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2421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含解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一、选择题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据此回答12题。地区径流系数/%南岭地区60华北地区40江淮地区30401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A南岭地区B华北地区C云贵高原 D江淮地区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说明该地区()A地表侵蚀作用加强 B地下水资源变得更丰富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解析:1.B2.A第1题, 径流系数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化成径流补给给

2、河流。径流系数小的表明该地区降水量转化成径流补给给河流较少,那么该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根据表中数据,华北径流系数最小,表明该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故选B。第2题,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表明下渗减少,汇集成的径流增加。说明该地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减少,植被遭到破坏,地表侵蚀作用加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径流系数增大,则下渗减少,地下水资源减少。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35题。3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 B径流C蒸发 D水汽输送4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

3、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5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拉萨 B吐鲁番C北京 D呼和浩特解析:3.B4.C5.C第3题,图中所示方式,雨水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地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B对。第4题,该种雨水处理方式,最明显的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对。第5题,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方式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效益最大,C对。(2019吴忠模拟)如图示意我国某流域湖泊流量变化。读图回答68题。6该湖泊可能位于()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7关于该流域的叙

4、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B流域内河流泥沙含量大,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C流域内有冰雪融水灌溉,山麓地带发育出大片绿洲D由于湖泊的调蓄作用,流域内很少发生旱涝灾害8该湖泊的最低水位出现在()A3月 B6月C9月 D12月解析:6.B7.A8.A第6题,从图中两条曲线可以看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湖泊水补给河流水;3月至10月主要是河流水补给湖泊水,且在7月河流水减少,出现一个低谷期。选项中的四个流域,只有长江流域在每年7月出现伏旱天气,导致流域内河流流量减小,出现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现象。第7题,结合上题可知,长江流域内湖泊水和河流水相互补给,湖泊对

5、河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A正确;长江流域内河流泥沙含量相对较小,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B错误;长江流域降水量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属于湿润区,绿洲主要分布在沙漠区,C错误;长江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D错误。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当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时,湖泊水量开始减少,10月至次年3月湖泊水量一直在减少,故该湖泊的最低水位出现在3月。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无论产品与服务在哪里被消费。“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自然降水由农田蒸腾的量

6、。“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量。“消耗”是指某流域中现有的地下、地表水体因为蒸发、汇入其他流域或大海,或者用于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负荷所需要的淡水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911题。9“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水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下列省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A江苏 B山西C北京 D海南10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有()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7、A BC D11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有()跨流域调水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A BC D解析:9.C10.A11.C第9题,“灰水足迹”比重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从图中可见,北京“灰水足迹”比重大,污染重。第10题,图中显示“绿水足迹”海南远大于新疆,说明海南农业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远大于新疆,主要是因为海南年降水量大、气温高;海南面积远小于新疆,海南的耕地面积也比新疆少;新疆主要发展绿洲农业,不可能发展耗水量大的品种。第11题,跨流域调水和大规模兴修水库,减少地表径流的入海量不能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

8、,而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向西南奔流2 334 km后,在墨西哥境内汇入加利福尼亚湾,流域涵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长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有“美洲尼罗河”之称,该河流含沙量高,水呈暗褐色。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以后,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下图示意科罗拉

9、多河流域。(1)简要说明科罗拉多河对美国西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和含沙量高的原因。(3)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分析其成因。解析:第(1)题,科罗拉多河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对美国西南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农业灌溉水源;提供水能资源;促进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的发展。第(2)题,由于河流补给季节变化大导致了科罗拉多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材料提示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量相差近30倍。河流45月洪水期,是因为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科罗拉多河上游发源于落

10、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由于海拔高,冬季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所以河流全流域在冬季补给少,形成枯水期。科罗拉多河流域降水少,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容易水土流失,大量泥沙流入河流;流域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冲刷河床明显,因此含沙量大。第(3)题,材料提到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以后,科罗拉多河河水几乎再没能注入大海,说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水资源越来越少,最后没有河水入海。其成因主要从生产和生活用水、大坝拦蓄河水、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答案:(1)科罗拉多河流经干旱、半

11、干旱荒漠地区,为沿岸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为沿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开发的水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奇特的峡谷河流地貌促进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的发展。(2)上游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以降雪为主),积雪量大,是河流的主要补给区域,而中下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河流补给少;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河流水量很小,形成枯水期;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快,上游地区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流域降水少,干旱、半干旱面积广,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起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水侵蚀作用强。(3

12、)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不断增加;大坝层层拦蓄河水,流入下游水量减少;过量开采地下水,地表水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河流水量减少。13(2016上海高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长787 km。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1)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2)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分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3)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

13、提出合理的对策。解析:第(1)题,水文特征是描述河流的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渭河干流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7、8月,年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主要流经在渭河平原,流速较稳定;其支流多来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较大;冬季寒冷,有结冰期。第(2)题,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第(3)题,原因:沿渭

14、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都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答案:(1)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2)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3)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