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28732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塑 主 塑 塑 璺 1 9 4 我审判。 荣斌毫不犹豫地用诗歌的形式撕下包 裹这个社会以及自己内心的伪装, 让 自己的灵 魂张扬诗性和本真。 二是卸下伪装。 在现代社 会 , 有不少人戴着面具生活。 只有卸下伪装 , 才 能还原最真实的自己, 回到诗歌的本真。我们 可以设想荣斌诗歌的几种可能: 1 、 在诗歌中融 入更多民族、 地域化的元素。2 、 找到属于自己 的诗歌突破口。荣斌的诗歌还在变化之中, 但 是, 要带有一定的策略性, 我期待荣斌在不断 的探寻中, 找到最适合 自己的诗歌道路。 鲁迅文学院副研究员赵兴红: 荣斌的诗 里边融涵了很多真情实感, 反映了一个诗人活 在当下的种种困惑、

2、 挣扎、 诉求以及他在追求 诗性当中的理想坚持。 我在荣斌的诗里读出的 是忠诚。 首先是对祖国、 对民族的忠诚。 这一点 非常难能可贵,在目前这个时代是尤其要提 倡。 第二, 他的忠诚还表现在对爱人的忠诚。 第 三就是对诗歌的忠诚。 我不太同意他是个重 新归来的诗人,我认为他是一直在路上行走, 为诗歌努力和奉献的诗人。 今天召开这个研讨 会, 本身就是对他的一个肯定。 但荣斌诗歌的情感的忠诚并不排斥在语 言、 形式上的先锋。他的语言非常具有穿透力 和感染力, 很多篇章以颠覆性的语境、 挣扎性 的情绪氛围来表现出个质感和厚度, 具有直 指人心的力量。同时有一点他控制得很好, 在 他的诗歌当中读不

3、到那种歇斯底里的宣泄的 情绪, 他的语言没有失控, 他的情感和语言的 先锋性很好地统一在一起, 读起来能够让人产 生震撼和快意淋漓。可以说, 荣斌的作品是国 内近年来诗歌创作当中的个亮点。 青年诗人侯珏: 荣斌的诗具有一种暴力 美学的血性, 区别于一般诗人的温文尔雅和浅 吟低唱。 纵观他写于 1 9 9 3 年前后的诗作, 字里 行间都夹杂着良心在世俗中挣扎、 诗心被现实 折磨的情绪, 那种经济转型期文化断裂和市场 挤压文化场域的紧张氛围历历在目。 这正是诗 歌在当代剥离流行文化, 或说被时代主流话语 边缘化的内部供词。 这些供词是那么直接而赤 裸, 真实而绝望。 但荣斌对生活没有绝望, 他写

4、 下了一些关于子弹的诗歌以后, 便投身茫茫商 海, 如今又回到了文学的现场。我记得诗人海 子在当年也曾试图放弃诗歌去海南经商, 可惜 不了了之。反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 荣斌以商人的身份和阅历表达对诗歌的热爱, 这事实本身就是一种对时代生活的反讽。 | 匕 京文学 原副主编兴安: 据我了解, 广西诗人多, 期刊多, 民刊也多, 作家群体梯队 很整齐。其中荣斌这个诗 很特别, 对 自己勇 于剖析、 批判或者审判。诗人和诗坛一度被人 为丑化, 但读他的诗能够对诗人的群体和诗坛 得到客观正确的理解, 这是荣斌对诗人、 诗坛 的个贡献。 通过把自己放低来让我们认识一 个诗人的世界。 荣斌的诗包罗

5、万象, 任何生活状况、 事物 都能够进入他的诗。 我觉得这是诗人应该有的 一 种能力。 没有情怀的人很难写诗。 荣斌的创 作反映了他对诗的坚持, 我们看到一种诗人的 情怀。 真正的好诗, 永远不会被埋没。 还有, 荣 斌的诗歌语言很口语化。尤其是最近那首 一 个坏蛋的泡妞笔记 ,是对自身心理的一个剖 解。诗人绝对有责任通过自己的诗和思考, 为 汉语的发展作出用自己的贡献。所谓口语化, 我觉得它相对简洁, 语言更纯粹, 实际上我觉 得写诗就是把语言纯化、 提炼, 把杂质剔除, 这 应该也是汉语诗歌的个写作方向。 口语可能 更适合荣斌。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陈敢: 我觉得用“ 先 锋诗人” 还不能够完

6、全涵盖荣斌的诗歌。从他 的诗集里面我们能够看到, 有很多纪实性的现 实主义的东西。他的诗歌主要有几个基本主 题, 生命与死亡、 爱隋与孤独, 这是他诗歌的基 本主题。而在这兀 介基本的主题里面, 我认为 荣斌写得最好的就是爱情诗。 首先, 荣斌诗歌的意义我看好两点。一是 他坚守纯正的诗歌立场, 他对伪诗人的那种深 恶痛绝折射出一种超华的人格力量; 另一点是 语言, 他的语言是犀利、 冷峻、 简约的, 富有思 辨色彩。 第二, 本色书写。 第三, 我觉得荣斌的 诗歌书写有超越常人的直觉, 有很多诗的题 目 本身就充满了诗意。 第四, 我想说他的先锋性, 这体现在他的诗性, 内在的, 他能收放自如

7、。 我 还想说的是他的地域性,作为一个壮族的诗 人, 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 你要有你的思考。 此 外, 如果想成为大诗人, 我觉得他还缺乏一种 深度的追求,诗歌里面缺少了一种哲学的向 度、 人性的丰富性、 历史的内涵。 这是荣斌今后 要发展的。 本 刊 策 划 l 篆 1 9 5 诗刊 副主编冯秋子: 前边几位朋友所 说的, 确实可以代表我对荣斌诗歌好的方面的 总结。但我觉得情感和价值交融, 让情感和感 觉克制地表达, 更难。 比如讲到对深度的探究。荣斌的诗歌意 象特别的繁杂, 这和他的生活经验及生活对他 的磨损、触伤留下的烙印有特别重要的关系。 那些意象都很重, 那些概念、 词汇是很硬的,

8、很 坚实的, 甚至有歧义性。可是这些组合的内在 逻辑是什么?在另些诗篇里, 我想他是铺张 了、 情绪化了。因为情绪的参加就意味着非理 性的因素,会失去真正的对于自 我的思考、 发 掘、 整理, 失去审美的力量。只有节制意象, 才 能达到深度。 我真不担心荣斌的才分、 力量、 态度和敏 感性, 恰恰担心他能否知道怎么节制地、 安静 地推进, 负责任地完成创作。个好的艺术家 更重要的是节制力。 掌握分寸很重要。 阅读和 写作可以有醉态、 醉意, 但不应展示阴暗和仇 恨的发泄。当伤害种进诗歌, 那样的印记会给 读者造成一种遗憾。 我很欣赏侯珏刚才讲到的 建议, 他说“ 需要增加弹性、 柔韧性, 给读

9、者更 大的想象空间” ,这其实已经戳到了最痛的地 方。我感觉到荣斌那些像子弹样的语言、 词 句、 词语单看都特别的重 , 特别的硬, 都有杀伤 力。1 日 B 个东西进来之后的有机联系不够, 那 么它的准确性也就有疑问了。 荣斌的诗很重要的个特点是有痛感, 能 够有痛感的人、 痛感的作品和创作, 是可遇不 可求的, 是非常好的。 可是这个痛, 需要痛定思 痛, 否则痛的意义不大。 堡 塑 1 96 广西来宾市文联副主席蓝海洋: 在阅读 荣斌诗歌的过程中, 我觉得他对本民族的关注 度不够。 首先, 他是可以用母语和他的家乡、 朋 友交流的。作为位壮族诗人, 他能否充分利 用这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优势

10、。还有就是, 他对 地域性问题关注不够。 我觉得来宾是一个很难 出诗人的地方, 而荣斌既然出来了, 我就希望 荣斌在地域上更加关注来宾, 给来宾注入诗歌 的柔情和浪漫。 广西 麻雀 诗刊编委田湘: 荣斌 2 2 岁 就出版诗集, 小有名气。可当我来到南宁的时 候, 他已消失了, 或者说, 作为诗人的他, 已不 存在。 近年来, 他又突然冒了出来, 而且非常活 跃。 我跟他认识后, 一见如故。 因为我与他有相 近的经历, 我在大学时就写诗 , 当过文学社的 头, 也小有名气, 后因工作缘故, 远离了诗歌。 十年后, 又重操旧业。 我们对于诗歌, 都有一种 放不下的情怀, 或者说 , 我们骨子里一

11、直流着 诗歌的血液。荣斌的诗自然、 朴实, 不事雕琢, 像他的为人。 他的 卸下伪装 原谅 渎起来让 人感到既是优美的诗歌, 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 哲理, 不得不使我油然起敬。 南宁市“ 绿城玫瑰” 作家群成员透透: 读 荣斌的诗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四个聚集 点: 焦虑、 死亡、 命运和情爱。 他的诗, 均围绕这 四个热点对个体和当代体验展开命名、 解构和 思索。他既是一位成熟的诗人, 也是位不断探 索的诗人。我知道, 荣斌目 前正在筹办一本叫 西乡塘诗刊 的刊物。感谢南宁文学院( 红 豆 杂志社) 持续两年的精心组织工作, 现在的 南宁已经有以“ 阳光健康、 灵动情深” 为风格定 位的绿城玫

12、瑰作家群在广西崭露头角, 我们期 待荣斌以“ 诗歌的名义、 以诗歌的方式、 以诗歌 的精神” , 依托 西乡塘诗刊 并以此为平台, 在 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带动起绿城诗歌群体, 打造 出南宁文坛另一张精彩的名片, 期待荣斌在诗 歌创作上个人的更大成就和以“ 诗” 为伍的集 体成功。 广西漆诗群成员曾昶: 荣斌跟我是“ 难 兄难弟” 了, 我们相识于2 0 世纪 9 0 年代的柳 州, 当时我们一起挣很少的钱, 但大碗喝酒大 块吃肉, 还去 K歌, 唱“ 东边我的美人 , 西边黄 河流” 。 他当时已经出过几本诗集了。 十几年不 见, 他如今归来, 既是成功的商人, 又是腰缠银 子的大款, 而且诗歌

13、这一块没有放弃, 诗写的 越来越好。 作为朋友, 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广西陆川县文联副主席谢小敏: 能有机 会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 文学有出路 吗? 可以说, 现在是个人 浮躁的时代, 能够 静下心来写作的人并不多, 而且有的人写了一 辈子也写不出个名堂来。当然, 这其中有个人 的天赋与能力问题, 可有“ 千里马” , 还得有慧 眼的伯乐, 南宁文学院( 红豆 杂志社) 就是一 个“ 慧眼识马” 的伯乐, 他们发现作家, 并为作 家举办作品研讨, 让作家集众人之长, 营造更 为广阔的空间, 提升自己的实力和水平。这次 荣斌诗歌研讨会, 人数虽然不算很多, 但请来 了有水平的专家,

14、格局是高档次的。 广西爬山虎文学社发起人韦孟驰 : 我非 常欣赏诗人的态度, 因为诗人都是纯粹的。在 广西众多的文学群体中, 诗群是最多的, 也是 坚持最长久的。荣斌对诗歌的热爱是因为纯 粹 , 他后来因为生计问题而从商, 摸爬滚打十 多年后重新“ 归来” 。从他自己的诗 荣斌 中, 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自省和总结。 荣斌有真诚 的情怀,他不加掩饰自己人性中的各种优点、 缺点, 有一说一。他剖析自己, 这是非常难得 的。 个诗人只有深刻了解 自己, 才能写出真正 的诗歌。 丘晓兰 : 今天的研讨会短短三个多小时 , 专家们都针对荣斌的诗歌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我相信这些观点对荣斌有很大触动。 那么

15、下面 就请荣斌发表他的个人感言。 荣斌 : 研讨会开始前 , 我不认为是 自己个 人的事, 而是广西诗歌的事。直到坐下来听大 家研讨我的时候, 才意识到我真的回到诗歌中 来了, 有一种被肯定的感觉。我已经是四十多 岁的人 , 对很多事情 已经了然淡然 , 唯有诗歌 是割舍不下的梦想。无论经历什么 , 只有手中 这支笔与生命息息相关。我对文字充满敬意, 这么多年来的坚持是值得的, 虽然期间曾离开 诗歌圈子, 但我每天都在写作。 我非常感谢, 各 率蕾 f 缭划l 1 9 7 位专家、 学者、 老师和诗友朋友们, 今天能够坐 在这里集中讨论我的作品,发表不同的意见。 不论褒扬或批评, 我都全部接受

16、, 因为这些意 见都是非常善意的、 中肯的。我回去以后将会 好好整理, 作为今后写作的参照。 同时, 我希望 跟诗歌界的朋友们共勉, 大家一起促进南宁诗 歌创作的繁荣。感谢大家! 丘晓兰: 今天的研讨会, 让我们看到了荣 斌是一个有经历、 有坚守、 有爱、 有情怀的诗 人。 大家也许已经知道, 或者不知道, 他在去年 底今年初上任西乡塘区作协主席之后不久, 马 上筹划创办一本 西乡塘诗刊 ,自己做出品 人 。 还有一整套发展的想法, 要推出绿城诗人 奖。这本很快就要出版的刊物, 虽然只是西乡 塘区作协出版的内部刊物, 但文学本身是超越 国界的, 不能以行政级别论。诗人的思维是最 活跃、 最自由的, 我相信他会办得很好。 正因为 这样, 所以我们南宁文学院( 红豆 杂志社) 举 办这次研讨会,其实也包含着对他的期待, 期 待他能以他的经历、 坚守、 爱心和诗歌情怀, 来 团结、 凝聚生活在绿城南宁的诗人以及与南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