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1264432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37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后期复习备考与尖子生培养策略概述(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 2016.12,高三后期备考策略,暨尖子生培养策略,2,(1)引导考生明确采分点,评分细则的作用有二: 一是对评分标准的细化和补充。二是制定明确的采分点。 一般来说,评分的基本单位是1分,但大多数试题赋分都不止1分,这就需要明确规定采分点。如果一个试题赋分为3分,那么可能这个试题的答案从3个方面解答,或分3点解答,或分3个步骤解答,或由3个层次解答,或需3句话解答。评分细则就要把这些东西都量化出来,具体规定下来。 考生了解了采分点原理,在解答时大致就知道了该答什么、该如何答。只有针对采分点,才能得满分。如果是一个3分题,考生只答了1个方面,或1个点,或1个步骤,或1个层次,或一句话显然

2、是不行的。一般来说,宁可多答,不要少答。,分数是阅卷老师“批”出来的,3,(2)引导考生掌握答题范式或术语,评卷老师的“偏爱范式和术语倾向”。,所谓“范式”,就是解题的过程和步骤的规范的格式。理科的计算题都有范式,理科的解答题和文科的简答题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我们常说的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最后总结什么。,所谓“术语”,就是为学科而产生的专用词语、为学科教学产生的专用词语。,从多拿分做起.,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 强化“多拿一分”意识.,历次考试试卷对比分析。,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智力与非智因素)。,对答案进行多角度分析。,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要养成清算

3、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找出“增分点”,5,一进考场,环顾四周,泰然自若,面带微笑; 填写信息,稳定情绪,总览全卷,区别难易; 分配时间,把握节奏,得分优先,三先三后; 一慢一快,打好草稿;规范答题,踩点得分; 一次做对,卷面整洁;遇到易题,小心陷阱; 遇到熟题,格外仔细;遇到难题,暂时跳过。,教会学生考试,优秀学生两个突出行为:会做题、善总结,人的智力相差无几,如何成为尖子生?他们并非总是那么聪明,只是他们更会学习。,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方法和路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素质冰山模型”,分数的背后,优秀学生的特质,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有自觉的学习意识,有勤奋的学习态度,有开朗阳光的心态

4、,有坚韧的钻研精神,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有健康的兴趣爱好,1、培优存在的一些问题,(1)把培优变成了全班集中补弱; (2)备考、训练、辅导、指导等同于一般学生; (3)没有认真去“雕琢细节”; (4)优秀学生的学习习惯还不好; (5)对优秀学生在答题素质上要求不严; (6)过于看重成绩,心理关注不够;,高考失败的几大典型原因,教训一:忽略基础,过于浮躁,片面强调复习效率和短期内追求总分大幅提高易使同学们心浮气躁,追求短线行为,一会儿翻这本参考书,一会儿看看那本习题集,其实都是青蛙点水,流于表面。复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跳而成的。,教训二:缺乏量化、清晰、明

5、确、具体的奋斗目标,“我要考XXX名牌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笼统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标。高三总复习中,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不善于制订科学的小计划,实现“小目标”。,教训三:主线复习进度未能紧跟老师的复习战略,在高三总复习中,完全撇开老师的复习安排独立搞自己的复习计划是最容易多走弯路步入歧路的短视行为。再三告诫同学们:自己的复习小计划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大计划,千万不要甩开老师另搞自己的一套。,教训四:眼高手低,不愿意亲自动手进行各科复习内容的自我整理、自我归纳、自我梳理。,很多同学总以参考资料上面已系统化整理好复习内容为借口,不愿意动手做扎实细致繁重的

6、复习内容系统化的整理笔记。自己动手整理的系统化知识笔记是自己的脑力思维结晶,深扎在大脑深处,与大脑神经元记忆系统钩链成网。,教训五:未能及时做好复习信息的反馈汇总,复习中的错题、疑问、焦点、疏漏、遗缺等反馈错源信息都是很宝贵的增分点。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教训六:忽视各学科复习中的增分规律,书写 答题踩分点 答题格式与规范 审题技巧不够,3、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1)怎样研读教材?,善于梳理教材知识体系与结构; 善于站在高考命题角度看教材;,改一改: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 扩一扩:对习题的条件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或者缩小范围; 变一变:从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 代一代:把某一数据用其他数据代替、变量替代常量等; 反一反:把习题因果关系倒过来,条件和结论互换等; 合一合:把几个题目组合在一起; 分一分:把某一题分解为几个小题等。,(2)怎样研究典型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