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6057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狂”做真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 B C D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

2、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 B C D3(2017年高考江苏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4(2017年高考天津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

3、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5(2016年高考天津卷)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4、 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二、“狂”做好题6(2019届江西师大附中)五十多年来,三代塞罕坝人不断传承塞罕坝精神,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对塞罕坝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是对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品格的卓越展示A B C D7(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李保国把自己变成农民,只想果农早日脱贫致富;南仁东仰望

5、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一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从材料可以看出(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的特质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A B C D8(2019届陕西师大附中)1960年起,中国向非洲派驻援非医疗队,他们带去了中医针灸服务,使不少非洲人了解了中医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伴随着非洲人民对中医针灸的认知,中医针灸诊所也在非洲各国发展起来为增进非洲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中医针灸在非洲的传播发展说明(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6、人口迁徒是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A B C D9(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古人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和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这表明( )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遵循古训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A B C D10(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经

7、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材料表明(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综艺节目创新的根本途径优秀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诗词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优秀文化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发挥积极意义A B C D11(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惩治亵渎英烈的行为明确保护英烈的责任主体、强化英烈事迹和精神宣传教保护英雄烈士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必将推动形成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社会氛围。该法的制

8、定( )提升了全体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英烈的鲜明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得到完善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保护英烈的文化认同A B C D12(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 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蕴涵了对中华诗词

9、创新性不足的忧虑 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 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A B C D13(2019届云南师大附中)最近,中国某小镇模仿法国风格的建筑在网上受到热议。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真假难辨。其实,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火,哪伯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这是因为( )文化首先必须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历久弥新A B C D14(2019届衡河北水中学)2018年3月CCTV-4播出的

10、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乡愁是诗人余光中先生生前漂泊异乡,留给我们的一首现代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在全球华人圈内引发强烈共鸣。这表明乡愁( )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凝聚着爱国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 B C D15(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是世界各国对中国

11、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表现对国际社会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推动作用能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有助于丰富汉字的文化内容,推动汉字走向国际化A B C D16(2019届湖南师大附中)2018年,央视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融合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态,以文化为内核、综艺为外壳,用真人演绎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国宝“传奇的前世今生”,让文物“活”起来,口碑爆棚。这表明( )大众传媒的普及推动了考古技术的日臻完善“国宝”文物是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重要载体不同创作手法的融合能让“国宝”文物“活起来”挖掘文物背后丰富内涵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应A B C D三、“狂”做新题17(201

12、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一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决定将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以浓缩形式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A B C D18(2019届云南师大附中)2018年6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

13、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A B C D19(2019届衡河北水中学)2017年10月26日,两岸汉字节在海沧文化中心开幕。汉字节旨在通过征选两岸共同认可的代表性汉字,举办两岸书法艺术论坛、笔会等交流活动,两岸小学开设汉字书法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民众情谊。材料说明(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节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教育在文化传承和人的教化培育上起重要作用A B C D20(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是我们的骄傲。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 )它们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