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13172 上传时间:2017-05-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讲与加胗制营养效应(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饲料加工制备的营养效应,一. 概述饲料加工制备是为了提高饲料营养质量和饲养效果。动物生产性能经过动物营养和动物育种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仍有潜力。动物营养挖掘营养源潜力,对饲料进行适宜组合(即科学的配方设计)和比较理想的饲料制备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猪场动力网,合理考虑营养、适宜选择饲料、精细调制、科学饲用才能使 饲料、饲养达到预期目的。低水平饲养动物,一般不容易反应出饲料营养质量方面的问题,如饲料中一般性的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不足,谷类籽实饲料粉碎或部粉碎都不会对动物生产产生明显影响。, 猪场动力网,低营养水平饲养动物,主要营养素不平衡, 动物也不会产生明显可见的营

2、养缺乏症。例如明显不平衡的谷类蛋白日粮,饲喂动物后不会出现明显可见的损害。若再加入不适当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或尿素,可能使动物出现平衡日粮不会出现的中毒反应。明显表 现出对一些外源物质的耐受程度降低。, 猪场动力网,科学饲料的营养质量是指饲料经过配制后,营养素的现状和动物对饲料的反应。生产实践中饲料制备的营养效果,普遍存在不能满足挖掘营养潜力的目的。广义的饲料加工制备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方法处理。目前饲料工业主要用物理方法制备饲料,包括湿热压影响。, 猪场动力网,二. 常用的饲料加工制备方法,主要加工方法: 傳統加工方法: 粉碎;混合;破碎等。 普及性加工方法: 制粒;擠壓等。 新

3、方法: 蒸汽壓片;干熱爆裂;膨化等。 其他方法: 微粉碎;塑压成形;包被加工等。, 猪场动力网,1. 蒸汽压片(Steam Flaking),类似蒸汽滚压(Steam Rolling) 两种方法不同点在于:蒸汽压片方法用蒸汽处理饲料的时间更长.蒸汽滚压处理前要根据原料种类不同添加不同水分含量.蒸汽处理又叫蒸煮处理(cooking),时间是14分钟左右。, 猪场动力网,蒸汽处理的目的是使饲料温度升高到94,水分含量从原来的15%增加到18%左右。不同原料有所不同。如高粱,蒸汽处理时间需要14分钟,水分要提高到18-20%才能使饲料达到熟化的目的。熟化后压片厚度是0.1cm左右,使水分降到15%以

4、下。常用加工方法中,蒸汽压片的效果最好。, 猪场动力网,2. 炒烤(roasting),炒烤是一种干热处理饲料的工艺。 干热处理温度可达到150 左右,使饲料产生干炒 香味。 干炒过程有一定程度膨化作用。饲料水分可以降低 到10%以下。 利用滚筒干燥设备炒烤饲料,受热比较均匀。 炒烤程度受经验影响甚大。 仔猪饲料利用炒小麦,炒烤过渡影响营养质量,炒 烤不适宜达不到炒烤的目的。, 猪场动力网,3.微波膨化(micronizing),微波膨化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发生器(gas-fired infraredgenerator)产生的热量对饲料进行处理的一种加工工艺。用红外线加热过程要散发出微薄,所以把这

5、种加工工艺又 叫做微波膨化或叫微粒化加工。微波膨化工艺用于加工谷类籽实饲料,温度可升高到150左右。用微波膨化法热处理饲料,受热均匀度明显比炒烤加热法好。热处理粒度大的饲料,微波膨化法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猪场动力网,4. 热爆裂加工(popping),热爆裂加工的原理是:利用多个红外线发生器(一般是6个,每一个5000英国能量单位/小时)同时对饲料进行加热,很快使饲料温度达到 150-156 ,饲料因快速受热而产生爆裂。 爆裂程度与饲料原料水分有关。谷类饲料水分含量达到15%左右时,爆裂程度可以达到43% 左右。, 猪场动力网,5. 挤压加工(extrusion),现行挤压加工是指自然风干

6、状态的饲料,通过螺旋结构设备的挤压,使饲料形成1mm左右厚度片状的过程。然后再破碎成不同粒度供选用。挤压过程,由于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饲料温度可升高到150 左右。挤压加工对耐热不耐压的抗营养物质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如外源凝结素,抗原蛋白等。, 猪场动力网,6. 蒸煮膨化加工,是一种延长蒸汽调质时间,使淀粉尽可能糊化,再进行膨化处理的加工方法。蒸汽调质时间一般都在10分钟以上。膨化过程,由于压力的作用,调质的饲料温度可升高150 左右。饲料达到膨化机出口时,受压力、温度、饲料中蒸汽作用的饲料,因压力突然减小使饲料膨胀。饲料中淀粉同时产生糊化(gelatinization)., 猪场动

7、力网,7. 制粒加工,是一种重新使粉状饲料成形的饲料加工工艺。 制粒包括两种生产工艺: 一种是挤压制粒工艺,常采用环模挤压制粒。 挤压制粒一般采用抽风干燥,蒸汽调质后的饲料水分含量不易太高,一般控制在18%左右为宜。第二种是塑压或叫冲压制粒工艺。此种工艺常用于反刍动物或宠物饲料加工。容易生产不同形状的饲料。, 猪场动力网,三. 加工方法的合理利用,不同加工方法,用於不同飼料加工,對動物生産效果要求不同,加工工藝和參數不同, 確認達到營養質量要求的衡量指標也不同。饲料加工中,湿、热、压生产工艺对饲料淀粉营养质量有影响,可能改变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吸水能力,膨胀程度,淀粉粒解体程度,形成胶体的程

8、度,与染料的结合程度,易水解程度等。 淀粉或其他饲料加工后物理化学特性变化,是用物理化学方法检验加工对饲料营养质量影响程度的基础。, 猪场动力网,饲料加工中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对淀粉的影响不同。,温度 加水% 染料结合率% 麦芽糖含量% 100 0 10 1.0 130 0 50 2.5 150 0 100 4.5 160 0 100 21.0 160 12 100 26.0 说明:仅温度对淀粉的染料结合能力影响比较大。 常规挤压、膨化等干热加工工艺足以提高染料结 合率,改变淀粉团粒结构,不明显改变一级结构。 干热加工处理对淀粉转变成麦芽糖的含量有限 。, 猪场动力网,干热加工处理对淀粉转变成麦

9、芽糖的含量有限。,蒸汽制粒工艺对淀粉物理化学特性影响较小。挤压、膨化工艺则影响比较大。高温、高湿的加工工艺显著提高麦芽糖含量。高温条件下,水分含量越高,淀粉的降解程度越高。不能利用淀粉或利用效率低的动物,如小猪、小牛或水生动物,高温、高湿的加工工艺是提高淀粉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小猪更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意义, 可减少糊化淀粉对小猪的不利影响。, 猪场动力网,四. 加工制备方法对饲料的物理化学作用,1. 粉碎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细胞壁结构,破坏细胞壁,破坏淀粉粒。粉碎粒度越小,此种作用越明显。细粉碎,可以使10%左右的淀粉粒受到破坏。通过粉碎改变粒度,改变细胞壁,破坏淀粉粒,能量成本

10、高,大量破坏细胞结构难度也比较大。粗粉碎加工,破坏细胞物理结构的作用甚微。通过粉碎加工,将饲料改变成动物所需要或充分发挥营养潜力所需要的粒度均是一种有效方法。, 猪场动力网,饲料粉碎过细(粒径900微米),降低整体性能。 适宜粒度(粒径600-800,最适700微米),营养效率最 高。 饲料粉碎太粗(500微米),不利于节约饲料。 玉米、小麦 毫米以上筛粉碎适宜。大麦、高粱毫米以上筛粉碎适宜。, 猪场动力网,2. 热处理加工:,容易使蛋白质、氨基酸产生变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如去除胰蛋白酶抑制剂,淀粉糊化等。蒸煮处理,饲料水分含量充足,温度70-100 即可大量破坏淀粉粒,并使淀粉糊化,显著提

11、高幼小哺乳动物和水生动物对生淀粉的利用效率。水分含量越高,脱水干燥的成本越高。控制适宜糊化程度的难度也比较大。尽量减少二次加工。, 猪场动力网,3. 加工方法的结合效应:,不同方法有不同作用,包括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加工过程的物理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化学反应都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不同加工方法结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加工的正效应作用,减少负效应作用。例如, 低温蒸汽(100)处理谷类籽实饲料,结合破碎剪切工艺,既能有效破坏淀粉粒,破坏细胞壁,也能使淀粉糊化,并减少不利的化学反应。, 猪场动力网,4. 高强度加工处理:,对不同饲料,不同营养物质,影响程度不同。高温(500 以上)短时间加工工艺,

12、破坏淀粉粒比较经济有效,对蛋白质则可能产生过渡变性影响,可能降低单胃动物的营养利用效率。高度熟化的饲料加工工艺,可充分保证淀粉糊化,但很容易引起小猪胃肠道疾病,甚至死亡。过度的化学处理工艺,或饲料中潜存可引起化学反应的条件,如氨化饲料,具有严重碱性等,明显影响饲料在胃中的消化;饲料中存在过量酸化剂,可能影响饲料在肠中的消化。, 猪场动力网,五. 适宜加工的质量标准,1. 确切知道加工中所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一是知道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所发生的变化。如热处理使蛋白质变性,除去蛋白酶抑制剂;热压处理使束搏的尼克酸解束,提高生物效价。压力处理除去抗原蛋白等。二是知道损害饲料营养价值可能发生的变化。如梅纳德反应;羰胺反应等。2. 能简便有效进行定量监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3. 确切知道机械工艺参数与饲料质量之间的关系。4. 机械设备、工艺或两者结合是否经济有效。, 猪场动力网,六饲料加工的营养意义,反刍动物籽实饲料加工肉牛饲料不同加工方法均提高饲料有机物质消化率。育肥肉牛的玉米加工效果(消化率): 蒸汽压片 74.2 72.8 54.8 22.9干挤压 71.5 70.1 51.8 21.0湿挤压 68.5 67.3 48.2 20.6未加工 64.8 62.1 41.2 16.7 Chapman,R.J.等197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