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必修一答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5338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考必修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会考必修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会考必修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会考必修一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会考必修一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考必修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考必修一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一复习题一、选择题1. 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这一制度称为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2. 中国古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是A.大禹 B.成汤 C. 周武王 D.秦始皇3.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确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4.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5.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 D削夺武将军权 6. 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

2、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A.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 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 D. 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8. 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中法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

3、,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10.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日本军队 B俄国军队C英法联军 D美国军队11.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哪个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 鸦片战争 B. 太

4、平天国运动 C. 甲午战争 D. 13. 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写道:“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他论述的历史事件是A. B. 五四运动 C. 卢沟桥事变 D. 文化大革命14. 朱德同志曾写过一首纪念遵义会议的诗:“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诗中赞扬的历史人物是A. 王明 B. 周恩来 C. 李德 D. 毛泽东15. 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

5、军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 两万五千里长征 D. 开辟敌后战场16.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座山丘、每个村庄、每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A. 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B. 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 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17. 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 甲午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抗美援朝18.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

6、的代表。这幅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当时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A.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C. 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变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联合国大会 D. 不结盟会议20.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7、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制度21.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奉行不结盟政策22. 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叶剑英 D. 邓小平23.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A. 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 雅典妇女 C. 外帮人 D. 奴隶24.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25. 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

8、人权宣言 B. 大宪章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26. 有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际上对议会负责 英王有权解散议会 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A. B. C. D. 27. 有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 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巴黎公社的诞生 D. 工人运动的兴起28.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起义者冲向东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夫乐尔”号巡洋舰鸣响了进攻的号角。这组镜头所表现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A. 1640年英国伦敦 B. 1775年北美波士顿 C. 1789年法国巴黎 D. 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29. 美

9、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提出 B.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30.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B. 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 联合国作用得到加强 D. 多元文化的发展31.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A. 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 B.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 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32.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在A. 井冈山 B. 南昌 C. 遵义 D. 延安3

10、3.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工人运动的兴起34. 西周初年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被封为诸侯的主要是A. 同姓亲族 B. 异性功臣 C. 殷商降族 D. 先代贵族35.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里的“朕”应该是 A. 夏启 B. 嬴政 C. 刘邦 D. 李世民36.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土地分”。这首流传于19世纪中期的民谣反映的相关史实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 北伐战争 D. 人民军队占领南京37. 今年是五四运动

11、90周年,这次运动最早发生在A. 天津 B. 上海 C. 北京 D. 长沙38. 右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下列事件与之有关的是A. 美国独立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法国大革命 D. 巴黎公社38. 毛泽东曾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二、材料题39.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变。”(1) 上述材料体现了罗马法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 原则:保护私有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