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作用说课稿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127063 上传时间:2017-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图的作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图的作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图的作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图的作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图的作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图的作用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图的作用说课教案1、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构图的作用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第一单元“美术的主要表现手段”第三课的内容。本课的类型属于欣赏评述课,本单元共分为三节课。由于本单元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和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为这节课作下了铺垫,旨在通过学习和了解造型、色彩和构图在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构图知识是最基础的美术知识点本课教材中选用古今中外的名画,作为学习构图的基本形式、作用和原则的范例,通过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重点关注会使学生对构图的作用获得全新的感受和认识,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2、,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构图基本形式,感受构图的形式美,领悟构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分析鉴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美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构图形式的分析。构

3、图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美术作品中所起到的组织画面,辅助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分析构图形式及创作意图。解决方法:(1)欣赏分析 (2)小组合作探究(3)交流评述二、学情分析作为教学对象的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好奇心很强,对各类新的知识接受能力比较强,通过单元前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造型的表现力和色彩的感染力。构图的作用是学生平时不大注关的领域,这是本节课的困难所在,同时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通过前面美术课程的学习,对构图的形式和作用的了解非常有限,主要停留在对画面形象的关注,对构图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针对这种状况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构图

4、,更重要的是通过赏评活动和探究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构图形式、理解构图的作用,进而在今后的美术学习和生活中合理运用构图。针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上的差异,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分层次的要求,对兴趣较淡薄、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引导学会分析作品构图形式,对兴趣浓厚、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不仅要会分析构图形式更要理解构图的作用,为今后运用到绘画练习和生活摄影中奠定理论基础。三、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法:(问题激趣法、对比法、展示法、分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归纳总结法)依据本课的欣赏评述性质及学生认知特点,我采取“问题启发导

5、入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引导欣赏归纳总结”,以图例为线索,充分运用教学资源,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图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了解构图的常见形式和作用。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既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法有:(自主学习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欣赏探究法、合作交流法)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知识的“发现者”。在“体

6、验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点拔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小结。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在新课讲授方面我就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考能力,当然课堂的活跃气氛一定要保持,让学生处于不疲惫的状态,多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构图的作用 年级 八年

7、级上册 执教 杨 艳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1问题导入师生互致问候,稳定课堂秩序。提出问题:假设桌面上有三个苹果,请学生在黑板上进行自由组合。大家动笔画这幅画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大小进行了考虑,如同经营位置一样,这样的行为就是对画面的构图。许多同学在无意识中,已经完成了构图这一过程,那么,到底什么叫构图呢?)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内容2 1、自主学习思考展示交流教师出示自学提示:构图的含义是什么?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哪几种?对比不同的构图形式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交流。引导学生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明确

8、学习目标和重点。3分析作品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和作用1、出示作品请学生欣赏2、比较、分析构图形式和构图的作用出示作品的构图,同时教学示范:画一画构图。构图的目的是运用视觉形象构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借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3、明确几个概念,同时以作品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论认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构图、黄金分割:又称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广泛应用于造型艺术中,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其比值约为 1:0.618。4、继续欣赏作品: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形成了视觉上一连串的连续的点,S

9、形的构图在使画面结构丰满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欣赏作品:吉祥蒙古(油画)1988 韦尔申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出一种宁静、平和而自然的气息。教学示范构图的形式。赏析作品:露气(中国画)现代 潘天寿。了解画面的疏密、虚实对比与布局。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 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完美的分割法则令作品具有了清爽、舒适的形式美感。以作品和学生对话,欣赏、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构图形式和作用的理解4小组合作探究12分析作品:马蒂斯的舞蹈;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10、 画家基本是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场面。教师小结: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经过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有着不同形式的整体结构,体现在绘画中就是构图形式。3小组讨论:以上几种构图形式分别对应本课的哪幅作品? 教师提示几种构图形式,对应作品进行分析强调过程与方法。明确合作探究的对象,小组合作有利于基础存在差异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理论知识的强化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创作和鉴赏,对作品有比较完整的把握5尝试与实践 试一试:请同学们尝试做一个构图练习,题材自选,体现自己对于形式的追求知识点的强调与传达。抽查以检测学习效果检测,强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6教学总结和拓展师生小结:构图的形式法则体现着人类对于形式美规律的认识与运用。它对于造型艺术的作用,犹如章法之于文章、结构之于戏剧一样重要。构图的方式有很多种,好的构图能完美地体现创作意图,并借助形象贴切地诠释所要表现的主题,令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加强烈。2寻找其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看看采用了哪种构图形式,并谈谈这些作品的构图在表达作品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