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_王永炎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39338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_王永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_王永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_王永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_王永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术探讨 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 王永炎 张志斌 张志强 王燕平 朱建平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 号,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通讯作者: 关键词 中医学派; 学术流派 目前中医研究应该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使用现 代科技的手段, 主要指实验科学方法; 一种是运用传 统的研究方法, 如文献学、 历史学及中医临床经验的 总结与升华。在科研计划立项中, 前者受到重视, 后 者则被淡化。事实上, 传统方法的中医研究应该是 源头与基础, 不仅重要, 而且更有利于临床诊疗水平 的提高, 促进转化医学行动。诸如中医概念的界定 与诠释, 主要依靠传

2、统方法的研究。而如果不是建 立在厘清概念基础上的现代实验研究, 则难以获得 对学科进步有现实意义的结果。 有鉴于此, 应该加强中医传统方法的研究。当 然, 所谓传统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大概念。由于历来 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研究缺口较大, 只能从重 点及焦点的工作做起。比较而言, 当务之急应该是 医史文献与中医学派的研究。其中, 与中医临床医 学发展联系更为紧密的是中医学派的研究。 中医学派的词义界定 “ 中医学派” 简称医派, 由“ 中医” ( 或中医学) 与 “ 学派” 两个基本词组成, 中心词是“ 学派” 。多种中 医学相关工具书对于“ 中医学” 的解释大致相同: “ 以 中医传统医学理

3、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 研究人类生 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 诊断、 治 疗、 康复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 而“ 学派” 一词, 多种中医学相关工具书均未收。据 现代汉语 词典 : “ 学派: 同一学科中, 由于学说、 观点不同而形 成的派别。 ” 此书对“ 派别” 的解释是: “ 学术、 宗教、 政 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 据 辞海 : “ 学派: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 成的派别” 。 综合各书所云, 那么, 从词义上来说, 中医学派应该是: 中医学中由于师承不同而形成的 具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分支或团体。 划分中医学派的条件 以往划分中医学派的方

4、法大致有四类: 其一, 注 重师徒传承关系, 比如以刘完素及其几代弟子为代 表的河间学派, 以张元素及其几代弟子为代表的易 水学派。其二, 以诊疗特色为划分的标准。如李杲 为创始人, 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功能的补土派; 以 朱震亨为创始人, 在治疗上重视滋阴清火的滋阴派。 其三, 以一大类疾病为划分的范畴, 将研究同类疾病 者归入同一学派, 如伤寒学派、 温病学派。其四, 以 地区作为划分的界线, 总结这一区域内医师群体不 同于或突出于他地区的特色, 如新安学派、 孟河学 派、 燕京学派。实际上, 任何一种单一的划分方法, 都有不足, 很难较为全面地体现中医学派学术创新 与理论传承的关系。鉴于

5、中医学派涉及的关键词是 中医学、 学说观点、 师承与分支或团体。所以, 中医 学派之所以可以被称为学派, 应该有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 必须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特色, 而 同一学派的医者具有共同的学术观点。一个中医学 派之所以成为“ 学派” , 体现在独特的学术观点及与 之相应的临床特色上, 这种学说与特色要有创新, 有 说服力。不然, 则与其他中医队伍没有区别。第二, 这种学说观点必须有师承传授的发展, 学生势必沿 着老师的思路加以深化。值得提出的是, 这种师承 关系也可能是穿越时空的私淑。中医学派师承关系 往往可以持续几代人, 甚至延续跨越几个历史时期。 第三, 要有相应的影响与研究团

6、队, 学派的活动由信 奉支持相同学说观点的医家群体通过发挥其临床特 色, 或著书立说而体现出来。一种学说, 过于阳春白 雪, 缺乏理解者与支持者, 只在一个家庭中父子相传 而已, 形不成一个团体或分支, 那只能称为世医, 也 称不上是中医学派。如果以同时满足如上三个条件 作为划分中医学派的标准, 师承学派中创新与传承 的脉络则可能比较清晰。 中医杂志 年月第 卷第 期 , , , 中医学派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学派在中医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是为什么 要启动中医学派研究作为当前中医研究重点的关键 因素。虽然, 中医学派形成的学术根基, 延续了很长 的时间, 但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学派出现较晚。 四

7、库 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 说: “ 儒之门户分于宋, 医 之门户分于金元” ,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学 发展的实际情况。金元的中医学派争鸣, 使这一时 期成为中医理论发展最为繁荣的重要时期, 这是医 史学界的共识。中医学派争鸣能够促进中医理论的 发展, 这正是中医学派在学科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关键在于学派的创建与 发展, 很好地解决了创新与传承的关系问题, 提示了 一种值得学习重塑的中医发展模式。因此, 研究中 医学派, 不仅仅在于其学说、 经验及临床特色的发掘 与使用。更重要的是, 研究学派创新、 传承与发展的 经验及条件, 可以启示, 甚至指导我们如何面对今

8、天 在坚持本学科特色的基础进行理论创新的问题, 培养 新一代的中医理论家、 临床家与教育家。同时, 这种 研究, 对于今天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也富有重 要的意义。 如何进行中医学派的研究 中医学派的鉴定 上述第点与第点, 可以说是对于中医学派 理论上的鉴定, 但回到研究实践中, 可能会有许多具 体的问题。其一, 不能将学派概念的放大。如此前 曾有学者提出“ 内经学派” , 这可能是一种学派概念 的放大。 黄帝内经 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 是中医 理论的基础, 几乎未曾听说过自认为是中医而公然 宣称要背离 黄帝内经 理论的。所以, 这一学派也 许可以涉及到整个中医学科, 很难称之为一个“ 分

9、支” 。而且, 古代 黄帝内经 研究者们往往本着述而 不著精神, 借注释 黄帝内经 原文来阐述本人的医 学主张, 相互之间也缺乏学术观点方面的必然关联。 其二, 不能将学派的概念缩小。对于学派的鉴定也 不能过于琐碎, 某个地区, 或某个小团体, 遵循某种 用药特色或治疗经验, 但没有原创的理论, 也不能称 之为中医学派。比如竹林寺女科, 虽然声名在外, 可 能还谈不上是一个中医学派。其三, 不能将学派的 概念转移。一个中医学派既然是指由于一定的师承 关系而形成具有相同学说和观点的医学分支或医家 团体, 那么, 学术观点相左的、 各异的, 或观点上相互 没有关联的医家, 即使共同存在于某一地区,

10、 即使繁 盛一时, 也不能称之为中医学派。 中医学派的选择 从金元时期的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开始, 至清末 民国的孟河学派, 中医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学派。首 先选择什么学派作为研究对象, 也是一个颇费思忖 的问题。如果人力物力与时间不允许全面铺开, 不 妨首先进行医史学研究, 选择学说理论相对完善, 临 床特色相对鲜明, 传承关系相对清晰, 医家团队相对 强大的中医学派作为研究范本, 同时进行中医学派 研究的方法学的探索。具体来说, 借助于相对完善 的学说理论, 可以与此前的医学理论进行比较而确 认什么是该学派的原创性观点; 借助于相对鲜明的 临床特色, 可以进行此学派与彼学派的比较, 确认其

11、学术观点的长短优劣; 借助于相对清晰的传承关系, 可以进行学派内部的纵向比较, 确认其发展扬弃的 脉络; 借助于相对强大的医家团队, 则可能获得更为 大量的研究资料, 使研究结论更为可靠。 中医学派研究的重点问题 选定作为研究对象一个或若干个中医学派之后, 首先, 要摸清属于这一学派的所属医家与可用的医学 文献, 将整理总结该学派的独特理论与诊疗方法作为 研究的切入点。第二, 对同一学派的不同时代医家进 行比较研究, 掌握学派在传承过程中, 什么被继承, 什 么被舍弃, 有了什么样的演变和发展。第三, 从时、 空 两个方面进行学派之外的立体比较, 确定什么才是真 正属于该学派的原创性理论与特色

12、。第四, 将学派的 创始与传承放到学科与社会的大背景下, 研究该学派 为什么出现, 为什么发展, 对当前的中医学有什么影 响, 对整个中医学科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虽然中医学派研究属于中医传统研究的范畴, 但仍然可以引进现代技术方法手段, 如医案的发掘 与构建医案学、 循证医学调查、 方药流行病学考察数 据库的建立, 以及数理统计学的使用等等, 将可以帮 助我们更为快捷地取得更为可靠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李振吉 中医药常用名辞术语辞典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中医药学名词北 京: 科学出版社, : 李经纬, 邓铁涛, 余灜鳌, 等中医大辞典 版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 ,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年版: ( 收稿日期: ) 编辑: 李春梅 王永炎等 关于加强中医学派研究的建议 年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