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127149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练精析]5.4《眼睛和眼镜》(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时速达标】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解析】选 D.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是利用物体在 2 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是近视眼看物体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眼睛近视是因为(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解析】选 B.由示意图可以看出,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前,这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光线过早会聚,成像于视网膜前. 3.2009 年 9 月 4

2、 日下午,温总理与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中学生一起上课、共庆教师节,在总理周围许多孩子都是“小眼镜”.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解析】选 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利用它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选 B.4.小刚是近视眼,爷爷是远视眼,如图所示为小刚家书桌上的两副眼镜,则( )2A.甲眼镜是小刚的,乙眼镜是爷爷的B.乙眼镜是小刚的,甲眼镜是爷爷的C.两

3、副眼镜都是小刚的D.两副眼镜都是爷爷的【解析】选 B.近视眼需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而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乙是近视眼镜.同样远视眼需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所以甲是远视眼镜.5.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 25 cm 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 25 cm 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_表示,配戴_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解析】此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比 25 cm 短,也就是说物体经人眼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是属于近

4、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答案:甲 凹透镜6.一近视镜片为-250 度,它是_, 焦距为_米,焦度为_屈光度.【解析】眼镜的度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衡量眼镜折光能力的常见数值,与光学中的焦距的关系是 D=100 ,其中的“+ ”,“-”号表示是凸透镜或凹透镜.答案:凹透镜 0.4 2.5 m-17.(2009宜昌中考)图是非正常眼睛的示意图,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合适的透镜用于矫正.3【解析】由题中的非正常眼睛的示意图可知,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答案: 【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

5、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 2 倍焦距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解析】选 B.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照相机成像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也应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B 错.2.关于远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解析】选 B.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6、弱,所以 A、C、D 项都是错误的.为了矫正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 3.(2010广州中考)图中 a、b 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 图中他拿的眼镜( )4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解析】选 B.由 a、b 两图比较可知,镜片把眼睛放大,相当于放大镜,是凸透镜;远视眼是由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减弱引起的,故用凸透镜矫正,B 对.4.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上.如图所示,是小亮设计的正常眼球成像模型,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凸透镜相当于视网膜 B.蜡烛相当于晶状体C.凸透镜相当于晶

7、状体 D.光屏相当于晶状体【解析】选 C.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 ,其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 C.5.(2009蚌埠中考)小红的明视距离是:左眼 20cm,右眼 10 cm,她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选择的镜片分别是( )A.+100 度,+600 度 B.+600 度,-100 度C.-600 度,-100 度 D.-100 度,-600 度【解析】选 D.正常人的明视距离是 25 cm, 小红的明视距离是 :左眼 20 cm,右眼 10 cm,比5正常人的明视距离都小,说明小红的两只眼睛都近视,应配戴凹透镜矫正;右眼的明视距离更小,说

8、明右眼近视得更严重,配戴的近视镜片度数更大.故选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1 分)6.2010 年 6 月 6 日是第十五届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贫困人口眼健康,百万工程送光明”.(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视网膜上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2)要科学用眼,注意用眼卫生.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_cm.【解析】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的成因,爱护眼睛,保护眼睛,是青少年防治近视的关键.答案:(1)凸 实 (2)257.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

9、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张老师,如图所示,镜片 A 区厚薄均匀,B 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张老师就可以通过_区看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了.【解析】近视眼可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即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而远视眼则是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即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本题中张老师能看清远处同学,看不清近处课本,因此张老师的眼睛属于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应用凸透镜矫正,故选 B 区矫正.答案:远视 B8.眼睛是靠调节_的平凸程度来改变焦距而获得清晰像的,物体通过

10、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_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_立的实像,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经习惯于这种感受:看物体时 ,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人们的感觉就是正立的实像.【解析】此题从光的角度说明了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同时又从神经感觉的角度说明人的6感觉与视觉的统一.答案:晶状体 倒 正9.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所示). 小明用的镜片是_透镜,所成的是_( 选填“虚”或“实”) 像 .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所示) ,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选填“近视

11、”或“远视”)眼镜.【解析】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透过镜片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所以是凸透镜,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时,像是与物同侧的虚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眼镜后,当把光屏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时像才变清晰,说明加入的眼镜延迟了光线的会聚,因此是一个发散透镜,所以此眼镜是近视眼镜.答案:凸 虚 近视三、作图题(4 分)10.人在水中看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后,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变_(选填“厚”或“薄”). 潜水员戴上潜水镜实质上是在眼前加上一个空气层,如图.请根据图中已有的光路,完成光路图,画出物体 A 的大致位置 .7【解析】人眼的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弱时,物体才成像

12、于视网膜后.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水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完成光路图,作出 A 点.答案:薄 光路图如图所示.四、实验探究题(5 分)11.(2009贵阳中考)在探究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 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8(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13、,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 选填“靠近”或“远离”) 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_ 【解析】这里的水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水凸透镜注水后变得更凸,折光能力更强,把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应在视网膜的前方放一块凹透镜减弱水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使像后移呈在光屏上,或减小像距,把光屏移到像的位置.答案:(1)凹 靠近(2)其晶状体较正常人眼的晶状体更凸(或像成在了视网膜之前或晶状体偏折能力强或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五、阅读材料题(5 分)12.给美人鱼设计眼镜:阅读鱼的眼睛的资料,为美人鱼设计一副能在陆地

14、上看报纸的眼镜.鱼的眼睛在清亮的水中,睁开眼睛,你会发现,一切都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进入眼睛,会减弱眼的折射能力,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生活在水中的鱼,为了能在水中看清物体,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的晶状体要凸得多,近似球形,鱼以此来增强它折射光的能力.假设美人鱼的晶状体是由玻璃制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和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美人鱼来到陆地上应配戴什么眼镜.【解析】此题应从光的折射来理解美人鱼眼睛在水下是如何看清物体的,其眼球的折光能力相对于空气中有何不同来分析.9答案:从题图中可见,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偏折角度更大.当美人鱼来到陆地上时,眼睛中的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故应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