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6671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核心素养通过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的辩证思维。教材分析以及教学设想在第一节,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的实例,知道了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本节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究竟有哪些影响。 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方法有所了解,但亲自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的训练却很少,对于实验的设计有时候构想不够完善,需要教师提前对于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并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让学生完成探究实验。 本节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实施探究活动,以及检测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环境污染

2、对生物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设计1、大胆走出原教材框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本节分为2学时,第1学时:以小组合作拟定一份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为重要教学目标;第2学时:结合我校正在研究中的省级课题“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研究”,让学生课外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并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最后在课堂上完成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的汇报。2、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学情分析该班是六年一贯制特色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他们八年级同时开设了生物和化学课程,经过一年的学习生物和化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些都为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奠定

3、了基础。另外这些孩子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在网络上能够搜集和整理到许多有效信息,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1.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2.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能造成不良影响。3.发展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有严重的影响。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记录过程和结果形成PPT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世界舆论一片哗然,遭到各界的批评和抗议,为什么全世界人民都强烈的意识到要保护环境呢?我们的地球在遭受什

4、么?简单介绍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短缺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减少与这些环境污染有必然的联系么?之前各小组针对环境污染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探究,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探究成果。认真听讲引导学生关注实时热点,关注全球气候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一组探究二氧化碳的吸热作用认真听取学生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引导其他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一.介绍温室效应的原理二.介绍温室气体的种类三.介绍温室气体的成因四.介绍探究实验1.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2.插入数字测温仪,打开100W电灯加热3.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连续测量5分钟4

5、.换一瓶空气,重复操作一次5.统计数据6.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吸收更多热量五.检测当地空气质量随机选取四天,每天测一次,计算平均值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吸热作用.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组 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认真听取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一.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用HCL配置PH分别为3和5的溶液各1瓶, 清水一瓶.2.将三个培养皿垫好纱 布,分别放置30粒白菜种子3.每天每组分别加入PH 为3、5的HCL溶液和清水各5ML4.记录实验数据统计结果5.得出结论,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二.探究酸雨

6、对植物叶片的影响 1.取HCL配制成溶液,模拟酸雨 2、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HCL溶液和清水。3、向其中加入植物的叶片4.记录实验结果:大约五分 钟后,酸雨中的叶片变黄5.得出结论:酸雨会破坏植物的叶绿素从而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三.测定本地雨水的PH值。使学生认识到酸雨的危害.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的能力.第三组 探究电池浸出液对水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认真倾听,对于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一.介绍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二.介绍电池的种类以及处理方法三.介绍探究实验的过程1.配置电池浸出液和清水各1L.2.称量等量的黑藻两份,分 别放入其中,置于光下.3.罩

7、上玻璃漏斗,装满水的试管倒扣在上面.用排水法收集黑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4.比较氧气的量5.三天后观察两组水藻,一组死亡.6.得出结论:电池浸出液会抑制黑藻的光合作用引起水藻死亡.四.测量学校饮水机的水质使学生认识到电池浸出液的危害.重视试验中单一变量的控制.对于学生长期关于饮水机水质的疑惑给予解答.第四组: 探究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认真听取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实验设计的过程,不断修改不断的完善,引导学生反思中体会科学精神.一.介绍探究实验 1.将紫外线强度显示卡裁剪下来,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确保指示卡朝上2.使用臭氧仪向标有臭氧的集气瓶中通入臭氧3.使用紫外线灯分别照射两个集气瓶各一分

8、钟(ps.避免紫外线直射眼睛)4.关闭臭氧仪和紫外线灯,取出紫外线强度显示卡5.得出结论:臭氧可以吸收短波紫外线二.介绍长波,中波,短波三种波长的紫外线的特点以及对生物的影响。三.介绍臭氧空洞四.臭氧空洞的危害五.检测遮阳伞的防晒功能.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实验设计过程的反复和艰辛,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情感教育.第五组 探究洗涤剂对生物的影响认真倾听,强调这次的海产品中毒事件是大自然对人类污染环境的严厉报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引导学生对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当有差异性个体出现的时候应该如果对数据进行处理。一.探究无磷洗涤剂是否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1.去池塘里盛一杯水。(里面含有绿藻)2,将绿藻

9、沉淀两天。(浓缩)3.倒掉表层水,加入清水,搅拌后等量分装至两个烧杯中。将水加到500ML(去除水体营养)4.将其中一杯加入2滴洗洁精。放到向阳处5天。5.观察:5天后观察,水的颜色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显微镜下观察,绿藻数量没有明显增多。6.结论:无磷洗洁精并没有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二.探究洗洁精对蝌蚪的影响1、配制浓度为1/1000、1/2000的洗洁精溶液和清水各500ML2、分别加入蝌蚪5条,记录蝌蚪死亡的时间。3.统计实验数据 死亡时间分别为8分钟、11分钟,无死亡个体。4、结论:洗洁精会加速蝌蚪的死亡三、介绍洗洁精对人体的危害四、介绍洗洁精对环境的污染五、介绍最近新闻热点事件,漳州泉州部

10、分海域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许多民众因为食用这些海域的贝类引发中毒。警惕海水富营养化。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自身的重要性,同时学会对实验数据的正确处理。六、噪声污染介绍噪声污染的危害 检测班级课间声音分贝 倡导学生做文明人,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认真听课意识到自己日常行为的不妥,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纠正不文明行为。七、学生配音截取短片,请学生现场配音现场配音 其他同学认真听感受短片的情境,认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求给大自然带来沉重的负担。八、教师总结让学生认到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需求和责任,唤醒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己对于环境保护所负有的责任,用积极的行动来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认真倾听,反思。并领取课后作业,查找资料,寻找各种环境污染的解决途径,把保护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唤醒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