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37867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炜)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关系丹凤县龙驹中学:王炜在基础教育诸多的学科中,音乐教育有着其鲜明的特点。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是心灵的陶冶,是情感的源泉。音乐是人性化的,是要依靠心灵去感受的。然而,音乐更是穿越了时空,从古至今,在各个文化领域中都可以找到音乐的身影,人类的发展史就是音乐的发展史,涵盖了人文、历史、地理等等更加广泛的知识范畴。因此,音乐教育不能只单单理解为会唱歌、能掌握一件乐器、认识几个音乐家这么简单的事情。音乐学科体系庞大纷繁,往往要穷极一生都不能将其全部涵盖,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呈现如此庞博的知识体系,是现代音乐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2、、依靠信息技术来获取、处理知识是最好的呈现方式和解决方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呢?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角度看,“整合”就是将原来属于不同范畴但又有关联的食物,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的思想和方法。整合的核心是“融”。在具有整合的意识,掌握整合的方法的前提下,就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整体作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的手段有很多,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主要有音频、视频的下载、处理、播放;图片的处理、组合、展示;音乐知识重难点的分析、讲解;相关文化素材的补充等等方面。要用到的手段主要有 PP

3、T制作教学课件,其中穿插各种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Flash 动画等,因此 PPT 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载体和标志。诚然,信息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可以综合使用,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单一使用。这就涉及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原则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目的是要辅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不是完全去取代教师的讲解、演唱、弹奏。课堂教学仍然是以人的活动为主导,只有合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于课堂教学,起到烘托、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才是最成功的整合。作为基础的艺术教育,音乐课堂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我们要向学生呈

4、现的信息多数是听觉的音像资料,涉及其他的学科和艺术的有时还是视觉的艺术,这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硬件、软件会带给我们听觉、视觉、感觉全新体验和感受,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一节好的音乐课堂的得力助手。它的具体作用在于: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传统课堂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挂图、录音机等多种设备,教师讲,学生听,繁琐而又耗时,往往手抄一段乐谱就要花费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有时为了欣赏一段音乐又需要准备好几件乐器、挂图等,好多课前准备成了一个“运输队”。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

5、来,笔者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平台,设计、编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生动新颖的音乐教学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挂图等。利用音乐软件模拟真实乐器音色,结合 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讲解乐器结构;利用会声会影编辑视频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音乐会的实况演奏、演唱;利用 PremierePro 剪辑一些学生的录像片段,也让学生的“真容”再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大了音乐教学的容量。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图画背景和文字介绍,增加了教学内容理解的直观性、可视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欣赏音乐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在各种歌曲或器乐曲的欣赏教学内容中,其作品的创作、流传过程,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音乐风格的演变,都有许多翔实的资料和传说故事。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书本、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比较单调枯燥,如今多媒体、MIDI 制作等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其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7、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倍受学生欢迎。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课堂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和作者“相同”的心境,既达到了课堂音乐欣赏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这种音画一体,尽管在某些方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针对全体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客观存在,为了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这种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演绎、创造情景,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达到艺术的升华。 四、

8、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尤其是音乐欣赏课堂中的应用,更大可能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大地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譬如我在给学生欣赏了管子独奏曲江河水时,通过“实际观察”,有一名学生在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写到:“作为在辽南广为流传的鼓吹乐曲,江河水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全曲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就像一篇优美的韵文诗,只要闭上眼睛用心去领会,我不认为该曲表现某一特定人物的感情和遭遇,一首民歌在流传许久之后已然融入了哪个地区所有人的悲苦和沉

9、思。社会的黑暗使身世无依的东北人需要渲泄、需要呐喊,而江河水正表现着这一主题。深沉而悲亢的音调、反复的吟说展现了被压迫民族的心情与呼声,悲凉的曲调中不时透出一阵阵衰微的疾呼。” 曾经,我们的一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了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幅画,学生非常兴奋,当堂作画,很快都做出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同样的,我多次利用 PowerPoint 或会声会影等软件制作、播放几个近似或同类型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很有特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即兴创作,然后拿几个学生的“作品”,利用软件制作,进行配器,让学生自己来欣赏自己的“作品”,效果非凡。由此可见,无论是

10、情感的体验,还是音乐演奏形式的变化、乐器的搭配等,都要发挥学生极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教学的整合,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宽了接受音乐信息的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音乐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视听联觉,有助于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的提高。各种音乐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了音乐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用音乐奠定了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引领了课堂教学一场深刻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