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125573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猪选择、引种和培育(培训)(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猪的选择、引种与培育,刘永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畜牧工程系 15837170580 0371-86176316, 2 ,遗传育种对养猪的贡献,贡献率,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生产管理,其它,三品种杂交体系,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公猪,F1 母猪,商品猪,后备母猪之猪场重要性,后备母猪是猪生产学的术语,一般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从4月龄到初次配种前) 。 后备母猪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母猪繁殖的准备期。,单个猪场母猪更新成本,一个中等规模的猪场:经产母猪500头(淘汰率30%) 每年需要后备母猪150-200头 后备母猪购买+饲料成本达2200元/头 每年更新母猪成本30

2、-40万元。 后备母猪更新率高、投入大。,一、种猪的选择,种猪选择-后备猪的选留,1、生产性能 :选择指数 2、体型外貌 2.1 应具备品种的典型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 背腰长短,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 ; 2.2 外生殖器、腹线评估 、肢蹄 2.3 一般体型外貌:头颈、背腰、肋骨形状、体高、体宽 3、应选择体格健康、无遗传疾病的个体,种猪的性能测定,概念: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猪只个体的生产性能进行度量的过程。 目的: 为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为评价猪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为猪场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生长肥育性能测定,日增重、达100千克日龄 简单、成本低,背膘,产肉性

3、能的良好指标 技术进步很快,B-型超声波,饲料利用效率测定,与日增重存在高的正相关,种猪的外貌选择,1、典型的体型外貌:毛色、耳型、头型 2、外生殖器的选择 3、腹线(乳头发育) 4、肢蹄 5、一般体型外貌选择,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是种猪的主要性征,要求种猪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性征表现良好。 公猪睾丸要大小一致、外露、轮廓鲜明且对称。 母猪阴户发育良好,外阴过小预示生殖器发育不好和内分泌功能不强,容易造成繁殖障碍。,正常乳头: 圆柱形、圆锥形、葫芦形,乳房凸起且有乳头体 异常乳头:包括内翻乳头、瞎乳头、发育不全的小赘生乳头、距腹线过远的错位乳头。 内翻乳头:乳头无法由乳房表面突出来,乳管向内,形成

4、一个坑而阻止乳汁的正常流动。 瞎乳头:没有可见的乳头或乳管。,乳头发育良好,排列均匀,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四 肢,四肢要正直,长短适中、左右距离大、无X 、O 形等不正常肢势,行走时前后两肢在一条直线上,不宜左右摆动。 腕不能臃肿;系部短而坚强、粗壮、稍许倾斜,过分倾斜或太长、卧系都是缺点; 蹄的大小适中、形状一致,蹄壁角质坚滑、无裂纹。 后肢间要宽,腿要正直,飞节角度要小;不能出现曲飞节、软系、卧系或球突。,前肢结构,后肢结构,趾部评分,趾过度生长,猪的外貌评定一般体型外貌,优良体型,猪的外貌评定头颈部,强调头颈结合以及与整个体躯的比例是否匀称 ; 1)头过小表示体质细弱,头过大则屠宰率低,

5、 故头大小适中为宜 ; 2)颈部是肉质最差的部位之一,但因为颈部与背腰是同 源部位,颈部宽时,个体的背腰也就宽。 故应该宽厚且较长, 3)颈与头及与躯干结合良好,看不出凹陷,猪的外貌鉴定中躯,1)背部是生产优质肉的地方,要宽、平、直且长。凹背是脊椎或体质软化的象征,表示邻近部位脊椎相连的韧带松弛,是一个重要的缺陷 2)腰部宜宽、平、直且强壮,长度适中,肌肉充实。胸侧要宽平、强壮、长而深,外观平整、平滑。 3)肋骨开张而圆弓,外形无皱纹。皱纹多,是肌肉发育不良的外在表现。 4)腹部容积要大,不下垂不卷缩,结实而有弹性。腹过大而下垂则表明个体体质软弱。,优良体型,二、引种及引种后管理,(一) 进猪

6、前的准备,1、猪 舍 2、饲料的准备 3、药品、疫苗和医疗器械的准备 4、工作服及器具,1. 输出地情况调查: 调查输出地3年来发病种类、时间、范围和危害程度;输出地的防疫情况、免疫动物的种类,特别是种猪的免疫实际情况。 2. 选择有信誉,最好到养殖大户或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去选种猪。切忌到集贸市场选猪。 3. 选择好的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优秀的体型外貌),符合做种猪标准的要逐头进行个体健康检查,符合标准和健康的种猪再进行收购集中。,(二)、 猪的选择,4.种猪的集中免疫和检疫,对购买的种猪最好集中到一起重新进行一次猪口蹄疫、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注射。 对种猪应采血做布病和猪的细小病毒病的检疫。可采

7、取平板和试管凝集反应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做实验室检查。 注射口蹄疫和蓝耳病疫苗后,种猪隔离观察21天以后,再经检疫无异常变化的、健康的方可准备运输。,5. 装车前要准备好以下几点,调入手续,包括出具动物合格证、运输动物车辆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 装车前应对确定的种猪进行带畜消毒,对运载工具彻底消毒。 装车前再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上车后在运输途中应有专人押车,并在中途间歇时供水供料,随时查看每头猪有无异常变化。 为防止种猪运输途中发生应激反应以及天气炎热,运输车辆应有苫棚,尽量选择夜间行车,并准备部分应激药品,以备急需。,(三) 引进后管理程序,猪到栏后,引导喝水,确信喝水后,休息3-4小时后在

8、喂料。 第一天喂料不超过1kg,第二天1.5kg,第三天稍增加或正常 喂料。 饲喂广谱抗生素 每两天一次带猪消毒。 两周后如猪只表现正常,则停喂抗生素,开始用左旋咪唑或阿维菌素对猪群驱虫。 陆续注射各类疫苗 不要人为增加应激、发现异常猪只,及时调离;,(四) 新进猪的隔离和适应,隔 离,定义 动物在被引入主群体之前在独立设施中进行圈养和观察 目的 防止新进猪带来一些经济危害很大的疾病 隔离的距离 要求离原有猪群至少100米 与原有猪群没有任何接触,隔离的时间和措施,隔离的时间 至少2周,目标4周 隔离的具体操作 进猪前隔离舍要彻底的冲洗消毒,并充分干燥; 在进猪的第一,二周在饲料中加500PP

9、M的土霉素;可在饮水中加入0.3的食盐和2蔗糖以及电解质多维; 隔离期间要求有单独的饲养员,专门的(单独的)清扫具; 注意观察猪的健康,治疗不健康的猪只 对引进猪的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是否引入传染病。,适 应,适应的定义: 在一个控制的环境中对基础存在的病原产生主动免疫,但不表现临床症状 适应的目的: 使新进的种猪能适应原有猪群的微生物环境; 使原有猪群能与新进猪在微生物环境上达到平衡; 使新引进的种猪适应猪场的生产要求; 适应的地点: 在隔离舍内(或新猪舍内),适应的时间和措施,适应的时间 隔离后即进入适应期。至少2周,目标4周,如果原有猪场为蓝耳病阳性,则需8周以上 适应的具体操作

10、在适应的第一周可用440PPM的土霉素; 在适应的第一周用用原猪舍的粪便与新猪接触; 如果原猪场有猪痢疾,C型魏氏梭菌,猪丹毒,球虫病,则不能用粪便进行接触感染; 种猪可在适应的第二周用产房的胎衣,木乃伊拌料喂给新种猪吃; 种猪可在适应的第三周按1:5-10的比率与30-40公斤的育肥猪相邻关放,最好能通过猪栏进行接触; 种猪可在适应的第四周,可按1:20的比例和将淘汰的母猪混群饲养; 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接触;,44,小后备母猪,购进3035公斤的小后备母猪的最大好处就是离配种的时间很长,隔离适应期可延长,主动免疫可得到发展 生产者可控制生长速度和性成熟,同时可以分群管理。,种猪

11、引进后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呕吐问题: 在整个饲料中加入小苏打(0.51kg/T); 换湿拌料,可适当增加粗纤维(麸皮),青饲料; 饲料大黄片(小苏打,人工盐)抗生素,连续23周;也可用鞣酸蛋白保护胃粘膜; 刚运到场的猪,开始34天,用青霉素容大胆素VB,一般体况较好的猪很快康复,仍不康复可用:青霉素800万单位小苏打50mlVB30ml+食盐500ml,一天一次,连续3天; 长期不愈,可给呕复宁镇吐,加喂胃必治抗生素。,跛腿问题处理建议 注意特别粗糙或光滑的地面,以及水泥起灰对趾蹄的损害; 尽量保持栏内干燥() 局部治疗:轻度创伤,用甲紫涂12次/日;创伤较深或有发炎迹象,可用抗生素涂抹35次/

12、日;对于关节肿胀、发热的猪,前几次用青霉素和地咪进行封闭,后期切开排脓、清创给药,并结合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跛腿严重的,前几次用青霉素氨基比林地咪,以后只给青霉素即可。,三、后 备 猪 的 培育,(一)后备母猪的目标,1. 在良好的体况下进入第一个繁殖周期 降低母猪因繁殖疾病和腿病而引起的淘汰。 2. 初次配种建议目标 后备猪在配种前发情至少2 次;初配日龄230250d; 体重130 kg左右,背膘厚1618mm。,体况-体脂储备,(Challinor等,1996),体况-母猪肢蹄病,母猪肢蹄病经常被忽视!,母猪跛腿的问题被普遍低估:美国农业部的调查:15.2%的母猪是由于跛腿被淘汰; 主

13、要表现蹄趾开裂、损伤、跛行。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变脆出现破裂,造成猪步态不稳、悬蹄、跛行甚至爬行。,与老母猪相比,后备母猪和青年母猪蹄垫娇嫩容易磨损,蹄壳较薄容易破裂,易发生继发感染。 Boyle等调查了数个养猪场的记录发现,所有第1胎淘汰的母猪中,肢蹄病母猪所占比例接近32%。 Lahrmann等报道第1和第2胎母猪因母猪肢蹄病被淘汰的比例大约为26%27%。,后备猪实验室检测在150天(即猪瘟接种后30天),对每个个体抽血送检,检测猪瘟抗体和伪狂犬野毒抗体等项目,对不合格者淘汰,合格者进入正常的免疫范围。 处理方案:1.猪瘟阻断值(50)的猪只进行猪瘟补打,20天后再检测,

14、抗体仍不合格者淘汰。2.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SP09)猪只淘汰。3.弓形虫抗体阳性(1:16)猪只进行淘汰。,体况-免疫状况,(二)措施, 54 ,1、使用后备母猪专用营养方案 后备母猪培育的是种用价值,在后期要适度控制其生长速度,使其性成熟与体成熟平衡发展。 肉猪培育的是肉用价值,要求生长速度快、料重比低。 培育目的不同决定营养需求存在差异 后备母猪的饲料最好单独配制,饲料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钙磷水平要求略高于育肥猪。 ME3050kcal/左右,后备母猪前期日粮蛋白质一般控制为18左右;后期日粮蛋白质以16-17%为宜,使用肉猪料饲喂后备母猪带来的恶果 肉猪料Ca,P的含量不能

15、满足后备猪的需要,尤其是磷的需要。有研究证明,后备母猪饲料中缺磷,母猪4-5胎后骨内钙和磷的水平偏低,使用年限变短,淘汰率增高 用肉猪料来饲喂后备母猪: 影响其骨骼的发育; 繁殖期肢蹄病发生机率增加; 淘汰率增高,成本加大,影响全场的经济效益! 我们特别强调后备母猪骨骼的发育问题!,后备母猪育成期饲料中赖氨酸含量 对第一次发情及配种的影响,-饲料中赖氨酸水平(50KG至配种) 高(1%) 低(0.5%) - 第一次发情年龄(天) 164 176 配种年龄(天) 220 233 配种体重 136 125 - 注:两组饲料中的消化能相同(3.22兆卡/公斤) Gill. 1997,后备母猪适宜的营养水平,3.10,0.50,0.75,0.65,16.0,2.90,90-115,3.15,0.55,0.75,0.75,16.5,2.75,75-90,3.20,0.65,0.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