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8741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下)综合实践活动64603(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 教案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会元学校姓名:张丽菊 2013年 3月第(1)周 No.课题1、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认识、了解莫比乌斯圈,掌握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并能验证它的原理。2、 亲历莫比乌斯圈的小游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与同伴交流活动中发现的问题。3、 通过活动,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品质,增强用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方法观察、体验生活的意识,主动关注生活。重点了解莫比乌斯圈,掌握莫比乌斯圈的制作方法难点亲历莫比乌斯圈的小游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与同伴交流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教具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2、 设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主题学生观察:莫比乌斯圈和普通纸圈,说说两个纸圈有什么不同二、尝试与感受活动一:变幻莫测的莫比乌斯圈1、 指导学生先猜后剪,交接学生的进展情况后,指导不同能力的小组进行活动。2、 学生进行猜、剪、粘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二:莫比乌斯圈上的回文诗1、 了解回文诗,指导学生完成组合游戏。2、 收集回文诗,完成回文诗和莫比乌斯圈的组合游戏,设计回文诗穿绳游戏的新玩法。三、嘹望窗交流莫比乌斯圈的相关资料,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莫比乌斯圈的相关资料与大家交流。四、评价阶段 指导学生对每组的汇报形式、参与程度、资料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观察比较后说出自己的发

3、现猜一猜 剪一剪、说一说了解回文诗 完成组合游戏学生小组进行互评和自评板书设计1、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猜一猜 剪一剪、说一说教学反思在分组时,由于教室内座位的摆放情况,所以影响了学生的活动,使得同一小组的成员分离过远而无法一同制定活动方案。 针对现状,可尝试采用定位组组的方法,试看效果如何。本周备课(1 )节组长:刘荣强日期:3月 4日第(2)周 No.课题2、巧分混合物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什么事混合物,如何分离混合物。通过分离混合物的实践,激发学生探索身边事物的兴趣。2、 学会运用活跃的思维和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并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重点通过分离混合物的实践,激发学生探索身边事物的兴趣难点学会运用活跃的思维和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并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具各种豆子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一、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 直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展示固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2、初探混合物了解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至少有几种物质构成,对于混合物有什么好方法巧妙地分离。二、尝试与感受观察混合在一起的豆子,启发学生分离。快速分离三种不同颜色的豆子。活动一:把面粉和豆子分开学生根据豆子的数量悬着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分离豆子和面粉。活动二:分离油和泥土的混合物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活跃的思维

5、选择合理的分离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三、嘹望窗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事例与大家交流。 四、评价阶段学生观察混合物解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至少有几种物质构成思考后交流想法动手分一分实践操作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2、巧分混合物过滤、蒸发、提取、溶解教学反思主题情境创设能激发出学生的活动兴趣,活动中能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进行交流。本周备课( 1)节组长:刘荣强日期:3月 8日第(3)周 No.课题3、用小棒做游戏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巧移小棒变换图形的研究活动,探究出图形变换的一些方法。2、 在变换图形、摆拼立体模型的研究活动中,提

6、高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运用观察、对比、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探究,寻找规律。3、 探究过程中形成不怕失败、勇于尝试、乐于探索的意识品质。重点通过巧移小棒变换图形的研究活动,探究出图形变换的一些方法。难点通过运用观察、对比、猜想、验证的方法进行探究,寻找规律。教具小棒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一、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 活动导入,激发学生兴趣2、讨论:什么是小棒游戏?我们要做什么?二、尝试与感受探究活动一:怎样让小鱼改变方向?能改变那几个方向?1、 观察、对比、猜想、尝试、优化,得出结论。2、交流总结图形变化的方法,是怎样找到答案的。3、小组内用尝试对比的方法做出猜想,

7、再实践验证、优化方法得出结论。探究活动二:帮助教材情境图中的同学解决小燕子向相反的方向飞的问题。提出问题:“只移动三根小棒,让小燕子向相反的方向飞。你能帮助书上的小朋友吗?”三、嘹望窗“你用小棒计算过哪些数学题?怎样计算的?速度快不快?”四、评价阶段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同学。活动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探究活动一:怎样让小鱼改变方向?能改变那几个方向?探究活动二:帮助教材情境图中的同学解决小燕子向相反的方向飞的问题。自评和互评板书设计3、用小棒做游戏观察、对比、猜想、尝试、优化教学反思优点: 学生在活动中能联系其它学科的知识,体现了学科整合的理念。不足与措施: 大多数学生收集的资料都是科学书上的内容,较

8、单一。询问原因是科学书都有,好收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寻找与众不同的信息。本周备课( 1)节组长:刘荣强日期:3月15 日第(4)周 No.课题4、有趣的编码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编码的含义,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及广泛性,从而尝试编码。2、 在探索编码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收集、观察、比较、分析信息的能力。3、 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编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编码的乐趣。重点通过了解编码的含义,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及广泛性,从而尝试编码难点在探索编码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收集、观察、比较、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具收集一些

9、数字编码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教师展示生活中的编码图片,如身份证、火车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引入主题。2、图片对比引发思考:这些编码数字都代表了什么,编码 里边隐藏了什么秘密?二、尝试与感受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哪些编码,提出探究问题他们都是怎样编写的。2、学生通过自主查询,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编码。探究编码的组成。活动一:编译密码教师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学会用译码表来编写和破译密码。学生探究活动:学会使用译码表,掌握破译密码的方法。活动二:编写学号教师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学会对编码知识科学合理的编写学号。学生探究活动:运用编码知识,编写学号。

10、三、评价阶段教师指导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评和互评。学生探究活动:能真实客观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图片对比引发思考:这些编码数字都代表了什么,编码 里边隐藏了什么秘密?自主查询,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编码学会使用译码表编写学号以小组的形式自评和互评板书设计4、有趣的编码编译密码编写学号教学反思分组时教室座位造成秩序乱,小组讨论时座位分散不便于研究。所以课堂上,在需要的情况下应充许学生走出座位,这样才能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本周备课( 1)节组长:刘荣强日期:3月 22日第(5)周 No.课题5.制作小跑车课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导航图制作小跑车,在制作和研究过程中,能

1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 能够通过比赛、根据比赛结果,寻找变量,分析因果关系,应能制作出改进小跑车方案,实施改进,评价自己的改进效果。重点按照导航图制作小跑车难点能制作出改进小跑车方案,实施改进,评价自己的改进效果教具制小跑车材料学具课 堂 教 学 设 计学 生 活 动 预 设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观察导入、激发兴趣2、联系生活、做出猜想二、尝试与感受1、对照导航图,探究自作小跑车的方法,完成小跑车的制作。2、玩小跑车,观察小跑车活动,总结运动的原理。3、组织学生交流体验及科学原理。活动一:小跑车比赛教师指导活动:组织学生制定比赛规则及比赛项目,开展比赛活动。学生探究活动:制定比

12、赛规则,实施比赛。做好比赛记录。活动二;改进小跑车针对比赛的结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实施改进,最后验证改进的结果,并交流评价。三、评价阶段1、按照问题组织评价,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体验,点拨、引导、和肯定。2、自评和互评。观察导入、激发兴趣探究自作小跑车的方法,完成小跑车的制作组织学生交流体验及科学原理小跑车比赛改进小跑车自评和互评板书设计5.制作小跑车小跑车比赛改进小跑车教学反思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标志的生要性。在选择活动内容上,学生较集中,在这里,师还应进行一下指导,适当把学生各组的人数均衡一下,但也不能强求,方法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尝试。本周备课( 1)节组长:刘荣强日期:3月 29日第(6)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