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6456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答案new(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 练习题答案1. 单项选择1-1答案: 小于501-2答案: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1-3答案: 工艺系统的精度1-4答案: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1-5 答案: 1-6 答案: 1/51/21-7 答案: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1-8答案: 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1-9答案: 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1-10答案: 降速1-11 答案: 末端1-12 答案: 倒数之和的倒数1-13 答案: 远小于1-14 答案: 反比1-15 答案: 反比1-16 答案: 被切屑所带走1-17 答案: 传给工件1-18 答案: 采用热对称结构1-19 答案: 成正比1-

2、20 答案: 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21 答案: 中速1-22 答案: 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1-23 答案: 基于振型偶合自激振动原理1-24 答案: 等于或接近于2. 多项选择2-1答案: 试切法 调整法 定尺寸刀具法 自动控制法2-2答案: 耐磨性 耐蚀性 抗疲劳强度 配合质量2-3答案: 径向跳动 轴向窜动 倾角摆动2-4 答案: 零件材料 表面粗糙度 名义压强2-5 答案: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2-6 答案: 工件刚度不足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2-7 答案: 尾顶尖刚度不足 导轨扭曲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2-8

3、答案: 切削热 摩擦热2-9 答案: 尾座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刀具热变形 钻头刃磨不对称2-10 答案: 机床几何误差 调整误差2-11 答案: 工件定位误差 夹紧误差 毛坯余量不均引起的误差复映2-12 答案: 确定工序能力 估算不合格品率 判别常值误差大小2-13 答案: 工艺过程是否稳定 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2-14 答案: 进给量 刀具主偏角2-15 答案: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工件材料性质2-16 答案: 砂轮速度 工件速度 磨削深度 纵向进给量2-17 答案: 加大刀具前角 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 提高刀具刃磨质量2-18 答案: 选择较软的砂轮 选用较小的磨削深度 改善冷却条件

4、2-19 答案: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增大工艺系统阻尼 采用变速切削3. 判断题3-1 答案: 3-2 答案: 3-3 答案: 3-4 答案: 3-5 答案: 3-6 答案: 3-7 答案: 3-8 答案: 3-9 答案: 提示:参考图4-31。3-10 答案: 提示:磨削时导轨面温度升高,床身底部温度偏低,床身会上弯。磨平后冷却,3-11 答案: 导轨面将产生中凹。 3-12 答案: 3-13 答案: 3-14 答案: 3-15 答案: 4. 分析题4-1答案:键槽底面对下母线之间的平行度误差由3项组成: 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0.05/300 夹具制造与安装误差(表现为交点A的连线

5、与夹具体底面的平行度误差):0.01/150 工件轴线与交点A的连线的平行度误差:为此,首先计算外圆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动量:mm可得到工件轴线与交点A的连线的平行度误差:0.07/150最后得到键槽底面(认为与铣床导轨平行)对工件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4-2 答案:a) 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外圆表面成锥形,右端止境大于左端直径。b) 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偏转。若刀具刚度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c)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将使工件产生鞍形误差,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加工后零件最终的形状参见图4-34。

6、4-3 答案:A点处的支反力:ND点处的支反力:N在磨削力的作用下,A点处的位移量:mm在磨削力的作用下,D点处的位移量:mm由几何关系,可求出B点处的位移量:mmC点处的位移量:mm加工后,零件成锥形,锥度误差为0.001 mm。 4-4答案:1)工艺系统刚度分别为依据误差复映原理。2)前、中、后3处的误差复映系数分别为:前、中、后3处的工艺系统刚度分别为: 忽略工件的变形,工艺系统刚度主要取决于头架刚度ktj、尾架刚度kwj和刀架刚度kdj。并且有: 解上面的方程可得到: 3)优点:可反映工作状态下的系统刚度。 缺点:工艺系统存在许多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实验中不可能将这些因素全部排除,会使

7、实验结构存在较大误差。有时这种误差可能大到使实验结果不可信的程度。4-5 答案:工件单面受热会产生翘曲变性,磨平后工件冷却下来,将使导轨产生中凹。中凹量可按式(4-24)计算:mm4-6 答案:1211.99。分布曲线(公差带) 分布图习图4-4-6ans 工艺能力系数CP=0.2/(60.003)=1.1 废品率约为 50%2019.95。(公差带)19.9分布曲线19.98不合格品率 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较大的常值系统误差,很可能是砂轮位置调整不当所致;改进办法是重新调整砂轮位置。4-7 答案:习图4-4-7ans画出分布曲线图,可计算出不合格品率为21.2%(参见思考题4-13,计算

8、过程略)4-8 答案:1) 画出图: 计算各组平均值和极差,见表4-4-8; 计算中心线和上下控制限(参考式(4-32)(4-33),表4-6):图: 中心线 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 R图:中心线 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 根据以上结果作出图,如习图4-4-8ans所示。LCL=22.935UCL=34.825CL=28.88样组序号05101520x 图 xUCL=21.628CL=10.25LCL=0习图4-4-8ans样组序号05101520R 图R2)在图上,有多个点子越出控制限,可以判定工艺过程不稳定。3)在图上,点子没有明显得变化趋势,无法判定有无变值系统误差。4)在图上,第4点到第9点之间

9、,点子出现较大波动(R图亦如此),表明工艺系统在此期间出现异常。从第12点以后,点子有上升趋势(图),值得密切注意,应继续采样观察。4-9 答案:1) 影响孔径尺寸精度的因素: 刀具调整(调整镗刀刀刃的伸出长度); 刀具磨损; 刀具热变形。2) 影响销孔形状精度的因素: 主轴回转误差; 导轨导向误差; 工作台运动方向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机床热变形。3) 影响销孔位置精度的因素: 定位误差(设计基准(顶面)与定位基准(止口端面)不重合,定位止口与夹具定位凸台、菱形销与销孔的配合间隙等引起); 夹紧误差; 调整误差(夹具在工作台上的位置调整,菱形销与主轴同轴度的调整等); 夹具制造误差; 机床热变形; 工作台运动方向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