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43910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_曾昭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繁荣建筑创作的思考 曾昭奋 五年前 , 我曾在一篇文稿中谈及北京 、 广 东 、 上海三 地 的建 筑 创作 , 分别称之为 “ 京 派 ”、“ 广派 ” 和 “ 海 派 ”, 并对建筑创作的真正繁 荣 , 表示了衷心的祝福和殷切的期待(见建筑 少秘1 7号) 。 今天 , 请我们再一次把眼光投向全 国 , 投向京 、 广 、 沪 , 再一次审视我国建筑创作的 现实 。 建筑创作的繁荣需要科学与民主 . 不言而 喻 , 这个科学 , 主要的不是指建筑设计中的力学 、 热工学 、 光学或声学 , 也不是指设计中的比例 、 造 型或色彩 . 建筑创作中的科学 , 是与民主联系在 一起的 . 没

2、有民主 , 科学也就没有立身之地 。 但 是 , 科学和民主还没有普遍地成为建筑创作 中 的主宰 , 许多建筑设计工作并没有进人真正的 创作过程 。 实现宪法所规定的 “ 创作自由 ”, 仍然 有待于大家的努力 . 我们的建筑设计工作中 , 有时还存在着这 样的现象一一在建筑师动笔之前 , 社会的风习 , 首长的癖好 , 业主的专横 , 以及建筑师本人的顾 虑 , 种种钳制和束缚创作的消极因素 , 往往会把 建筑创作所需 的激情和智慧无情地扭曲 , 会把 建筑师的构思和灵感彻底地捣碎 , 使整个设计 过程显得毫无生气 , 毫无光彩 。 而且 , 越是重要的 建筑物 , 越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项目

3、, 越是如此 。 在 方案审议过程 中 , 在施工现场上 , 你会碰到专业 内外的有力人物 , 他可以不说明任何理由 , 就让 建筑师改变建筑的规模 、 容貌 , 加盖一个屋顶 , 粘 贴一个门廊 , 增多一片装饰 , 或者 , 建议你把已做 好的方柱改成园柱 , 把已涂好的绿色改为灰色 , 等等 。 难道 , 这样完成的建筑物 , 会是一个完好的 12( (时代 建 蜘 2/1989 作品 , 这样的过程 , 能是一个真正的创作过程吗 ? 尤其是 , 当他们的主意和建议 , 并非为了建筑本 身 , 而是被当作一位建筑师是否顺从 、 是否忠诚 的试金石时 , 建筑创作的科学性连同建筑师的 创作

4、热情的彻底泯灭 , 就是必然的了 。 当前 , 建筑事业迅速发展 。 建筑工地上 , 总 结报告里 , 庆功会场中 , 经常出现着热闹的场面 , 长足的进步和真情的欢呼 。 但是 , 建筑创作的真 正繁荣 , 尚存在于孕育之中 。 近年来 , 一股复古主义思潮不停地摇憾着 首都建坛 。 建筑创作指导思想 、 一些新的建筑作 品及其评论中 , 表现出了一种建国以来最顽强 的怀旧倾向 。“ 以优秀传统为出发点 ” 和 “ 维护古 都风貌 ” 的主张 , 成了不准异议 、 不准批评的建筑 创作方针 , 并在某些设计和审查过程中显示了 它们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 复古主 义的狂热 , 它的 挥金如土的劲

5、头和影响的范围 , 都大大超过了 五十年代里先后出现的两次复古浪潮 。 然而 , 它 们在理论上并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析 。 即使 是 “ 维护古都风貌 ” 的倡导者 , 也没有把它说清 楚 , 说是 “ 维护 ”, 却用它来钳制新的创作 ; 说是方 针 , 又不知对象和原则何在 . 表现在具体作品上 , 那些八十年代的仿古复古之作 , 也显然低于 五 十年代所已达到的水平 。 如果你有幸来到它们 面前 , 只消停留片刻 , 你就会发现 , 比起五十年代 的同类作品来 , 它们不是更合理 , 而是更为矫揉 造作 ; 不是更丰满 , 而是更浅薄 ;不是更 动人 , 而 是更呆滞 。 但是 , 我

6、们切不可小看了这种思想 、 这类作 品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 一 一其流风所及 , 全国各 地出现了多少个新琉璃瓦大屋顶 , 出现了多少 个 “ 一条街 ” 、 “ 一个城 ”。 精雕细刻的 , 粗制滥造 的 , 东拼西凑 、 自命风雅的 , 挥金如土打肿了脸充 胖子的 。 真是不一而足 。 一一其流风所及 , 人们继 续任凭小学校舍倒塌 , 却竞相修造神仙佛祖名 妓遗迹 , 并以传统文化自诩 。 这样热闹的场面 , 这 么些作品的登场 , 难道是建筑创作的繁荣 ?搞假 古董 , 盖新庙堂 , 可以发扬优秀传统来炫耀 ; 而追 求当代中国建筑新风格 , 倡导建筑创作的科学 与民主 , 反倒成了该

7、讨伐的罪过 . 北京不是一个凝固了的城市 . 它有着众多 的人口 , 巨大的产业 , 繁忙的交往和大量的信息 交流 。 开放 、 改革以及它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的现实 , 要求它是一个现代化的高速度 、 高效率 的城市 。 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 它本不该成 为复古思潮反复涌现的地方 。 幸好 , 当那些拿 “ 传 统 ” 来嘲弄和 吓唬老百姓的理论和讲演还没有 成为文件和法律 , 而仍然只是一部分人的主张 和癖好时 , 建筑师创新的勇气和脚步 , 并没有就 此泯灭和停歇 。 在老中青各个年龄组的建筑师 中 , 一批勇于开拓 、 创造的建筑师 , 仍然攀登不 止 。 所以 , 北京这几年

8、 , 在被仿古复古建筑挤占 而剩下 的不大的地盘中 , 继续出现了一些造价 合理 、 造型新颖 、 富有时代感的新作品 。 它们受到 了欢迎和肯定 。 我们所说的 “ 京派 ”, 它的形成和它的特色 , 有其社会的和历史的必然性 。 理论和舆论的责 任 , 应该是发扬其合理的方面 , 揭示并克服其消 极的方面 。 理论和舆论可以使一个学派繁荣更 新 , 也可导致一个学派保守僵化 。 在北京 , 建筑界 的声音还 不象某些外地那么沉寂 。 但是 , 我们却 常可 听到对某些复古作品的颂扬吹捧 , 听到人 们对强使现代建筑穿靴戴帽竞着古装 的不满和 议论 , 或者 , 干脆只听到这也不准议论 、

9、那也不准 批评的告诫和提示 。 建筑学报是一个全国性的建筑学术刊 物 。 我是它的有三十多年 “ 读龄 ” 的读者 。 它实践 着反映 、 指导全国建筑理论和创作的任务 , 认真 而又严肃 , 但又表现了相当明显的学术倾向一 一它似乎是 “ 京派 ” 在理论和舆论上的一个有力 支柱 。 这种倾向性对繁荣创作不利 , 对 “ 京派 ” 本 身也不利 。 人们对学术刊物的期望是 : 传播经验 , 探讨理论 , 抨击积习 , 促进创新 。 然而 , 如今在中 国办学术杂志 , 确实是困难重重 , 从事者需要经 得住寂寞与清贫 。 还要提出苛求 , 就有点不近人 情了 。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从

10、社会背景和学 术倾向性来说 , 它属 于 “ 京派 ”。 它是一个基础雄 厚 、 学术精深 、 队伍整齐 、 成绩斐然的学术殿堂 。 当今 , 建筑学专业是大学中的一个热门专业 , 全 国多少个城市 、 多少个重点高中的 “ 高考状元 ” 来 到这里学习 。 严格的教学安排 , 认真的讲授和作 业 , 完备的图书资料和源源不断的新信息 , 保证 他们能沿着铺得既明确又平坦的道路 , 被塑造 成为一代建筑师 。 但我似乎感到它过于明确 , 过 于平坦了 。 著名画家林风眠在巴黎美术学院刚 学习半年 , 他的老师就对他讲 : “ 不要在巴黎美术 学院学习太长一一否则你就会变成学院派 , ” 也 许

11、真的如此胜券在握 , 反易流于保守 ; 资产丰 足 , 反易举步维艰 。 这里很少谬论 、 片面 、 幼稚和 浮夸 , 但也少于提倡怀疑 、 论争 、 开拓和突破 。 要 不是这样 , 它会对我国建筑学的发展和创作繁 荣 , 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 广州和广东沿海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 为岭 南历史划出了一个新时代 。 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 建筑的形式和风格 , 反映建筑师们的热情和努 力 。 若干年后 , 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 , 仍将称道 在这些岁月中 , 广东的和来 自全国各地的建筑 师们所留下的业绩 。 七十年代后半期到八十年代前半期 , 整整 一个 “ 年代 ”,“ 广派 ” 建筑艺术曾

12、毫无愧色地领了 一国风骚 。 从一 系列的高水平的建筑作品 , 到一 系列旧城市的复兴和新城深圳 、 珠海的崛起 , 形 成了建国以来建筑创新的第一个高潮 。 但是 , 当 全国的建筑创作水平普遍提高以后 , 这第一个 高潮就消失了 。 它的持续时间并不太长 。 近年来 , 这里的新作品虽亦那样喜人 、 多姿 , 然而几位年 长的大师所达到的高度并没有被中青年一代所 时代 建 州动 21 /98 9 1 3 超过 , 他们的创作成就和宝贵经验 , 也还没有上 升为系统的理论 。 目前 , 仍然有人不愿意承认 , 不 愿意理解 ,“ 广派 ” 建筑创作在这个年代里 , 在新 中国建筑创作和建筑风

13、格的探索和成长过程中 所起的带头和促进作用 。 这种情况值得注意 。 它 从一个侧面说明 , 广东建筑界同行们在理论总 结方面的欠缺 。 图版上 、 工地上热热闹闹 , 理论阵 地上却冷冷清清 , 这种局面反过来又严重妨碍 它本身的进一步提高 。 何况 , 如今又 出现了新的 干扰 。 这几年 , 在这里造成干扰的 , 不是来自复古 思潮 , 来自旧有的条条框框 , 而是其它方面 。 设计 者为了弥补过低的工资收人 , 为了多挣奖金 , 不 得不尽量多出图 、 快出图 , 还不得不把业余时间 花在额外的设计项 目中 ; 招标投标 中的不正 之 风 , 甲方以 “ 回扣 ” 多寡来挑选设计单位

14、, 等等 。 这 类现象并非岭南所独有 , 它们对建筑创作的扼 杀 , 对建筑师的创作热情的嘲弄 , 较之 “ 优良传 统 ” 和某些个人癖好来 , 更加令人可憎可畏 , 它们 的诱惑性和破坏力 , 也非建筑师或设计单位一 时所能抵制和克服 。 所以 ,“ 广 一派” 创作的新高潮 , 需要新 的拼搏和机遇 。 待到它的第二个高潮涌 起的时候 , 也许正是全国建筑创作真正繁荣的 时节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 系 的历史 , 可以回溯 到1932年 。 它在半个多世纪中培养的一代又一 代建筑师 , 成了 “ 广派 ” 的中坚力量 。 放眼全国 , 除 了长江边上的几个建筑系外 , 它肩负着影响 、

15、 促 进大半个中国的建筑事业的重担 。 论它的历史 、 它的基础 、 它所曾取得的成绩和它优越的地理 、 社会背景 , 它完全能够这样做 . 但是 , 没有做好 。 尤其是 , 它未从经验和理论方面及时总结和发 扬广东建筑创作的成就 , 一种极好的学术机遇 被轻轻放过 。 当然 ,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 , 不 应该在这里寻找 , 也不应该在这里的同志们身 上去寻找 。 过去的极左路线的影响 , 不合理的机 制和习惯 , 教师们薪金的相对下降 , 社会风气对 学生的引导 , 都在起作用 。 而没有合理的机制和 这一机制下形成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梯队 , 一 个专业 、 一个地区的学术是不能繁荣

16、的 , 繁荣了 也是不能持久的 。 在当前情况下 , 要办好一个 系 , 一个专业 , 都需要人们做出加倍的努力和全 面 的牺牲 . 广州的南方建筑杂志 , 自198 1年创刊 以来 , 坚持正常出版 , 其困难的情况 , 编辑们的努 力 , 确实少为人知 。 一方面是理论的沉寂和理论 的贬值 , 一方面是愈想出刊就愈要赔钱 , 这种扭 曲状态决非一个地方刊物所能独力扭转 。 所以 , 对坚持在这个理论阵地的建筑工作者 , 理应得 到切实的支持和关注 。 “ 广派 ” 一 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一一南 方建筑 , 当我们读到它们时 , 并不是对昨天 的满 足 , 也不是对今天 的怨埋 , 甚至也不是对明天 的 等待 。 开放 、 改革和经济上的巨大发展 , 明明为建 筑理论和建筑创作的繁案带来了 空前的好时 机 , 而它们本身所受到的牵制和束缚 , 却似乎还 没有理出清晰的头绪 。 在这种情况下 , 一时一地 的光景的上落浮沉 , 又能责备谁呢? 广东侨乡解放前有一句口头禅 :“ 一上 , 二 香 , 三叻 , 四逞 ”。 在许多华侨和归侨的心目中 , 最 好的城市是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