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321859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增分策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专题一 学科技能强化与规范答题,能力概述,即读得懂。知道试题在说什么,要求做什么。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一) 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和解读,近年来,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几乎全部都是材料分析题。此类试题,问题因材料而设置,答案因材料而构建,通过考查学生把基础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具体材料相结合的思维过程,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研读和分析材料就成为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例1 (2015四川高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典例精析,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

3、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H市是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 解析 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类,问题指向如何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本题属于单纯解读设问无法准确定位所用知识点的题目,还需要对题目材料信息进行深入详细解读,找准知识切入点。由于政治生活题目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向以行为主体进行划分,所以首先对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行为主体进行界定,很显然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干部的依法办事能力;明确行

4、为主体后,再通过解读材料信息,进一步精确定位各个行为主体的,知识点,题中党的做法,是在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而题中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题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而题中各种形式的活动,就是加强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答案 (1)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 (2)政府依法履职,明确社区治理主体及其工作职责,推动基层协同共治。 (3)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和完善社区群众性自

5、治组织,推动群众有序参与。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方法点拨,要从试题材料中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明确答题指向,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括中心论点。快速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或中心议题。有的材料内涵丰富,层次较多,对材料难以全面把握,因此,要把复杂的材料内容分解为若干层次,归纳提炼每一层次的中心,进而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的中心内涵。,2.找关键词。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或议题,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反映了题干材料内容的特殊规定性,能帮助我们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的中心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如主体关键词(党、政府、企业、公民等);

6、知识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唯物论、辩证法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以及能够体现教材知识点的关键词,如重点、关键、首位等与主要矛盾的联系;主体、主流、性质与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联系等我们就一定要注意。,3.准确判断出有效信息。判断有效信息的标准主要是看信息是否符合设问要求,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设问要求,其指向性是不同的,使用材料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提取信息的角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原因类:提取与原因、结果相关的信息。即材料中与“存在的问题、事物本身属性或规律的客观要求、作用或影响”相关的信息。,意

7、义、影响类:提取与结果有关的信息,或与该事物(事件)有联系的方面的信息。 措施类:提取的信息应与采用了什么方法、手段,或是存在什么方面的问题有关。 认识分析类,因为涉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因此,在提取信息时,应依题目的侧重点去提取相关信息,如果侧重为什么,则与原因类相同,如果侧重怎样做,则与措施类相同。,4.对有效信息进行解读。明确哪些是有效信息后,必须把所获得的有效信息解读为理论,也就是寻找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连接点。 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读题时,必须判明

8、答题时要用到教材中的哪部分内容,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用体验,1.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社会参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为此,国务院在2015年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政策: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上述改革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 (1)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价格

9、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鼓励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3)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减轻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 设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设问不仅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解题时明确试题要求和命题者考查意图的重要依据。因此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从设问中获取对解题有用的有效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具体知识点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理解试题的考查意图。,例2 (2015山东高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

10、4年1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 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 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典例精析,根据材料,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审问指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合理性实质就是原因,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政治生活主体的做法从根本上是国体决定的,然后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和公众政治参与角度回答,并分析这样做的

11、现实意义。,答案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有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或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有利于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推动依法治国。(若学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方法点拨,从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这就要求学生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知识范围,看这个知识范围属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模块,还是选修模块。在回答时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设问限定的范围是隐性的,需要结合设

12、问与题干材料来确定;第二,答题所依据的知识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时,答案不能超过这个范围。,2.明确设问的答题指向。要弄清设问究竟是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要求回答“怎么办”。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启示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则是要求回答“是什么”;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3.明确设问中的主客体。设问的主客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一般来说,经济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国家机关)

13、、党、公民、各类组织(含国内、国际)等,生活与哲学的主体通常是各种具体的哲学观点。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设问的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应用体验,2.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2015年5月,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

14、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应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解析 措施类试题,限定的知识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深化国企改革需要坚持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竞争力等; 答案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引进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优化国有资产布局,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通过公司制改

15、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科学管理增强国企的竞争优势。,(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解析 依据类试题,限定的知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属于经济体制改革,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改革的作用角度分析其依据,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广东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求深化国企改革并制定改革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广东深化国企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的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因此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