g VS)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