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46057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冒险精神(企业管理杂志-卓越领导力系列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ENTERPRISE MANAGEMENT 11, 2009 论 坛 Forum 19 世纪 80 年代,在 关于是否购 买利马油田 的 问 题 上, 洛克菲勒和 同事们发生 了严重的分 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 地处美国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东 部交界的地带。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 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 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 称之“酸油” 。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 种低质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 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 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 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 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

2、道 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 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办法。 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 勒最后开始进行“威胁” ,宣称将个人 冒险去“关心这一产品” ,并不惜一切 代价。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 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 800 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 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 此后,洛克菲勒聘请一名犹太化 学家花了 20 万美元,让他前往油田研 究去硫问题,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 没有成功。在此期间,许多委员对此 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 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 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 功了,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这一丰功伟绩,正充分

3、说明了洛 克菲勒具有能够穿透迷雾的远见,也 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一、冒险与成功结伴 “冒险”这个词,频繁地在富人 身上“曝光” ,根据胡润百富榜,中国 富人“十大财富品质”中, “冒险”位 居前列。 世界上所有讨论富人的书,得出 一致的结论 : 富人并不比普通人聪明, 学识也不一定“学富五车” 。这些富人 之所以能成功(而很多智商、学识远 远高过他们的人却失败) ,那是因为富 人们具有的冒险精神(或是敢想就敢 去做的精神)确实是“平庸者”无法 效仿的。 在家族式企业中,这种品质在第 一代富人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但第 二代甚至第三代富人,大多是继承来 的,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的冒险意

4、 识相对薄弱。 有的人总担心失败,他们总会找 出很多合理的理由,使自己不去冒险, 终一事无成。有的人总害怕困难,将 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推给了别人,但 当别人成功后,他们又开始后悔,后 悔当初不该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冒险,得 讲究科学规律,会预测事情发展的未 来, 并能降低风险率, 这样会减少损失, 就是失败了,也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冒险总比坐以待毙好,想成功, 就得有冒险精神! 在国外,人们通常认为, “企业家” 是“有冒险精神的一群人” ,冒险是他 们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显著特征。业内人 士表示,从冒险的商业回报和财富价值 看,我们已经进入“冒险经济”时代。 二、冒险精神 冒险精神多一点,但是

5、也须有一 定的理智,你就可能成了企业家。企 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精神,创新 精神的实质就是冒险精神。 万科王石认为,企业家精神很重 要的一点在于要有偏执,企业家与其 他人的不同点就在于偏执,偏执里面 包括执著,也就是“别人认为不可以 他却认为可以” 。经济学家樊纲说,“企 业家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 是冒险加理智。 ”企业家身上 60是 冒险精神,40是理智,但是,如果 一个人的冒险精神降到 20,理智成 分上升到 80就成了学者。 “企业家”要具备的素质,约瑟 “企业家”是“有冒险精神的一群人” ,冒险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显著特征。 冒险精神 卓越领导力修炼 ( 七 ) 文/李洪青

6、 卓 越 领 导 力 八 大 元 素 ENTERPRISE MANAGEMENT 11, 200915 夫熊彼特 1942 年便已提出 : 一是有眼光,能看到市场潜在的 商业利润 ; 二是有能力,有胆略,敢冒经营 风险,从而取得可能的市场利润 ; 三是有经营能力,善于动员和组 织社会资源,进行并实现生产要素的 新组合,最终获得利润。 既然创新,便须冒险,创新和冒 险并存。 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主要表现在 : 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上 ; 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缩小上; 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上 ; 新市场的开辟上 ; 生产品种的增加和淘汰上 ; 产品价格的提高或降低上。 杰克韦尔奇,被誉为全球第一 CEO

7、,更是把冒险精神发挥到极至的 表率人物。 从 1981 年入主通用电气起, 在短短的 20 年的时间里,杰克韦尔 奇使通用电气公司的市值达到了 4500 亿美元,增长了 30 多倍,排名从世界 第 10 位提升到第 2 位,他所推行的 “六西格玛”标准、 全球化和电子商务, 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 同时,这位锐意改革的管理奇才, 还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和操作系统, 他依靠一种扁平的“无边界”的管理模 式,一种对人的热情关注以及一种非正 式的平等交流的风格,帮助庞大多元的 商业帝国摆脱成熟企业的痼疾金字 塔似的官僚体制,走上灵活、主动、不 拘一格的道路,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 本人也成为世界上最

8、令人仰慕的商界领 袖,CEO 们争相效仿的偶像人物。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有冒险 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领导工作 就会陷入没有创新精神的状态中,这 将不利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很难说 企业家能够在如 “人事结构, 人员任命” 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没有冒险精神,企业家就只能忙 于维持现状,而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 的本质就是不断的实施变革,使企业 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没有这种冒险精 神,一切都无从谈起。 企业家至少在最初阶段或者某个 阶段的某些重大问题上具有敢于冒险 的精神。当然,要想使冒险能够成功, 最后创造出价值还需要理智。 三、以自己为对手 成功只存在于昨天的记忆里,或 对明天的追求中

9、。 2003 年 8 月出版的美国财富 杂志,分别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 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 。 其中,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 19 位,也是中国内地唯一入选的企业家。 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花了六 年时间研究了十八家基业常青公司的 成功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 : “最成功 的公司致力于赢得竞争,他们的对手 是自己。 ”张瑞敏无疑也是一位将自己 视为对手的企业家。 一次,张瑞敏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 指出 : “创新精神取决于管理者的自我 创新。为什么有的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原因在于管理者往往沉湎于昨天的成 功,难以自我创新战胜自我。海尔的理 念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不断打破昨天

10、 的思维定式,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张 瑞敏以自己为对手,在不断战胜自我的 过程中,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人生就是一个自己不断战胜自己 的过程,在自己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 中,我们逐渐地收获、成熟。人最大 的敌人就是自己,人要做的就是不断 向自我挑战,继而不断战胜自己。 正如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兼 总裁周成建所说 : “最大的竞争对手是 自己,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被别人打败了, 而是自己被自己的失败心理打败了。 因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最难 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勇敢地 面对一关关的挑战,不断战胜自己, 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松下幸之助说过 : “做生意如果不 追

11、求成长,或不向更高的目标挑战的 话,就无法品味到身为商人的喜悦和 充实感了。 ”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不断超越 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财富 ;要时时 刻刻寻找自己的下一个增长点,满足 现状终将被淘汰。 所以, 必须否定过去, 不否定过去就不能超越。 四、冒险法则 在非洲大地上,每年 9 至 10 月, 雨季唤醒了马赛马拉大草原,上百万头 角马也追随绿草丛北迁至此。狮子、鳄 鱼循声而至, 开始一年中最丰硕的猎杀。 马拉河中潜伏着一种世界上最大 也最为凶残的尼罗鳄,它们在这个季 节早就严阵以待,准备着一场屠戮和 一场盛宴。然而,这是角马种群生存 的不二选择,它们必须在尼罗鳄的尖 牙利齿中寻求生存机遇

12、,明知道要冒 被绞杀的危险,也不得不每年两回地 一次次冒险涉河。 有一年 10 月, 非洲大陆雨量稀绝, 张瑞敏以自己为对手,在 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 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6ENTERPRISE MANAGEMENT 11, 2009 论 坛 Forum 马拉河水浅可见沙,河中的尼罗鳄清 晰可见。 这时,有几头年幼的角马准备从 鳄鱼无法施展身手的最浅处实施偷渡。 它们聚集在一起,列好队,正要开始 游渡时,令人颇感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几头很像是首领的成年角马奔跑过来, 将它们悉数赶回大队伍中间,不许它 们另辟蹊径。角马首领的意图很明显 : 必须追随群体一同过河。 然后,这群一望无际的角 马,

13、按照墨守成规的排列,沿 着一成不变的路径,又一次上 演了蔚为壮观的光荣之旅。 很多人对极富戏剧色彩的 一幕疑惑不解,便找到当地人询 问。当地人解释说,马拉河今年 这样的情况实属罕见,许多角马 一辈子可能都无法遇上 ; 如果那 些年幼的角马选择了从最安全 处过河并顺利渡河,那么它们就会缺少 逃生的勇气,明年三月,它们将再次回 来,当再次面对凶残的尼罗鳄时,那些 年幼的角马还会有勇气渡河吗?长期与 大自然相处,使角马群养成了一种挑战 危险的本能,每年都会在相同的时间和 相同的地点集中起来过河,因为实践告 诉它们,这样做是正确的。 吼叫、践踏、奋勇向前,它们在 滚滚不息中维持着强者生存的逻辑。 从“

14、马拉河之渡”的现象中,我 们能得到什么感悟呢? 法则一 : 最大的危险就是害怕危险。 角马群在面对危险时所表现出来的 “视死如归” ,一定是经历过代代传承的 生命总结,是在繁衍生息中找到的唯一 活路。百万年来,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畏 惧尼罗鳄的角马群,在恐惧彷徨中绝 迹。它们的毁灭不是毁于尼罗鳄的血盆 大口,而是毁于对尼罗鳄的恐惧。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许多人终身勤勤恳恳,言听计从,逆 来顺受,从不想去冒任何风险,只想 求一个安稳的人生。 事实上,不敢冒险的人,在起点 上就已经输掉了整个人生。逃避危险、 躲避危险只是一个人的一相情愿的想 法, 不论你如何无奈, 危险必定是危险, 它不会因

15、为你恐惧而消亡,你只有认 真面对。 这条法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 生都是与危险时刻相伴,不去冒险不 等于就能躲避危险。越是在自己年轻 气盛,越是一无所有的时候,越应该 主动去冒险。倒是事业有成,经历过 一些重大险情的人需要谨慎、收敛。 但是,不怕危险并不意味着喜欢冒险。 法则二 : 最致命的危险就是未被觉察的 危险。 前面故事中那些年幼的角马,眼 里的危险是鳄鱼可怕的尖牙利齿,而 成年的角马首领眼里的危险却是年幼 角马对鳄鱼的恐惧心态。 这里有两种危险,一种是直观的、 眼前的危险 ; 另一种是隐含的、将来 的危险。对比角马群种的生存繁衍, 哪种危险才是最致命的?这一点是显 而易见的。 同时,

16、那些水浅的河床, 淤泥覆盖, 说不定还藏着更要命的危险。角马群 总是选择特定的过河路线,这种传承 也自有其道理。 人生最致命的危险是什么?就个 体而言,那些有可能招致杀头、坐牢、 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一切危险都是 致命的。 但从整体上看,人生最大的失败莫 过于苟延残喘、低三下四、穷困潦倒。 也正是为了改变这种人生的窘迫,才会 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惜一切代价去冒险。 真正的危险都是来自于隐含之处, 而我们习惯性防范的恰恰只是显性的, 更多是一些心理感觉上的危险。譬如 许多领导者都不敢参加“蹦极”之类 的极限运动,担心这种运动的危险性, 而这种担心完全是一种心理惯性,是 一种“看得见”的危险。 事实上,这些运动的危险 系数可以忽略不计,远不如爬 山、涉水危险。正是因为如此, 万科地产的领军人物王石给大 家做了一个表率,2003 年 5 月, 王石登顶珠穆朗玛峰。他的行 为在昭示着他的团队,没有什 么不可逾越,只要勇敢的迈出 你的脚步。 法则三 : 冒险不仅需要科学分析的头脑, 同时还要兼具艺术的灵感。 角马的群体过河,在外行看来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